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8篇“ 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相关文章
酸改性生物炭对滨海盐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常规生物炭及酸改性生物炭对盐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以不添加生物炭为对照(CK),2种生物炭均设置2%、4%和8%(质量分数)3个添加量,采用一维定水头垂直积水入渗法观察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可以增加累积入渗量,缩短湿润锋运移时间,提高入渗速率,且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明显。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滨海盐渍土的持水能力,酸改性生物炭对提高浅层土壤含水率效果更明显。一维代数模型对添加生物炭后滨海盐渍土的耕作层含水率适用性较好,可以模拟入渗后的土壤耕作层水分分布。总体来说,添加4%酸改性生物炭有利于改善滨海盐渍土壤入渗能力和持水特性
史丹一邱禹黄成真王娟
关键词:生物炭盐渍土土壤入渗
土壤水分入渗特性自动测量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性自动测量试验装置,属于土壤入渗性能测量试验装置领域,包括土柱筒和水柱筒,土柱筒和水柱筒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土柱筒和水柱筒的侧壁连接并连通;土柱筒和水柱筒的顶端均设有敞口;水柱筒的...
李帆韩舒洋张恒高漭
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主要因素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在流域评价中,土壤导水性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这一性能与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土壤侵蚀等都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在专业领域,土壤导水性又被称为土壤入渗特性土壤的研究与评价中,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抗侵蚀能力最终都是有土壤入渗特性来反映的,在对土壤侵蚀问题的全过程的分析中,影响土壤入渗特性的因素非常多,只有做好了相关参数的科学控制,方能够保持土壤最佳的水分入渗特性
符泉
关键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聚丙烯酰胺施用量、初始含水率和容重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聚丙烯酰胺(PAM)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研究PAM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壤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土柱试验,分析了PAM施用量、初始含水率和容重对一维垂直积水入渗的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影响,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各因子影响程度。【结果】(1)不同PAM施用量处理120 min累积入渗量和120 min湿润锋运移距离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减小程度与PAM施用量有关。(2)无论是否施用PAM,120 min累积入渗量随初始含水率和容重的增加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减少,而120 min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初始含水率和容重的增加分别表现为增大和减小的趋势。(3)各因子对120 min累积入渗量和120 min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影响程度排序均为:容重>PAM施用量>初始含水率。(4)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回归方法的多元土壤水分入渗经验模型。【结论】PAM对于改良黄土高原地区旱作土壤水分状况具有良好效果。
邱德勋尹殿胜穆兴民高鹏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初始含水率容重水分入渗
滴灌双点源土壤水分入渗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双点源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滴灌多点源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非饱和土壤水分入渗理论和双点源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建立了滴灌条件下双点源土壤水分入渗数值模型,利用流体建模有限元分析软件HYDRUS-3D对数值模型进行了运算。将湿润区内土壤含水率运算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可得:实测与模拟值一致性较好,均遵循滴灌点源入渗土壤水分运动和双点源交汇湿润体的演变规律。用所建模型对一定灌水技术要素下的土壤湿润体水分分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q=1.2 L/h,滴头间距为30 cm时,湿润锋交汇时间为268 min。灌水时间增加,交汇区土壤含水率增大,最大值为0.32 cm3/cm3。远离滴头的湿润区内土壤等值线图融合为一条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曲线向下移动,形状从屋脊形过渡为水平。当灌水时间相同时,湿润锋运移速率、湿润体剖面面积、滴头附近高含水区土壤湿润体体积及湿润体内相同位置处土壤含水率均随流量增大而变大。结论滴头流量、灌水时间对双点源滴灌土壤水分入渗有一定影响,土壤水分入渗数值模拟能较准确反映双点源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
李耀刚蒋存仁
关键词:湿润体滴灌数值模拟
黄河源区不同类型冻土土壤水分入渗特性被引量:3
2021年
