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7 篇“ 地理学发展 “的相关文章
未来的地理学 ——对地理学 发展 的展望 被引量:1 2024年 未来地理学 的发展 趋势,广受关注但众说纷纭。在梳理国内外观点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 对地理学 的需求、科学技术进步对地理学 的作用、学科自身发展 的内在逻辑以及教育发展 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地理学 发展 的趋势。地理学 将走向科学的地理学 、技术的地理学 、哲学的地理学 、系统的地理学 、统一的地理学 、全球的地理学 、发展 的地理学 和生活的地理学 ,还存在着研究对象复杂化、研究维度立体化、研究尺度多样化、研究方法多元化和集成化、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王建 王建关键词:地理学 人工智能时代城市地理学 发展 的变革与挑战 2024年 人工智能(AI)引发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已成为全球各国抢抓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引发城市地理学 的革新。本文回溯了人工智能发展 历程,提出了面向人工智能的城市人地系统概念模型,从数据表达、场景应用、空间变革、城市发展 等4个方面梳理与总结了人工智能介入的城市地理 研究,并提出了学科智能化转型面临的困境、情境、探索路径与未来展望。研究发现:①面向人工智能的城市人地系统要素交互更加复杂。②人工智能成为城市地理 研究主要手段的趋势逐渐明显,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学习能力强的数据处理优势,对空间感知与智慧决策也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引发了空间变革,不仅打造了复杂的虚拟空间,同时重构了社会空间;人工智能助力建设智慧城市并打造城市前沿应用平台。③智能化转型下的城市地理 研究面临数据与技术困境以及全球与地方变革、科技伦理与人文价值发展 等情境,未来可在突破技术壁垒、关注城市空间建设与治理、注重多元智能转向效应研究等3方面探索发展 路径,学科亟待全面转型升级。 杨永春 菅煜婷关键词:人工智能 城市地理学 智慧城市 解释性理论及其对人文地理学 科发展 的意义——《地理学 的理论和解释》新书导读 2024年 当前,人文地理学 界存在着理论发展 “各自为营”、缺乏互馈与融合的问题,极为缺乏一个不同领域和流派能够对理论的概念和如何发展 理论展开讨论与反思的共同基础。基于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杨伟聪教授的力著《地理学 的理论和解释》(Theory and Explanation in Geography)承前启后,展开了对人文地理学 当代主流理论的系统性梳理和批判性反思,并指明了未来理论建设方向。 吴頔 刘逸自然地理学 发展 趋势对高中地理 教学的启示 2024年 自然地理学 是地理 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自然地理 是中学地理 课程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 的研究内容一直紧跟时代潮流和国家需求进行相应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 的研究和发展 趋势对高中自然地理 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及未来的教学导向有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文章讨论了当前自然地理学 发展 的时代背景、部分自然地理学 与中学自然地理 教学内容关系紧密的研究前沿热点内容和发展 趋势,并针对当前自然地理学 的研究特点提出了中学地理 教学的相关建议. 肖晴文 孔惠婕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中学地理教学 教学建议 面向治理的地理学 发展 刍议 被引量:4 2023年 “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科学发展 的指针。治理是一个反映“四个面向”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也是地理学 和其他学科研究的焦点。围绕地理学 如何应对治理这一关键问题,基于人地耦合的理念,系统梳理国内外地理学 进行治理研究的轨迹与特点,从价值、思想、方法、技术4个维度发掘面向治理的地理学 发展 路径,紧密联系地理学 发展 动态及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从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育3个方面提出发展 策略。提升中国地理学 在国际治理研究中的影响力,促进地理学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的理念应用于社会治理,增进居民福祉,并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 罗燊 叶超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社会空间 “双一流”建设方案对于中国高校地理学 发展 的影响 2023年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中国高校地理学 发展 提供了新的机遇。选择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47所地理学 科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以它们2010—2020年在4种地理学 领域综合性期刊发文量为基础数据,揭示“双一流”建设对中国高校地理学 发展 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高校地理学 发展 整体呈上升趋势,内部差异在逐渐减小;从不同层次高校来看,原“985”高校仍居于核心地位,原“211”、其他高校与原“985”高校的地理学 发展 差距较大;从不同地区高校发展 角度来看,东部地区高校在深厚的地理学 科基础上迅速发展 ,中部地区地理学 发展 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高校发展 相对滞后。