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0篇“ 土壤全磷“的相关文章
- 一种便携式测量土壤全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测量土壤全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磁力振荡器、颗粒过滤器、第一电磁线圈装置、激光发射系统、光信号收集系统以及控制单元;磁力振荡器用于使待测土壤和磁性纳米粒子充分混合,...
- 邢振董大明赵贤德矫雷子田宏武李传霞马世祥
- 一种便携式测量土壤全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测量土壤全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磁力振荡器、颗粒过滤器、第一电磁线圈装置、激光发射系统、光信号收集系统以及控制单元;磁力振荡器用于使待测土壤和磁性纳米粒子充分混合,...
- 邢振董大明赵贤德矫雷子田宏武李传霞马世祥
- 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全磷
- 2024年
- 利用硫酸-高氯酸湿法消解土壤,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直接测定消解液磷酸根含量,建立了高通量测定土壤全磷的实验方法。方法检测限6.0 mg·kg^(-1),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5%~100%。将该方法用于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5、GBW07406a)全磷含量测定,结果准确,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5%、4.5%(n=3)。方法具备无需调节待测液pH值、分析速度快、消耗试剂少、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土壤全磷的测定分析。
- 彭园珍肖华翠林燕语杨柳明
- 关键词:连续流动分析土壤全磷分光光度法酸度
- 固体氢氧化钠熔融法同时测定土壤全磷和全钾方法研究
- 2024年
- 采用固体氢氧化钠熔融法制备同一消解液测定土壤中全磷、全钾含量,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检出限、定量限、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式,验证和探讨了运用钼锑抗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检测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相对误差均小于1%,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各项技术指标的质量控制结果均符合《森林土壤磷的测定》(LY/T 1232—2015)和《森林土壤钾的测定》(LY/T 1234—2015)相关规定要求,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可广泛用于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检测。
- 许文艳于安芬陶海霞李瑞琴
- 关键词:土壤全磷全钾检出限精密度
- 一种基于酸溶法的土壤全磷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业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酸溶法的土壤全磷检测方法。本发明由带有体积刻度的消解管代替传统消解管,直接消解定容,明显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检测效率;同时,通过密封盖、漏斗和管身的配合,去除转移土壤消解液...
- 张国芳陈超阚海明庞卓徐恒康
- 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对土壤真菌功能类群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为了探究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对不同真菌功能类群的影响,于2018年,在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25 hm 2)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对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植物病原菌和土壤腐生菌的影响,并构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与真菌功能类群的共线性网络。结果表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能显著提高外生菌根真菌和植物病原菌的丰富度;同时,土壤全磷还能显著提高土壤腐生菌的丰富度,土壤有效磷还能显著降低丛枝菌根真菌的丰富度。此外,土壤全磷和有效磷通过影响不同真菌功能类群间接驱动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并显著预测功能类群的群落变异。综上结果表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可以驱动不同真菌功能类群的群落变化。
- 刘娟朱志成陈俊芳
- 关键词: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外生菌根真菌
- 2022年克鲁伦河流域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全磷含量数据集
- 2023年
- 克鲁伦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在中蒙两国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掌握流域土壤全氮(STN)和土壤全磷(STP)含量对于准确估算流域面源污染(NPS)负荷、研究流域资源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采样方法在获取大范围的STN和STP含量时耗时耗力、STN与STP存在空间异质性、STN和STP与辅助变量间的关系也存在空间异质性等。单一的全局模型无法拟合复杂的异质性关系,而局部建模方法难以克服维度灾难问题,因此本文引入了两点机器学习(TPML)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点对差异建立全局模型,然后基于全局模型的预测差异构建局部模型,能够将样本量从n扩充至n2,可利用有限的采样点数据实现高精度大范围的STN和STP含量预测。本文结合地形、气候、土壤属性、植被及空间位置等共18个辅助变量,采用TPML方法,制作了流域STN和STP含量分布数据集。并基于十折交叉验证方法证实了TPML方法相较于普通克里格(OK)方法,预测精度提高超过10%。TPML方法预测STN含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值和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309%、0.456%,随机森林(RF)、反距离加权(IDW)与OK方法预测STN含量的平均MAE分别为0.329%、0.247%与1.864%,平均RMSE分别为0.468%、0.387%、1.976%。TPML方法预测STP含量的平均MAE和平均RMSE分别为0.640%和0.861%,RF、IDW与OK方法预测STP含量的平均MAE分别为0.643%、0.396%与1.357%,平均RMSE分别为0.862%、0.523%与1.651%。
