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篇“ 坐骨神经移植“的相关文章
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可提高小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效率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近年最新研究表明,华勒氏变性的发生与许旺细胞的自噬活动密切相关,对许旺细胞自噬活动进行调控,可以显著影响华勒氏变性的发生发展,从而改变后续的轴突再生及髓鞘化过程。目的: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中对移植片段的细胞自噬过程进行抑制,观察是否影响移植后的修复效率。方法:获取8只雌性C57BL/6J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坐骨神经片段16条,分2组,分别于含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的培养基及普通培养基中处理72 h。取16只雌性C57BL/6J小鼠,建立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实验组(n=8)植入含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培养基处理过的坐骨神经片段,对照组(n=8)植入普通培养基处理的坐骨神经片段,术后2,4,6,8周,记录坐骨神经指数;术后8周取再生坐骨神经段,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等。动物实验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术后8周的坐骨神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神经组织完整,对照组神经组织可见大面积空洞;③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可见较完整的神经束结构,对照组未见完整的神经束结构;④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实验组可见有髓神经纤维和部分再生无髓神经纤维,对照组仅见少量有髓神经纤维与新生无髓轴突;⑤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髓鞘厚度及有髓纤维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⑥结果表明应用3-甲基腺嘌呤处理移植神经片段,可抑制许旺细胞自噬,有助于保留移植物髓鞘结构完整性,促进轴突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徐筑秋陆海滨冯蔚枫杨晓楠祁佐良
关键词: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周围神经损伤许旺细胞
大鼠坐骨神经移植神经鞘瘤模型的建立
2016年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移植神经鞘瘤模型,为临床治疗神经鞘瘤的研究提供稳定、有效的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均分为原代模型组、RT4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3组大鼠坐骨神经鞘内注射等量的人前庭神经鞘瘤原代细胞、大鼠神经鞘瘤RT4细胞悬液及生理盐水。术后1周起对各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进行测试。术后4周观察坐骨神经的成瘤情况,并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结果2个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术侧后肢五趾间距均明显变小,术后第14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比较,2个模型组术侧后肢五趾间距变小,术后第7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个模型组大鼠在支架上停留时间均缩短,术后第7天开始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模型组大鼠注射肿瘤细胞4周内均在坐骨神经成瘤,肿瘤标本经HE染色后确认为神经鞘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100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均呈阳性表达。结论大鼠坐骨神经移植神经鞘瘤细胞后可在移植部位成瘤。
李仕维刘丕楠周强意张晶张顺杨智君王博赵赋
关键词:神经鞘瘤动物肿瘤移植坐骨神经细胞系肿瘤
大鼠坐骨神经移植后脊髓相应节段运动神经元中P-Erk1/2的表达和变化
2012年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相应节段运动神经元中P-Erk1/2的表达和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共50只,坐骨神经切断组,将动物模型于术后1W、2W、4W、6W、8W处死后取患侧L4~L6脊髓,Western-Blot方法检测P-ERK1/2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并将两组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P-ERK1/2在假手术组仅有少量表达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在坐骨神经切断组中,术后1W内表达增加、2W达高峰、8W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可能是通过激活MAPK/ERK1/2信号通路的方式,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凋亡进行调控。
朱春雷吕树振赵世伟
关键词: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脊髓坐骨神经运动神经元
大鼠坐骨神经移植术后BDNF在脊髓内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移植术后BDNF在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坐骨神经移植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取材,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BDNF的表达及其变化,根据图像分析测得的免疫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DNF在对照组脊髓节段运动神经元细胞浆内有少量表达,实验组术后可见BDNF的阳性表达的运动神经元,阳性反应为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质。术后1周BDNF表达开始升高,2周时达高峰,6-8周后逐渐下降,至8周时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坐骨神经移植术后BDNF在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增强,BDNF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保护神经元及促进神经再生的过程。
徐明珠王悦书孙鸿斌崔树森
关键词:BDNF自体神经移植坐骨神经脊髓
大鼠坐骨神经移植术后BDNF在相应脊髓节段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移植术后BDNF在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坐骨神经移植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取材,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BDNF mRNA及其蛋白,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DNF mRNA在对照组脊髓节段运动神经元内有一定的基础表达,实验组术后1周BDNF mRNA表达开始升高,2周时达高峰,6~8周后逐步下降,至8周时仍高于对照组基础表达量.两组中BDNF蛋白与BDNF mRNA的表达规律具有一致性.结论 坐骨神经移植术后BDNF mRNA及蛋白在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增强,BDNF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保护神经元及促进神经再生的过程.