可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全国高校地理学 的持续发展 。 王龙升 王肖惠关键词:地理学科 学术论文 经济全球化新叙事与中国经济地理学 发展 新趋势 被引量:5 2023年 经济全球化转型重塑了世界经济地理 格局,也改变了经济地理学 理论创新的土壤。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转型的地理 内涵,归纳了经济地理学 的新变化,并结合国家战略提出了中国经济地理学 应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地理 整合范围缩小,形成区域化格局;驱动力从成本转向创新,发达与发展 中国家的全球化红利势必再分配;价值链分工须权衡效率与安全,从离岸外包向在岸、近岸收缩;距离、制度、韧性3个变量作用增强,加剧世界经济地理 的不均衡性。经济地理学 逐渐从全球—地方转向全球—国家—地方的关系尺度,强调多层级、多主体、多尺度的关系网络,突出国家力量,关注反映地缘关系的重大事件与地区,制度、文化、关系、演化转向出现交叉融合。中国经济地理学 应在国际前沿与国家战略之间寻得新平衡,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案例与模式、“双循环”格局与过程、全球生产网络重组下的区域转型与韧性、产业集群演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创新体系建设与布局、全球环境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缘经济与国家安全和发展 利益,为构建新发展 格局贡献创新的理论方法。 毛熙彦 贺灿飞关键词: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链 基于地理学 发展 史的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被引量:1 2023年 从地理学 发展 史的角度看综合思维的提出能够更好地剖析综合思维的本体,但教师仅基于综合思维的本体谈培养是比较匮乏的。文章从地理学 发展 的脉络出发,厘清综合思维的本体来源,确定了基于本体的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立足大概念,整合单元教学;围绕联系图,构建整体观念;以地理 为本,融合课标,整合学科知识;以实践为基,联系生活,体验地理 研究;以观念为导向,渗透综合思维;以原则为支柱,强化综合思维。 侯家璇关键词:整体性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 发展 与科学救国 2022年 1601年利玛窦京师献图引发了中国地图、地理学 乃至中国科技与传统文化等领域的“蝴蝶效应”。中国近现代地理学 继地质学之后,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满足国家认同、国情介绍、(政区和军事)地图制图和《建国方略》下国家建设需求的首要建构的学科。中国近代地理学 ,西学为用、“师夷长技”,表现为西方地理学 和传统中国地理学 的新旧交替特征。中国现代地理学 自民国开始,在摒弃所有古代中国地理学 历史遗存的基础上,选派留学生,请进西方教师,成为全盘西化的新生学科。至此,中国地理学 并入西方地理学 轨道,不断追赶和发展 。 顾朝林面向人类世的中国地理学 发展 展望 被引量:1 2022年 文章从气候变化及其对北欧和西欧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出发,论述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因果关系聚焦中国未来地理学 发展 的两大基础.首先,回顾了最近的小冰期气候变化,指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但对中国社会发展 的影响巨大.其次,从推动CO_(2)排放量增加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入手,指出中国城市化过程还在加速,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已经出现,如城市气温上升、资源消耗量巨大和自然灾害频发.在此基础上,强调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已经互为影响,而且人类活动主导了地球变化的趋势,地球科学进入人类世的新时代,以人地关系研究见长的地理学 迎来发展 的新机遇,加快建设人类圈地理学 、重塑升级版城市地理学 ,成为地理学 未来发展 的新需求和新任务. 顾朝林关键词:人类世 小冰期 地球科学 城市地理学
相关作者
陆大道 作品数:228 被引量:7,821 H指数:4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城镇化 李小建 作品数:334 被引量:6,131 H指数:48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农户 经济地理学 影响因素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范今朝 作品数:53 被引量:252 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行政区划 地理学发展 历史地理学 城市化 近现代 陈明星 作品数:111 被引量:3,635 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 经济地理学 人文 城市化 吴传钧 作品数:57 被引量:1,573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理学 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 土地利用 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