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5篇“ 地震地表破裂“的相关文章
- 2022年青海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调查与启示
- 2024年
- 地震地表破裂带是地震破裂在地表的直接表现,其宽度是活断层"避让带"和工程抗震设防重要的指示参数.无人机等测量手段的发展为获取地表破裂带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精细测量破裂带宽度、分析破裂带宽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限定合理的活断层"避让带"提供了有利条件.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冷龙岭与托莱山断裂阶区部位产生了显著的左旋走滑型地表破裂带.基于震后获取的高精度无人机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文中在门源地震地表破裂带全段精细解译的基础上,沿走向间隔100 m测量了251个宽度数据,R1破裂带最大宽度为209.78±14 m,平均宽度为42 m,R2破裂带最大宽度为115.31±15.72 m,平均宽度为26.14 m.宽度沿走向具有差异性,这主要受控于同震变形强度、破裂带几何结构以及地表第四系松散层发育状况;具体表现为同震位移量大、阶区等复杂几何结构以及穿过第四系松散层区段的破裂带比同震位移量小、平直段以及基岩区段的破裂带要宽.通过对去除离散值后的破裂带宽度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出95.4%和68.2%置信区间的有效宽度分别是70或50 m.在工程抗震设防中,若走滑型活断层评估的最大潜在震级与此次门源地震震级相近(~M 7.0),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建议确定"避让带"宽度时参考本文获得的破裂带有效宽度(70或50 m).对于单一走滑型错动面发育地段,按建(构)筑物类别向两侧各扩展35或25 m即可;而对于活断层斜列阶区、平行断层围限区、走向弯曲区和双陡倾角错动面发育地段,在这些复杂几何结构分布范围的基础上需要各向两侧扩展35或25 m.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建(构)筑物选址避让走滑型断层提供参考依据.
- 牛鹏飞韩竹军郭鹏李科长吕丽星
- 关键词:地震地表破裂带工程抗震设防
- 青海门源M6.9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区域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 2024年
-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是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之后冷龙岭地区再次发生强震活动。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距门源县城浩门镇西北50 km的冷龙岭硫磺沟地区,并在硫磺沟—大西沟一带形成规模大且连续性较好的地表破裂。地表调查显示,同震地表破裂的总长度约为23 km,整体走向N40°~85°W,地表破裂主要由雁列的地震鼓包、张裂缝、剪切裂缝等形式组合而成,而且地表伴生了较多规模不等的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根据地表破裂的规模、走向及破裂特点等,可将其分为3段:东段(硫磺沟段),长约10 km,走向N40°~60°W,破裂规模较小,以伴有重力作用的拉张裂缝为主;中段(道沟段),长约9 km,走向N70°W,破裂规模较大,以发育规模较大的地震鼓包和剪切裂缝为主,而且左旋位移较大;西段(大西沟段),长约4 km,走向N85°W,此段规模最小,以雁列的拉张裂缝为主。其中—东段一起组成了该破裂带的东支,而西段构成了西支,两者都具有明显的左旋走滑特征,并自东向西破裂整体呈左阶展布,在G227国道以东形成了具有拉张特征的左阶阶区。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祁连山块体的祁连-海原活动构造带,发震断裂应为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带的冷龙岭-托莱山断裂段。结合对祁连-海原构造带1900年以来强地震序列及托莱山断裂的初步研究认为,该构造带的历史地震活动整体具有不断向西发展的趋势,但在哈拉湖和托莱山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地震空区,因而推断托莱山断裂未来的强震危险性有增强的可能。
- 姚生海盖海龙殷翔殷翔刘炜
- 关键词:海原断裂带
-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地表破裂及震害特征分析
- 2024年