冻土土壤水分运动由于受到冻融过程的影响而显示其独特性,而目前对于不同类型冻土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以黄河源区康穷小盆地多下坡年冻土和上坡季节冻土区为例,结合季节降雨变化,基于大气降水、冻土土壤水分、冻结层上水等野外监测数据分析,采用HYDRUS-1D软件冻融模块进行土壤水分入渗模拟,对比分析了融化期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土壤水分运移过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快速融化阶段,降雨以地表径流为主,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土壤下渗有限,冻结层上水位上升幅度较小;在稳定融化阶段,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土壤水分下渗增强,受冻土层阻隔影响,多年冻土区冻结层上水水位上升幅度较大,季节冻土区土壤水分则以深层渗漏或侧向流动为主。(2)受到降雨强度、土壤质地、蒸散发、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降雨损失主要以地表径流为主,下坡各层土壤水分随冻结土壤融化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并达到饱和状态,但上坡表层土壤不易达到饱水状态。(3)区域河流贯穿融区地下水发育,导致上坡冻结层上水位小幅度上升,下坡冻结层上水位的变化除受到降雨入渗的影响外,还受到融区地下水的影响,引起下坡冻结层上水位的快速上升。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冻土退化及其水文效应,进而为定量评估流域水资源脆弱性与区域生态敏感性提供科学依据。
曹伟盛煜吴吉春彭尔兴
关键词:黄河源区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有机复合肥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研究有机复合肥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一维土柱积水入渗试验,试验设置6个土样处理组,分别为沼泽盐土(对照组)、竹炭混合沼泽盐土、地富原混合沼泽盐土、盐化潮土(对照组)、竹炭混合盐化潮土和地富原混合盐化潮土。在入渗历时120 min后,与沼泽盐土和盐化潮土对照组相比较,竹炭处理组、地富原处理组累积入渗量分别增加-18.78%、-3.93%和25.77%、6.53%,湿润锋位移分别增加-18.93%、1.64%和22.6%、12.5%,湿润锋位移与时间关系符合线性函数;有机复合肥对沼泽盐土和盐化潮土水分初始入渗率的影响较明显,入渗率与时间关系符合幂函数;有机复合肥施用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表现为土壤表层(5 cm)内含水率变化较小,5~10 cm土层内为缓慢降低区,10 cm土层以下为剧烈下降区;相对于对照处理组,施加有机复合肥有利于提高盐化潮土含水率。有机复合肥能够降低沼泽盐土水分入渗能力,提高盐化潮土的水分入渗能力。竹炭相对于地富原,降低沼泽盐土的水分入渗能力和提高盐化潮土渗水性效果更明显。
兰简琪谢世友
关键词:有机复合肥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土壤含水率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分析
为了研究土石质坡面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水分入渗特性,选用普通梯田、水平槽、鱼鳞坑、自然修复和空白对照坡,得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坡面沿程含水率由低到高逐渐变化,降雨后土壤含水率最高,随时间增加同一坡位土壤含水率呈明显下降趋...
韩冰冯斌
关键词:土壤入渗速率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水分
文献传递
深层坑渗灌灌水器开孔率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深层坑渗灌灌水器开孔率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在室内开展土箱机理实验,试验土壤为哈密砂土,选取了5个灌水器开孔率,分别为1.35%、2.2%、4.95%、7.5%和13.75%,设定灌水定额为12L,研究了不同灌水器开孔率的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结果表明:灌水器开孔率越大,相同时刻的累积入渗量、入渗速率、水平和垂直湿润锋越大,然而灌水器开孔率大于7.5%将对哈密砂土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很小;不同开孔率条件下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符合幂函数关系;在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灌水器开孔率对土壤水分的分布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深层坑渗灌技术的实际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涛张建丰牛鹏飞
关键词:土壤入渗土壤含水量开孔率
含钠盐量变化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土壤含钠盐量变化及钠盐含量垂向异性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海涂盐渍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土壤含钠盐量垂向均质及垂向异质变化共6个处理,采用恒定水头入渗法进行土壤水分入渗试验。主要从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峰距离3方面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与模拟。【结果】对于盐分分布均匀的土壤,入渗初期水分入渗速率与土壤含盐量有显著关系,但对于盐分含盐量垂直分层土,土壤盐分含盐量与水分入渗速率关系较为复杂。在相同入渗时间内,盐分均质土累积入渗量随土壤含盐量增大呈显著降低趋势;对于盐分含盐量分层土壤,盐分含盐量垂向减小土壤累积入渗量大于盐分浓度垂向增加土壤,且土壤剖面垂向盐分含盐量变化对水分累积入渗量影响相比土壤盐分含盐量均匀变化对入渗过程的影响更显著。土壤湿润锋深度随入渗时间延长而增大,且在入渗初期速度较快,随后逐渐缓慢,最后趋于平缓,上层土壤盐分浓度对湿润锋深度影响较大。【结论】结合盐分均匀变化及垂向异质性变化土壤定水头入渗试验,明确了土壤孔隙水分运动与盐分浓度变化的响应规律。土壤垂向理化性质改变对水分入渗过程具有一定影响,同时利用Kostiakov入渗经验公式和简略Philip入渗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该入渗过程。
韩笑张颖赵君涵黄蕊王洪德佘冬立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盐分水分入渗累积入渗量

相关作者

宋孝玉
作品数:119被引量:831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沟壑区 水资源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沟壑区 气候变化
王全九
作品数:544被引量:6,183H指数:48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 入渗 水盐运移 土壤水分 地表径流
费良军
作品数:355被引量:1,896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膜孔灌 浑水 间歇入渗 入渗特性 入渗
吴军虎
作品数:72被引量:421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间歇入渗 膜孔灌溉 波涌灌溉 数学模型 土壤
张建丰
作品数:238被引量:1,912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入渗 土壤 土壤含水量 黄土 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