- 王辰怡高秉博Sukhbaatar Chinzorig冯权泷冯爱萍姜传亮张中浩及舒蕊
- 关键词:土壤全氮土壤全磷
- 氢氧化钠熔融法测定土壤全磷的优化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完善氢氧化钠熔融和测定土壤全磷的方法,提高测试效率及测定精度,本研究利用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7种土壤,研究了碱熔温度、溶解所用酸的类型以及显色液酸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流动分析仪(AA3)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测定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用氢氧化钠熔融土壤时,温度达到450℃即可完全熔解土壤,无需升至传统方法中的720℃;熔融后的土壤样品用酸溶解时,盐酸和硫酸都有较好的溶解性,但不同仪器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盐酸溶解的样品适合用ICP-OES测定,硫酸溶解的样品更适合用AA3比色测定;在进行比色测定时,显色液酸度应控制在0.53~0.59 mol·L^(-1),以保持显色稳定、减少结果变异。
- 李小涵董昭芸惠晓丽彭兰芳左瑜平刘金山王朝辉
- 关键词:土壤全磷熔融温度酸类
- 我国森林土壤全磷密度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23年
- 土壤磷可利用性显著影响森林生产力和固碳能力。了解我国森林土壤全磷密度在土壤、气候和植被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分布特征,为我国森林质量提升和固碳增汇提供理论指导。收集全国森林土壤调查数据和文献数据中0—20 cm(2571个样地)、20—40 cm(1305个样地)、40—60 cm(701个样地)、60—80 cm(40个样地)和80—100 cm(31个样地)土层土壤全磷含量和容重以估算土壤全磷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 HSD法(或Mann-Whitney U法)检验土壤全磷密度在不同土层、土壤类型、土壤风化程度、气候区、森林起源、森林结构、林龄组、森林类型和树种组之间的差异,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土壤全磷密度的纬度和经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森林40—60 cm土层(9.02 t/hm^(2))土壤全磷密度显著低于表层0—20 cm(13.81 t/hm^(2))和20—40 cm(10.84 t/hm^(2))以及深层60—80 cm(11.28 t/hm^(2))和80—100 cm(12.76 t/hm^(2))(P<0.001),0—60 cm土层土壤全磷密度表现为中度风化(11.89—18.86 t/hm^(2))>轻度风化(10.19—11.13 t/hm^(2))>重度风化(5.44—8.89 t/hm^(2)),在土壤类型间差异显著(P<0.001),铁铝土的值最低(5.44—8.89 t/hm^(2));(2)土壤全磷密度随着纬度的增加线性增加,但随着经度的增加线性降低(除0—20 cm土层),自热带向北温带也呈增加趋势;(3)我国森林0—60 cm土层土壤全磷密度表现为人工林(11.54—15.49 t/hm^(2))显著高于天然林(7.14—11.93 t/hm^(2))及纯林(12.16—15.40 t/hm^(2))显著高于混交林(6.06—12.15 t/hm^(2)),在林龄组和森林类型间差异显著(P<0.001),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过熟林(23.10 t/hm^(2)和12.54 t/hm^(2))和落叶针叶林(19.49 t/hm^(2)和15.30 t/hm^(2))土壤全磷密度最高,40—60 cm土层土壤全磷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降低。总体来看,我国森林0—100 cm土层土壤全磷密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其在土壤、气候和植被类别间差异显著,这些生物�
- 简尊吉雷蕾雷蕾曾立雄肖文发程瑞梅
- 关键词:土层气候区
- 一种无膜快速测定土壤全磷的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土壤全磷测定的方法领域,涉及一种无膜快速测定土壤全磷的装置与方法。通过该装置待测液与调谐液混合,达到初始显色条件后,依次加入钼酸铵、酒石酸锑钾、抗坏血酸反应,完成显色。该方法既适合多种酸混合消解的土壤溶液,也适...
- 李小涵王朝辉高闻哲董昭芸刘金山
相关作者
- 赵小敏

- 作品数:379被引量:3,380H指数:31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基于GIS 耕地 GIS 耕地质量
- 郭熙

- 作品数:240被引量:1,931H指数:24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耕地 耕地质量 GIS 基于GIS 影响因素
- 杨林章

- 作品数:512被引量:7,026H指数:48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稻田 水稻土 水热 磷 面源污染
- 吴金水

- 作品数:486被引量:5,982H指数:4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稻田土壤 土壤有机碳 亚热带 水稻土 狐尾藻
- 戴建军

- 作品数:72被引量:72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豆 控释肥料 甜菜 黑土 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