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7篇“ 土著微生物“的相关文章
- 一种便携式土著微生物组异位捕集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著微生物组异位捕集器,涉及微生物培养与利用技术领域,保温箱、托盘、培养盒、温度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所述培养盒和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所述托盘用于盛放样品,所述培养盒用于...
- 董元华 赵京辰孙含元李孝刚申国明 于会泳
- 化工园区综合废水土著微生物菌群在线增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化工园区综合废水土著微生物菌群在线增殖装置,包括:进水池,一侧连接有进水管;导流池,通过导流池进水管阀与进水池连通;微生物增殖池,底部与导流池连通,内部设置有微生物增殖组件,用于微生物的倍增培养;出水池,...
- 汪炎宋立岩梅红孔韡王水晶
- 利用土著微生物还原矿化处理中性地浸采铀地下水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土著微生物还原矿化处理中性地浸采铀地下水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中性地浸采区砂岩‑地下水体系中土著功能微生物特异性富集,利用梯度静态驯化的方式,提升砂岩地下水溶液中土著功能微生物的还原代谢能力,构建地下水...
- 连国玺安毅夫孙娟高扬
- 一种挖掘土著微生物来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土著微生物来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挖掘土著微生物,分离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
- 彭轶楠季彬梁燕祁宏山叶泽沈丽君杨建军赵廷伟席鹏
- 一种土著微生物菌群菌液的培养方法及土著微生物菌群菌液原位修复地下水和铀尾矿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地浸采铀地下水和铀尾矿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著微生物菌群菌液的培养方法及土著微生物菌群菌液原位修复地下水和铀尾矿的方法。本发明通过采集原位地浸采铀地下水和铀尾矿,对地下水和铀尾矿中的土著微生物进行培养...
- 王清良 郭昊童胡鄂明 郑博渊王红强 雷治武
- 用于河道湖泊生物修复土著微生物的定向扩增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河道湖泊生物修复土著微生物的定向扩增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定向扩增,富集筛选出硝化细菌菌群、好氧异养菌群,反硝化细菌菌群三大土著微生物功能菌群,配合河道曝气、底泥生物修...
- 王炜
- 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治理污染地下水的工程化应用现状
- 2024年
- 近年来中国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目前国内的地下水修复技术总体较为落后,物耗、能耗较高,且缺乏长效治理手段。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易造成生态安全风险等优点,但是受限于技术水平,土著微生物法修复地下水在中国的工程应用中较少。综述了土著微生物修复地下水的总体工艺,介绍了土壤及地下水中土著微生物的性质及培养模式,对比选取注射井和直推式两种注入技术,以及国内外应用土著微生物修复地下水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土著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工程化应用中的瓶颈并提出展望。
- 邬润泽徐斌徐申张蔚张弛
- 关键词:土著微生物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
- 地下水土著微生物菌群吸收维生素强化微生物降解烷烃效率分析
- 2024年
- 针对我国东北某石油污染地下水低温、低氧和寡营养的环境特点,开展微生物降解烷烃实验.通过批序静态实验确定刺激土著微生物发挥降解作用的营养基质成分,考察维生素B(VB)、维生素C(VC)和维生素H(VH)对土著功能降解菌生长及微生物降解烷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VB_(1),VB_(3),VC和VH对土著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VB_(6)和VB_(12)促进土著微生物生长;维生素对微生物降解烷烃影响主要表现为VB_(6),VB_(12)和VH对烷烃降解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维生素组分优化后烷烃降解率为73.91%~89.60%,其中VB12促进作用最明显,5μg/L的VB_(12)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效果最好;当地下水中烷烃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在10℃、低氧条件下,加入高效维生素的最佳营养基质7 d时烷烃降解率可达91.17%;烷烃的降解规律符合二级降解动力学方程,R2均大于0.900;相比于未受营养基质刺激作用,当优化后的维生素高效刺激土著菌降解烷烃时,烷烃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
- 徐威庆刘婷王吉利石宇佳迟崇哲张玉玲
- 关键词:烷烃地下水土著微生物维生素
- 两种Cd积累型番茄品种联合土著微生物对土壤有效态Cd的影响
- 2024年
- 镉(Cd)在作物体内的累积能力主要受土壤Cd有效性决定,为降低Cd积累和保障作物安全,本研究以低Cd积累型‘普罗旺斯’和高Cd积累型‘合作908’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结合Illumina MiSeq测序,探讨番茄和土著微生物共同作用对土壤中有效态Cd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设置背景土壤(Cd含量0.24 mg·kg^(-1))和Cd污染土壤(Cd含量0.60 mg·kg^(-1))的灭菌(无土著微生物)与不灭菌(有土著微生物)处理,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不种植番茄、种植‘合作908’和‘普罗旺斯’处理。结果表明:在背景土壤和Cd污染土壤中,‘合作908’吸收积累土壤Cd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普罗旺斯’。与不种植(CK)相比,在灭菌土壤种植‘普罗旺斯’和‘合作908’的单一作用使污染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增加3.16%和5.26%;不灭菌土壤的土著微生物单一作用使污染土壤有效态Cd增加27.37%;不灭菌土壤种植‘普罗旺斯’和‘合作908’(与土著微生物联合)比在灭菌土壤中作物单一种植使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增加29.59%和28.00%,比不灭菌土壤(土著微生物单一作用)分别提高4.96%和5.79%。与CK处理相比,不灭菌污染土壤种植‘普罗旺斯’和‘合作908’使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微鞘藻属(Microcoleus)、Haliangium和爬管菌属(Herpetosiphon)相对丰度均明显增加。同时,在不灭菌污染土壤种植‘普罗旺斯’处理中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相对丰度增加,而在不灭菌污染土壤种植‘合作908’处理中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相对丰度增加,两处理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菌属。这些优势菌属可能与两种积累型番茄品种种植下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差异有关。综上,两种积累型番茄品种-土著微生物的联合作用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显著提升了土壤中有效态Cd的含量。
- 孟庆宇张光伟高夕彤高佳圆米良陈莉倩杨志新
- 关键词:番茄土著微生物CD污染土壤
- 一种快速培养土著微生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培养土著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肥料;步骤二,选择土壤;步骤三,混配肥料;步骤四,菌种引入;步骤五,自然发酵;步骤六,微生物扩繁;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微生物培养方法,通过碳基营养生态肥依据的物理化...
- 刘存寿马学淼刘浩耿伟华王阳赵辉
相关作者
- 曾光明

- 作品数:2,144被引量:11,474H指数:4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堆肥 氮化碳 生物炭 复合材料 水体
- 吕正勇

- 作品数:248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污染土壤 土壤 稳定化 热脱附 药剂
- 张海坤

- 作品数:26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著微生物 微生物 海洋细菌 海洋微生物 海洋沉积物
- 王晓旭

- 作品数:65被引量:23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
- 研究主题:农田土壤 DDTS 多环芳烃 鼠李糖脂 污染农田
- 胡晓珂

- 作品数:79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微生物 不动杆菌 土著微生物 降解 海洋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