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7篇“ 地球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章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被引量:17
2021年
生命活动加速地球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循环,从而成为驱动地球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动力。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演化阶段,综合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和寒武纪大爆发动物界成型,本文提出地球生态系统可分为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和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三大演化阶段。原始进化生态系统以陆核形成、成熟,早期超大陆聚合、裂解和潘基亚大陆形成早期阶段之前等不稳定大陆演化为地质背景,生物类群主要以蓝藻(又称蓝细菌)和真核藻类为生产者,以细菌微生物为分解者的2极食物链结构,生活底质仅以海洋底质(岩石)和沉积物为界面,在原始海洋中仅以海水、海底为介质的2相(液相和固相)生态环境,时间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大部分地史时间,代表着以菌藻类初级生产者诱导的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反映了生物圈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始阶段。初级进化生态系统以冈瓦纳大陆聚合为地质背景,现代板块构造建立、全球板块联动,大陆风化加强,时间上包括埃迪卡拉纪末到早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时期。通过寒武纪大爆发,地球首次诞生了动物,代表着宏体消费者出现,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完整3极食物链结构形成,地球进入了以动物消费需求牵引的生态系统循环。消费者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出现底栖、游移、浮游和游泳等现代海洋群落生态类型,期间礁体动物出现,生物礁繁盛,包壳、刻蚀(污损)生物开始大量增殖,由于生物的相互作用导致海底岩石生物风化急速加快,生物圈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在海洋中迅速加强,代表地球现代复杂海洋生态系统初步形成。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以潘基亚大陆聚散和古新特提斯构造域形成�
张志飞刘璠梁悦胡亚洲陈飞扬张志亮陈延龙任心宜姚金龙李国祥郭俊锋华洪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群落显生宙群落演替构造环境
逆全球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年
逆全球化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环境压力,影响了全球化治理和各国之间的有效合作.开展科学而公正的评价研究,系统量化逆全球化对于全球生态系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耿涌
关键词:生态系统经济发展环境压力
地球生态系统的理论创立被引量:2
2013年
文章通过对地球的许多自然现象的研究,首次提出"地球生态系统"理论,阐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定义、结构、目标、内容和意义,说明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特征,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运行机制。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理论的应用,充分阐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三大补充机制和北太平洋的生态动力。借助于地球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展示了硅的运行轨迹。在地球生态系统的三大补充机制理论指导下,预测了地球未来的气候模式。
杨东方苗振清徐焕志高锋孙静亚
关键词:地球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的精准性研究
2013年
文章根据地球生态系统的功能,剖析地球发生的现象。研究发现,地球大气的碳平衡、地球的硅元素输送、地球自转的平衡,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难以想象的精准性和其超强的控制能力,而且能够充分保持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杨东方崔文林陈生涛郑琳卜志国
关键词:地球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的控制能力
2013年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全球的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剖析,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展示了地球生态系统强有力地控制着陆地的沙尘暴、大气的北太平洋季风和海洋的硅来源及输送方式。为了保持向海洋输入大量的Si,地球生态系统控制着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显示,地球生态系统使北太平洋的季风与北太平洋边缘的雨季在时间上密切相嵌,顺利完成近岸洪水和河流的输送与大气的输送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使沙尘暴与北太平洋Si的缺乏在时间上紧密配合,其强度大小与Si缺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因此,在全球的环境变化下,海洋Si的缺乏是在严重加剧。那么,地球生态系统展示了强有力的控制能力,维持向海洋水域提供大量的硅,充分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杨东方秦明慧石志洲马祖友刘炜
关键词:SI环境变化地球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宏观动力学概论被引量:1
2013年
地球生态系统宏观动力学是忽略地球生态系统的微观结构和运动机理,从宏观和总体角度揭示其动力学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创新:发现太阳能驱动的水氢氧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核心动力循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宏观本质是水的分解与合成过程;生态系统生产、传输和消费的能源本质上是氢能,碳基生物大分子和碳循环结构只是氢能储存和传导的工艺方法;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揭示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和进化的动力学势,正确理解地球生态系统对太阳活动的响应机制和气候变化原理;科学定义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建立了统一科学、哲学和经济学的自然伦理及价值观基础。
康健
关键词:地球生态系统动力学太阳
地球生态系统的硅动力
本书主要内容为生态数学模型及其在海洋生态学的应用,铁对浮游植物生长与大气碳沉降的作用,硅的亏损过程,营养盐对初级生产力的限制,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光照时间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等,本书共分25章,适合海洋专业人员。
杨东方著
关键词:海洋生态学
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被引量:7
2009年
首次提出地球生态系统的C补充机制,并且用框图模型说明了补充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阐明了无论Si的充足与缺乏,地球生态系统都要将C从大气中移动的海底,储藏起来,完成C的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排放CO2引起气温和水温上升,地球生态系统不惜损害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也要启动C补充机制,完成C的迁移,导致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的平衡。启动C补充机制期间,在输送Si的过程中,地球生态系统给陆地带来三大类型灾害:沙漠化、洪涝和风暴潮;在阻断Si的过程中,地球生态系统给海洋带来一大类型灾害:赤潮。在这些过程中,人类引起大气C的增加与地球生态系统导致大气C的减少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撞击,这会强烈地产生一系列自然灾害发生,如干旱、沙漠化、沙尘暴、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风暴潮和赤潮。人类尽可能减少这些撞击,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
杨东方殷月芬孙静亚金卫红高锋
关键词:浮游植物SI地球生态系统
浮游植物的生态地球生态系统的机制
本招创新地从海洋环境学、生物学、乍物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定量化研究了胶州湾浮游植物生态变化过程,揭示了孚游植物的生长规律,深入探讨了营养盐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法则和唯一性以及海洋环境与浮游植物...
杨东方著
关键词:海湾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
地球生态系统的负荷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生态经济学近年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法,为分析生态系统的负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便利。分析显示,2005年,人类的需求已经超过地球供给能力28%。1961年以来,人类社会生态足迹增长了1.5倍,其中,资源足迹增长了36%,而碳足迹则增长了10倍,碳足迹的增长占总生态足迹增长的80%。从区域看,生态足迹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高收入国家消耗资源水平过高。如果人类CO2的排放能减少43%,或者高收入国家能将人均生态足迹降低到现在世界的平均水平,则全球生态即可实现平衡。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主要在于减少碳足迹,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
任群罗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相关作者

杨东方
作品数:134被引量:72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胶州湾水域 有机农药 HCH 地球生态系统
孙静亚
作品数:47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贻贝 改性 膳食纤维 地球生态系统 食品添加剂
李萌
作品数:39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流场 养殖 网衣 导流罩 矿化
高振会
作品数:118被引量:672H指数:17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生态环境 胶州湾水域 营养盐 硅
王绍军
作品数:4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漂浮物 网衣 流场 抽吸 不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