徐明珠孙鸿斌李强崔树森
关键词:自体神经神经移植坐骨神经脊髓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耐受的影响
2009年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一种强效细胞生长增殖调节蛋白,在移植免疫的抗排斥反应、移植物血管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观察经冷冻处理异体神经移植后,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受体为清洁级SD大鼠60只,分为3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每组20只。供体为40只Wistar雄性大鼠。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骨科实验室惠赠。方法:取供体大鼠40只作双侧股后外侧纵切口,分离显露坐骨神经,切取双侧整段坐骨神经,置于无菌冷冻管中保存1周,备用。手术显微镜下将受体鼠自骨二头肌与半腱肌和半膜肌间隙剪开结缔组织,显露坐骨神经,从犁状肌孔下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选择粗细相等、已预制冷冻的自体及异体神经移植;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后于大鼠局部肌肉及神经两断端内注射pAdTrack-CMV-TGF-β1质粒40μg/只。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6,9周各组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和轴突计数检查。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P<0.01),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自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术后9周轴突计数较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高(P<0.01)。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光镜及电镜可见神经纤维走行正常,排列完好,神经纤维可见血管增生,髓鞘结构较好,神经纤维内见有大量再生髓鞘,许旺细胞明显增多,胞质较发达,大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结构清晰,再生的轴突内微丝密集
侯占江杨硕孟祥林夏吴晨樊昌东闫景龙
关键词:免疫排斥坐骨神经移植
神经鞘细胞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受损视神经
2008年
背景:有研究已初步证明了甲泼尼龙对受损视网膜节细胞的早期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嗅神经鞘细胞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大鼠受损视神经纤维及其髓鞘的形态学及计数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6-03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解剖实验室完成。材料: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取其中4只做形态学正常对照。方法:其余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视神经损伤模型组、甲泼尼龙组、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组、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甲泼尼龙组、坐骨神经移植组、坐骨神经移植+甲泼尼龙组,每组6只。主要观察指标:取视神经,制作冰冻切片,移植后14,21d分别从各组切片中随机抽取10张载玻片,对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染色的视神经纤维及甲苯胺蓝染色的视神经髓鞘进行形态学观察,电镜下对视神经纤维髓鞘进行计数。结果:顺行追踪剂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在视神经中的染色结果主要表现为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甲泼尼龙组、坐骨神经移植+甲泼尼龙组,与视神经损伤模型组相比,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发生中晚期溃变的纤维比例较小。移植后14,21d,甲泼尼龙组视神经纤维髓鞘数量均显著高于视神经损伤模型组(P<0.05,0.01)。坐骨神经移植+甲泼尼龙组均显著高于坐骨神经移植组(P<0.05)。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甲泼尼龙组均显著高于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组(P<0.05)。结论:形态学结果表明嗅神经鞘细胞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与甲泼尼龙的联合作用能激发并增强受损中枢神经的自我保护及修复作用,对视神经纤维及其髓鞘溃变速度有延缓作用。
许媛媛杨立元裴群羽杨磊王珂秦丽华雷季良
关键词:嗅神经细胞学髓鞘
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与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低、中、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实验室曾令兰教授惠赠。方法:于手术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注射剂量为10,20,40μg/只,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注射空质粒。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轴突计数检查。结果: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显示,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移植神经段效果接近于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迟发性超敏反应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减轻大鼠同种异体坐骨
孟庆刚李卫杨琪周辰亮胡成乙张春英洪光祥
关键词:质粒免疫排斥坐骨神经
胸腺内注射同种异体抗原抑制坐骨神经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胸腺内注射同种异体MHC抗原对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效应。方法:以C57BL/6(H-2b)为供体,BALB/c(H-2d)为受体,将受体鼠分为4组:Ⅰ:自体移植组、Ⅱ:异体移植组、Ⅲ:异体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Ⅳ:胸腺内注射组:坐骨神经移植前2周将供体MHC抗原提取物注射到受体鼠的胸腺内,移植后3周进行IL-2R、TNF-α、MLR、细胞凋亡等免疫学的检测。结果:胸腺内注射组小鼠的各项免疫指标与异体移植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内注射同种异体抗原对抑制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排斥反应具有一定作用。
高淑英张凤蕴李百祥王丽群
关键词:胸腺内注射坐骨神经移植免疫排斥
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和神经丝蛋白20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利用海藻酸钠微囊可以抑制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将家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微囊化后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处,观察其对脊髓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6在南昌大学医学院完成。①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的微囊化:实验无菌条件下取家兔双侧坐骨神经制成组织细胞悬液,与1.5%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并喷入20mmol/L的氯化钡溶液中制成微囊化坐骨神经组织细胞;同法制备不含神经组织细胞的海藻酸钡空囊。②实验动物:80只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空囊组和微囊组,其中正常组5只,其他每组25只。③实验方法:SD大鼠对照组、空囊组和微囊组大鼠在脊髓半横断伤后,立即于损伤处分别植入明胶海绵、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空囊以及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微囊化坐骨神经组织细胞。④实验评估:分别于术后1,3,7,14,28d(每个时相5只大鼠)取出损伤部位脊髓标本;正常组大鼠则取相应节段脊髓。石蜡包埋后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生长相关蛋白43和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情况。结果:8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脊髓损伤后第1天生长相关蛋白43免疫组化染色即出现阳性,呈棕黄色细小斑点状,以后逐渐增多、增大,第14天时表达至高峰,微囊组与对照组、空囊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至第28天时则减少,但微囊组仍高于对照组、空囊组(P<0.05)。随时间的推移,神经丝蛋白200阳性神经元的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均增加。表面积密度在第7天时、体积密度和数密度在第14天时,微囊组与对照组、空囊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到第28天时微囊组的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都高于另两组(P<0.01)。结论: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损后生长相关蛋白43和神经丝蛋白200表达有促进作用。
刘德明马学强
关键词:微囊脊髓损伤生长相关蛋白43神经丝蛋白

相关作者

于恩华
作品数:70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
研究主题:听源性惊厥 金黄地鼠 一氧化氮合酶 视网膜 成年大鼠
雷季良
作品数:38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节细胞 视网膜 视神经损伤 物理疗法 新生大鼠
张凤蕴
作品数:114被引量:282H指数:1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胸腺内注射 EAE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流行性出血热 免疫耐受
高淑英
作品数:37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EAE 超敏反应 IGE 腹腔注射 抗原提呈细胞
马勇胜
作品数:16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胸腺内注射 Γ射线 疗效 免疫耐受 异基因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