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49篇“ 地球信息科学“的相关文章
地球信息科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地球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技术体系和应用领域;阐述它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有关对地观测、时空信息获取的最新理论、方法和技术;着重介绍格网地图与网格计算、地学信息图谱、...
陈述彭主编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在历史的天空看地球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5年首刊
2025年
地球,作为迄今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她的历史是一部跨越46亿年的宏伟史诗。从炽热的太阳星云开始诞生,一直到成就今天五彩斑斓、物种繁多的世界,地球的时间线见证了自然的伟力和生命的顽强。地球表面超过70%是海洋,陆地占比不到30%。
徐冠华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地球表面太阳星云
祝贺《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200期发行
2024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不觉中,《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已经创刊28周年。在这春末夏初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200期的发行。1995年12月,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的奠基人陈述彭院士高瞻远瞩地倡议建立“地球信息科学”博士学位点,同时提出筹办以“地球信息科学”作为主题的学术刊物,以推动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
陆锋
关键词:学术刊物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应用春末夏初
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辩证审视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休闲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换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然而,旅游休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亟待解决。地球信息科学为旅游休闲领域提供了一套基于空间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二者的结合研究并不是研究对象和研究理论、方法之间的简单交叉,且大数据在旅游休闲研究中存在数据有偏性、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迭代等问题。为此,围绕着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现状、学科贡献、研究局限性及未来方向,以“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辩证审视”为主题,荣幸地邀请了旅游管理、地球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12位代表学者展开专家笔谈。基于专家们的观点,总结发现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具体体现在:(1)为研究者深入理解旅游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特征等多维度旅游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和分析方法;(2)为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时空认知逻辑和人地思维;(3)突破了传统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精细度不够、尺度单一的不足,提高了对旅游休闲复杂场景和多维尺度过程机制的解读能力。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大数据的有偏性、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学科之间深度交互等研究挑战,仍需要学者进一步回答和探索。本文通过对专家的笔谈,抛砖引玉,希望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旅游休闲的融合研究及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蒋依依邓宁高秉博李渊李云鹏刘逸刘珍环牟乃夏彭澎唐承财张宏磊张翔徐海滨
关键词:旅游休闲地球信息科学大数据辩证审视
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旅游休闲领域的应用”专刊导言
2024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休闲已经成为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换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地球信息科学是一个以人口、资源、环境为服务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以信息流调控人流、物流和能量流的人地关系。随着手机信令、互联网地图POI、GPS轨迹、社交媒体等地理大数据的广泛出现,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空间分析、文本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蒋依依牟乃夏李渊张宏磊
关键词:社交媒体地球信息科学信息流
基于产出导向的《地球信息科学导论》教学创新设计
2024年
地球信息科学导论》是测绘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两个大学本科专业多年以来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一般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该课程意在引导两个专业的学生融会贯通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学习方法,同时学会探索该领域的学术前沿方向,为就业和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和终身学习的目标。本课题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8个模块,针对每一个模块设计了核心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根据核心内容和培养目标,以及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教学方法,完成了基于产出导向的《地球信息科学导论》的教学设计,同时借助雨课堂这一教学平台,完成了两周期的课程教学,与改革前进行对比,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升。
韩友美孙佳龙尹智石娟
关键词:教学设计地球信息科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年 第26卷 总目次
2024年
基于地球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研究和应用——以平安产险自主建设鹰眼系统DRS2.0为例
2024年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平安产险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充分发挥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打造基于地球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风险管理系统——鹰眼系统DRS2.0,通过防灾、减灾、救灾三方面的努力,提升保险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鹰眼系统DRS2.0通过体系化和平台化的建设,以点带面,聚合了高精度数字化风险地图、灾害预警、巨灾管理、客户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等功能,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服务乡村振兴、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实现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樊增建景明洲
关键词:财产保险
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22年
国土空间规划是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蓝图,地球信息科学技术改变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方式,其强大的数据获取、分析、预测和管理能力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数据、方法和平台支撑,提高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归纳和对比分析等方法,试图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全流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公众参与和智慧化转型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地理空间数据、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大数据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数据基础;②GIS分析方法、地理模拟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③GIS平台、云计算和城市智能平台等技术方法推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智慧化转型。随着2021年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建立,未来应关注智慧化规划技术和方法在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应用、构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体系,并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智慧化水平。
谢花林温家明陈倩茹何亚芬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数据获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中国减贫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从救济式扶贫到精准扶贫,中国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道路,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很长时间,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监测都是建立在各类统计资料,统计报表,纸质档案等的基础之上,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缺乏有效、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随着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空间信息高效地捕捉和计算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效率和决策支持水平。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地球信息科学在中国减贫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中的应用;(2)贫困地区灾害监测,预警和管理;(3)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致贫因素分析和贫困预测;(4)依据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决策支持系统。随着2020年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目标的实现,地球信息科学服务于中国减贫的工作将主要集中在建立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以及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同时,乡村振兴作为下一步中国农村长期的工作重点,使用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促进乡村基础信息化建设,促进地球信息科学服务和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也将成为趋势。
胡姗葛咏刘梦晓
关键词:贫困减贫地球信息科学

相关作者

齐清文
作品数:144被引量:1,26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GIS 地学信息图谱 生态环境 地图学 地理信息系统
孙九林
作品数:174被引量:1,905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市人民中学
研究主题:数据共享 科学数据共享 大数据 自然资源 地球系统
承继成
作品数:69被引量:1,117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GIS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城市 数字地球 元数据
岳天祥
作品数:253被引量:2,393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曲面建模 空间插值 DEM 曲面模型 插值
刘纪远
作品数:310被引量:13,959H指数:6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 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