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篇“ 地下核爆炸“的相关文章
- 一种地下核爆炸的地冲击能量因子的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爆炸的地冲击能量因子的计算方法,其包括:求解封闭爆炸中裂纹区边界的地冲击能量因子的临界阈值;根据该临界阈值,求解封闭爆炸、尤其是深埋爆炸时由非弹性区边界辐射出的地冲击能量因子;其中,封闭爆炸的非弹性...
- 吴红晓李杰王振康楠赵雪川
- 地下核爆炸近区地冲击毁伤效应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核爆炸近区地冲击毁伤效应的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计算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应力波峰值的应力范围;获取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待分析毁伤效应的目标隧道的隧道结构;查找预设的映射关系表以获取与所述目标隧道的隧道结...
- 吴红晓李杰王振康楠邓树新
- 用矩阵分解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
- 2022年
- 利用3次地下核试验及其附近3次天然地震的地震资料,反演获得震源地震矩张量,通过矩阵分解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结果表明,地下核爆炸地震的震源中有较显著的爆炸源(EXP),也有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和双力偶(DC)源。CLVD的物理机理是爆炸引起介质破裂,在地下核爆炸震源中占较大的比例。与地下核爆炸相比,天然地震一般为剪切位错模式,其震源中DC占较大的比例。
- 赵克常张献兵
- 关键词:地下核爆炸矩张量
- 基于电离层扰动参数的地下核爆炸定位算法研究
- 核爆炸现象会对电离层产生一定影响,并表现在多个物理参数上,据此可对核爆炸位置进行估计和推算。文中利用电离层扰动参数,采用不同算法对核爆炸位置进行定位计算,对定位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旨在为基于电离层扰动的核爆...
- 陈伟辉陈冲韩绍卿王扬杨易
- 关键词:电离层扰动
- 美国地下核爆炸地震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地下核爆炸监测技术的研究,美国的几个重点国家实验室也都对地下核爆炸监测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自主研发,这些地下核爆炸监测技术能够实时提供全球地下核爆炸的最新数据,并为监督履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
- 郭熠玮陈军燕曾鹏廖龙文谢丰宇
- 关键词:地球模型
- 文献传递
- 爆炸与冲击中的非线性岩石力学问题Ⅲ:地下核爆炸诱发工程性地震效应的计算原理及应用被引量:24
- 2019年
- 系统分析地下核试验诱发工程性地震场地效应实测数据,通过解析地下核封闭爆炸、浅埋爆炸和触地爆炸时距爆心不同区域的能量辐射特性,构建以特征能量因子定量表征各区变形特征的一致性方法,得到爆炸近区至中远区大尺度范围中,不可逆变形的特征能量因子阈值,发现其大小呈现等级跃减规律,首次构建地下核爆炸诱发工程性地震效应局部不可逆变形大小离爆心比例距离的理论计算方法,结合场地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的科学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爆炸激活岩块变形对深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影响,提出地下防护工程抗大当量钻地武器打击的安全埋深设计必须考虑诱发工程性地震效应,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
- 王明洋李杰
- 关键词:岩石力学地下核爆炸
- 利用全元素矩张量反演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
- 2018年
- 将震源矩张量中的各分量作为权重因子,利用基本Green函数的线性组合可以对地震波场进行描述,本文利用水平分层模型下的广义反射-透射系数方法的地震波场正演公式,反演了苏联东哈萨克斯坦地下核试验场的7次地下核爆炸、3次震中位置相近的天然地震的震源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地下核爆炸震源明显含有爆炸源成分,同时包含双力偶成分(DC)和线性偶极补偿源成分(CLVD),且CLVD成分比重大,CLVD的存在可用层裂机制来解释;天然地震震源矩张量的反演结果表明,DC源为主要成分,符合剪切位错震源模式。
- 何永锋李锴曾乐贵姚国政赵克常张献兵刘炳灿
- 关键词:地下核爆炸面波GREEN函数
- 岩石损伤对地下核爆炸震源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在考虑动态力源扰动的情况下,对岩石损伤对地震波辐射的影响及其震源表示进行了理论推导,证明了当有动态力源存在时,Ben-Zion和Ampuero于2009年给出的结果只是岩石非弹性响应对震源及相应地震波场的贡献,而非其全部.在此基础上,应用相关结果对岩石损伤破坏对地下核爆炸震源成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地下核爆炸情况下补偿线性偶极子源和构造应力释放与岩石损伤破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核爆炸补偿线性偶极子源主要来自于地表反射拉伸波和空腔回弹冲击波等造成的爆心上方锥形区域中的岩石破坏,而构造应力释放则主要来自于整个岩石破坏区内的构造应力松弛.
- 靳平王红春朱号锋徐恒垒
- 关键词:岩石损伤震源地下核爆炸
- 基于面波数据的地下核爆炸的全元素矩张量反演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区域分层介质模型下,可以将地震波场描述为矩张量各分量作为权重的基本格林函数的线性组合,利用该理论地震波场可以反演实际天然地震或地下核爆炸的震源机制,反演结果中不同震源机制成分的比重,可以用来识别地下核爆炸,该系统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给出了基于广义反射-透射系数方法的水平分层介质模型的地震波场正演公式,并对基于该公式的单台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利用该公式对实际地下核爆炸进行反演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方法对利用区域少量甚至是单站记录数据检测、识别地下核爆炸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何永锋李锴刘炳灿姚国政赵克常张献兵曾乐贵
- 关键词:地下核爆炸面波格林函数
- 地下核爆炸震磁效应在核核查中的应用探讨
- 从地球物理学角度,讨论了地下核爆炸震磁效应的产生及其磁异常测量的可行性,提出了核查新方法——地磁监测法,分析了其特点,探讨了作为核查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 范启雄李天河周家丹方震
- 关键词:震磁效应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何永锋

- 作品数:28被引量:45H指数:6
-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基础部
- 研究主题:地下核爆炸 LG波 CLVD 经验格林函数 层裂
- 刘代志

- 作品数:217被引量:785H指数:14
- 供职机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模式识别 核爆炸 天然地震 核爆 SAR图像
- 赵克常

- 作品数:10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地下核爆炸 CLVD LG波 矩张量 面波
- 张献兵

- 作品数:29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系
- 研究主题:地下核爆炸 高铁 地震 强地面运动 CLVD
- 赵克

- 作品数:22被引量:5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第四研究所
- 研究主题:模式识别 地下核爆炸 天然地震 核爆炸 等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