搜索到3168篇“ 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文章
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研究
2025年
为深入探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既能实现土地高效合理利用又能保护土地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云南省为例,在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生态安全相应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综合指数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6-2021年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均值为0.92,总体状况较好。(2)2006-2021年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四个阶段,由2006年的0.18提升至2021年的0.77,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3)2006-2021年,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经历“轻度失调-初步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5个阶段,空间格局上呈现西北、中部高,西南、东部地区较低的特征。总体来看,研究期间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处于协调阶段。
温婷杨诗琴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动态:环渤海地区的实证研究
2025年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现有研究未能动态评价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基于1 km×1 km网格尺度,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ellular Automata-Markov,CA-Markov)模型,评价与预测2010—2035年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环渤海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先降后升”趋势,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2010—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安全级占比分别为24.33%、21.73%以及23.15%。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土地利用程度和人为干扰指数是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驱动因素,对应的年均解释力q分别为0.977、0.966、0.938、0.912和0.896。交互因子探测结果显示,人类干扰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建设用地比例3个变量的交互作用最强,均超过0.87。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环渤海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在未来将得到改善。
刘沁萍戚梦豪田洪阵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化、风险感知及治理策略——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5年
科学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并厘清其风险预警状态,是区域生态治理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PSR模型,运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和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不确定性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化率和地区生产总值是江苏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应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区域人地关系矛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治理水平。
金晶苏钰瑶冀县卿
关键词:风险感知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2024年
土地生态安全关乎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高效构建,对深化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意义重大。本文考究现有土地生态安全的中英文文献资料,调查现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案例应用等,分析梳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深入研究提出了思考,期望对于加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谭敏杨婷
关键词:土地生态文献计量分析
农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
2024年
综述了土地生态安全领域研究进展及农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总结了农地流转领域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新时代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背景下,土地利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当前农地流转生态风险认知不足、土地生态安全系统性评估方法体系有待完善、适应经营权流转的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机制尚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提出进一步探索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发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估方法,建立从源头调控的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机制,以满足新形势下乡村振兴中生态振兴对农地持续利用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栗滢超王慧姣孟庆香李青松廉中康申家宇
关键词:农地流转土地生态安全
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
2024年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吉林市是东北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对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科学、准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个评价指标,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维度构建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而确定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并通过灰色模型GM(1,1)预测吉林市2022—2025年土地生态安全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安全状况从“较不安全”过渡到“较安全”状态;预测吉林市2022—202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将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仍处于“较安全”状态。
刘一昕石丹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榆神府矿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治理研究
2024年
矿区用地的破坏日益加剧,已成为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科学、合理地对矿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估,明确矿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以榆神府矿区为例,通过分析矿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各因素,构建了煤矿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在2022年,恶劣级相比于2002年下降了3.76%;安全级相比于2002年上升了3.90%。2002年-2012年,有6.64%的良好级土地转变为临界级,2012年-2022年,矿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从良好级调整为安全级的占11.67%。此次研究可为榆神府矿区的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白清才任德华
关键词:榆神府矿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2012—2021年土地生态安全数据,通过DPSI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诊断出关键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呈小幅波动上升,从2012年的0.558(“临界级”)上升至2021年的0.603(“良好级”);在空间上,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表现为由2012年的“中部优,东西劣”逐渐演化为2021年的“中部与西部优,东部仍劣”;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各子系统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驱动力子系统提升明显,增长率达40.9%,压力子系统提升最少,增长率仅为3.7%;阻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关键障碍因子为土地经济密度、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GDP、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吴艳霞邱乐
关键词:DPSIR模型熵权TOPSIS法土地生态安全城市群关中平原
山西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资源保障,其生态状况是否安全对一个地区和国家稳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不合理、不科学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导致土地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李甜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PSR模型熵权法障碍度
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化分析及预测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揭示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并厘清其演绎规律,助力黄河流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方法]基于2012—2021年统计数据,选取黄河流域58市州为研究单元,通过PSR模型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了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绎规律,运用莫兰指数揭示其空间自相关问题,最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探究了其未来趋势。[结果](1)时间序列演化上,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不高但呈现逐年向好的发展态势,10年间经历了从“敏感级”向“良好级”的提升;(2)空间格局演化上,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呈现“大杂居,小聚集”的特征,始终表现出“下游最优、中游次之、上游最差”的阶梯状分布格局;(3)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存在明显空间正相关,集聚特征显著,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下游山东、河南的部分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中上游青海、甘肃、陕西部分地区;(4)2022—2025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将保持平稳上升,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将保持在“良好级”。[结论]黄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持续向好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流域沿线地区应持续促进土地生态系统治理与联合保护。
吴艳霞邱乐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黄河流域

相关作者

何如海
作品数:87被引量:506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 PSR模型 耦合协调度 实证研究
王鹏
作品数:296被引量:1,17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高放废物 土地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田亚平
作品数:140被引量:1,283H指数:17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脆弱性 南方丘陵区 土地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荒漠化
邓育武
作品数:48被引量:302H指数:7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生态安全 师范生 顶岗实习 乡村聚落 熵权法
张红侠
作品数:35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生态安全 污染研究 土壤重金属 土地利用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