- 2023年12月18日,在甘肃省积石山县(102.79°E,35.70°N)发生了M_(S)6.2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性质以挤压逆冲为主,兼有少量右旋走滑分量.根据现场应急考察结果,本次地震震中位于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南东段的积石山东缘断裂上,震区附近该断裂由4条次级断裂组成,包括积石峡断裂、大墩村断裂、赵木川断裂和大河家断裂,构成较复杂的几何图像.沿各次级断裂形成了多处具有两组优势方向的构造地裂缝和雁列状裂缝带,并沿大墩村断裂、赵木川断裂和大河家断裂形成了少量厘米级同震逆冲(位错值2~4 cm)和右旋位错(位错值3 cm)现象.综合前人小震精定位结果认为,积石山东缘断裂的大墩村断裂、赵木川断裂和大河家断裂等三条次级断裂共同构成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实际上这是一次积石山东缘断裂向临夏盆地内部挤压扩展过程中,次级断裂活动的地震事件,而其主断裂(积石峡断裂)全新世有新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本次地震应力可能未完全释放,其未来发生更大地震的危险性应引起重视.本次地震还引发了不同类型的崩塌、滑坡、边坡滚石、液化—泥流、房屋破坏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及建筑物震害,造成了上百人遇难和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极震区大墩村典型黄土台塬不同部位震害特征的调查分析,发现地震对黄土台塬上部早期建设的老旧房屋及围墙造成了严重垮塌破坏,而在台塬中部的斜坡部位造成了多处规模不等的崩塌、滑坡、地表张性裂缝等边坡失稳现象,在台塬下部谷地地表裂缝及房屋震害较轻.考虑到黄土台塬上部及斜坡的场地放大效应是造成本次地震灾害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后续应考虑黄土台塬区域村镇房屋加固及工程建设针对性抗震设防的必要性.
- 苏瑞欢袁道阳郑文俊王爱国李智敏文亚猛魏拾其莫金泉陈艳文张梨君
- 关键词:地震灾害
-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沙坝村吴家院一带几何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 2024年
- 以往学者通常侧重于大尺度(数公里级别)的地表形态对大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的影响研究,而鲜有涉及短距离尺度(10~100 m级)的相关报道。本文基于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沙坝村吴家院一带的几何展布样式与微地貌测绘,为回答短距离尺度是否存在显著的几何结构变化和探究其影响因素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具体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及激光雷达技术精确的获取了该段落断层展布特征及近断层地形地貌数据,发现吴家院一带地表破裂带在西南侧地形相对稳定无起伏时,破裂带集中为一支断层,而往北东向延伸遇到地形起伏如负地形时,断层分叉为三支分支断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局部范围内地形起伏可能会导致同震地表破裂发生分叉现象,单一断层可能弥散为多支断层。
- 沈长伟王虎邓林李开锦薛浩
- 关键词:地表破裂带地形效应
- 基于无人机SfM及LaDiCaoz的地震地表破裂定量参数提取——以炉霍扎交村一带地震典型地表破裂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以炉霍县虾拉沱镇扎交村一带典型地震地表破裂为例,基于无人机SfM方法获取研究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数据,采用LaDiCaoz软件对其位错定量参数进行提取,并详细介绍相关技术流程。结果表明:1)LaDiCaoz得到的炉霍扎交村一带典型山脊位错地貌的水平位错为6.3(+0.5/-0.7)m,垂直位错为0.4(+0.1/-0.1)m,其水平位错量是受至少3次强震影响而累积的结果;2)无人机SfM方法可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获取小范围区域内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形地貌数据,数据质量可满足活动断裂的精细结构研究和定量参数提取,在川西高海拔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利用LaDiCaoz进行位错提取,可进一步减小人为因素产生的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可检验,实现了对活动断裂位错量提取的半自动化。
- 廖程梁明剑周文英吴微微吴微微
- 先存构造对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M_(w)6.9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形态和变形样式的制约
- 2024年
- 1985年8月23日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境内的M_(w)6.9地震,是有地震仪器记录以来,帕米尔-南天山会聚带内发生的最强地震事件之一,也是碰撞造山带前陆地区少数形成显著地表破裂的强震事件之一.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我们通过对震后Worldview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野外调查获得的天然断层露头和人工探槽断层剖面的综合分析,对乌恰地震地表破裂的几何形态、变形样式、下伏断层结构进行了约束.研究表明,地表破裂东段呈弧形展布,其走向、运动性质和下伏断层倾角变化显著;相比较而言,西段虽因后期地表过程改造而非常不连续,其运动性质、走向和下伏断层倾角却更为稳定.由于地表破裂东、西两段分别位于明尧勒背斜南翼向形枢纽的南、北两侧,我们推测这种变形特征的显著差异,可能与向形枢纽两侧先存构造(先存的明尧勒背斜褶皱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弯滑断层)的发育情况不同有关.
