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99篇“ 地西他滨“的相关文章
- 地西他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随着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发现DNA异常甲基化在MDS的整个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地西他滨(decitabine, DAC)作为去甲基化药物的代表性药物,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MDS的治疗中,本文就DAC在MDS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崔玉姣
-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方案治疗白血病的近期效果观察
- 2024年
-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方案治疗白血病的近期效果观察。方法 将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用小剂量CAG方案,观察组加用地西他滨。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EORTC QLQ-C30评分更高,各项指标(WBC、Hb、PLT、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更低(P<0.05),而对比总反应率、不良反应率相当(P>0.05)。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方案治疗AML有较好近期疗效,有效降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安全性高。
- 王俊景
- 关键词:白血病地西他滨
- 地西他滨联合标准诱导方案治疗初治AML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在基于阿糖胞苷的标准“3+7”诱导化疗方案之上加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治疗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安...
- 黄娟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地西他滨MRD疗效
- 地西他滨通过上调SOCS1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AC对肝癌MHCC97H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愈合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不同浓度DAC对肝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DAC对肝癌细胞(MHCC97H和SK-Hep-1)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采用WB检测;siRNA转染实验敲低肝癌MHCC97H细胞SOCS1表达,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DAC呈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活力(IC_(50)值为5.0 μM),且对细胞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敲低SOCS1表达后,肝癌MHCC97H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增强。DAC能上调肝癌细胞MHCC97H和SK-Hep-1的SOCS1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DAC能逆转低表达SOCS1对肝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结论:DAC通过上调SOCS1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邓廷赟娄磊王靓厚张坚松李翔
- 关键词:地西他滨肝癌细胞迁移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应用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04例老年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CAG方案治疗,试验组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造血能力、免疫细胞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治疗前,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Hb、PLT高于对照组,骨髓原始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均低于治疗前,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L患者实施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造血能力,对免疫细胞功能影响较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赵文杰孙悦白杨王烨
-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方案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 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西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阿扎胞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量)、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ET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ET2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均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但阿扎胞苷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血常规、TET2、VEGF水平的改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龚菊萍吴仲林王淑芳
- 关键词:地西他滨阿扎胞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常规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DAC)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RAML)的疗效。方法择选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RAML患者80例,按照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CAG方案治疗,实验组另加用DAC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指标水平、血小板(PLT)和红细胞输入量、PLT和血红蛋白(HGB)增长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CD_(3)^(+)、CD_(4)^(+)、CD_(4)^(+)/CD_(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后支持治疗时,实验组的PLT及红细胞输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LT、HGB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χ^(2)=5.115,t=5.043、6.632、2.354、5.528、4.798、5.012、21.174、17.528,均P<0.05)。化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20,P>0.05)。结论DAC联合CAG化疗方案能够提高R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免疫状态,抑制肿瘤发展,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且应用安全。
- 宾燕成冯翠吕钊李虎生张华
-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方案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
- 抗白延年汤联合地西他滨+CAG化疗方案在老年AML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抗白延年汤联合地西他滨+CAG化疗方案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52例AM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地西他滨+CAG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抗白延年汤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计数(PLT)]、血清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BC、Hb及PLT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及CD4^(+)/CD8^(+)水平比对照组高,CD8^(+)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IGF-1水平升高,VEGF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IGF-1水平比对照组高,VEGF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11.54%)与对照组(15.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白延年汤联合地西他滨+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AML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IGF-1、VEGF的表达,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 陈毅宁梁春灵谢宝真廖斌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地西他滨
- 地西他滨联合半剂量HAG在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剂量HAG化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金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予以HAG化疗方案)与B组40例(予以地西他滨结合半剂量HAG化疗方案),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7 d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血清COX⁃2、bFGF、VEGF水平和全血CD4^(+)、CD3^(+)、CD8^(+)、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水平、CD4^(+)/CD8^(+)。结果治疗7 d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两组血清bFGF、VEGF、COX⁃2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两组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和两组组间比较,CD8^(+)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两组全血WBC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血PLT、RBC水平则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半剂量HAG化疗方案治疗能显著降低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COX⁃2、bFGF、VEGF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血常规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常礼付彪易俊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地西他滨
- 载有地西他滨的碳酸镧纳米片交联明胶纳米粒子水凝胶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载有地西他滨的碳酸镧纳米片交联明胶纳米粒子水凝胶及其应用,以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碳酸镧纳米片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交联明胶纳米粒子形成水凝胶并作为药物负载系统,负载地西他滨。本发明所得水凝胶可以作为焦亡诱导剂诱导肿瘤...
- 查正宝洪阳
相关作者
- 吴德沛

- 作品数:1,319被引量:3,959H指数:2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 孙爱宁

- 作品数:668被引量:1,753H指数:1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 仇惠英

- 作品数:534被引量:1,102H指数:1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干细胞移植治疗 地西他滨
- 唐晓文

- 作品数:436被引量:1,115H指数:1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西他滨 干细胞移植治疗 白血病
- 何广胜

- 作品数:376被引量:1,437H指数:1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地西他滨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