- 赫洪哲李涛李涛钱黎
- 关键词:逆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南天山
- 一种综合遥感快速解译地震地表破裂带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遥感快速解译地震地表破裂带的方法,包括:对高分光学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采用光学像素偏移量技术获取目标区域的东西向和南北向形变场;根据SAR影像,利用InSAR技术获得SAR影像视线向的同震形变场,并...
- 李振洪张成龙余琛朱武张双成王建伟陈博李鑫泷刘振江
- 麦宿断裂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发震构造分析
- 川滇菱形块体及块体边界断裂带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由近NS向的金沙江断裂带、NW-SE向的甘孜-玉树-鲜水河断裂带、近NS的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和NW-SE向的红河断裂带等活动断裂围限。相比与川滇菱形...
- 吴羿锋
- 关键词:地震地表破裂带地震定位震源机制解发震构造
- 2021年西藏双湖Ms5.8地震地表破裂及地震烈度初析被引量:1
- 2023年
- 2021年西藏双湖M_(s)5.8地震地表破裂和烈度参数,对中强地震的地震灾害评价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作用.野外调查发现,2021年11月30日西藏双湖5.8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申亚扎地村附近,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Ⅶ度.其宏观震中位置、极震区范围、主要余震分布等都受到断裂控制.地表破裂和震源机制解结果相吻合,表明地震的直接成因是藏中近东西向伸展变形作用诱发吴如错盆地边界断裂发生正断层活动.这次地震产生了清晰的地表破裂,对于研究震级和破裂长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张军龙贡秋卓玛次仁多吉索朗南杰张建龙孙国涛司金罗布
-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震烈度发震构造
- 2022年青海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分类及震害分析
- 2023年
- 为了深入分析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引发的不同类型地表破裂特征及震害现象,本文依据沿此次地震地表破裂带进行的野外实地考察和无人机航拍解译,将破裂带沿线的典型同震地表破裂特征归纳为:(1)多种典型几何细结构,包括雁列状次级破裂、左旋左阶拉张区、左旋右阶挤压区以及树枝状、网状破裂等;(2)多种地貌标志物水平位错,包括牧区围栏、车辙印、动物脚印和冲沟冰面的左旋断错等;(3)多种类型垂直破裂,如逆冲型地震陡坎和正断型地震陡坎;(4)多种类型挤压破裂,如挤压脊和挤压鼓包;(5)不同类型张性裂缝带,如纯张性裂缝带和张剪性裂缝带.将地震引发的地质及工程震害现象归纳为:(1)跨地震断裂带的边坡垮塌失稳;(2)跨地震断裂带的公路、桥梁和隧道损坏;(3)地震断裂带附近区域的冰面鼓包、公路裂隙等形变现象.此外,对上述现象的展布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强调了加强跨活动断裂带时工程抗断及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的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 苏瑞欢袁道阳谢虹文亚猛司国军薛善余
- 关键词:地震灾害
相关作者
- 徐锡伟

- 作品数:387被引量:5,953H指数:49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汶川地震 M 地震地表破裂带 滑坡
- 陈桂华

- 作品数:92被引量:2,133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汶川地震 青藏高原 地震地表破裂带 汶川MS8.0地震
- 于贵华

- 作品数:99被引量:2,624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汶川地震 青藏高原 活动断层 地震地表破裂带
- 李智敏

- 作品数:59被引量:568H指数:15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M 青藏高原 地表破裂 地震地表破裂带
- 陈杰

- 作品数:134被引量:1,73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光释光测年 地震 背斜 光释光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