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1篇“ 坐骨神经缺损“的相关文章
- 基于生物力学指标评价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以应力松弛、蠕变生物力学性能指标验证化学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家兔坐骨神经缺损后的效果,为坐骨神经损伤移植选择合适的移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建立家兔20 mm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分别以自体神经、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化学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然后于移植24周时分别取出每组家兔实验侧坐骨神经各16个为实验组,随机取各实验组家兔右侧坐骨神经16个为正常对照组;最后在每组家兔中取1个坐骨神经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观察坐骨神经标本轴突、髓鞘、纤维排列情况,取15个坐骨神经标本进行应力松弛和蠕变实验,分析应力、应变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化学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的7200 s应力下降量和7200 s应变上升量显著低于化学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坐骨神经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化学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坐骨神经的组织形态恢复效果好于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结论化学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恢复损伤神经的组织形态和应力松弛、蠕变弹性的作用,有利于损伤的坐骨神经的恢复和再生。
- 孔祥民尤建宇
- 关键词:化学去细胞坐骨神经损伤
- PLGA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凝胶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生物力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凝胶移植后坐骨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等基础研究支持。方法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别以自体神经、PLGA导管复合BMSCs、PLGA导管复合BMSCs与ECM凝胶移植6、12、18、24周,对各组大鼠进行大体行为学观察,各组大鼠移植168 d时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量,之后取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进行拉伸力学性能实验。结果 PLGA导管复合BMSCs移植组、PLGA导管复合BMSCs与ECM凝胶移植组,在拉伸弹性限度载荷、弹性限应力、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限度应变均大于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GA导管复合BMSCs与ECM凝胶移植组的拉伸弹性限度载荷、弹性限应力、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限度应变大于PLGA导管复合BMSCs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GA导管复合BMSCs、PLGA导管复合BMSCs与ECM凝胶移植坐骨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
- 王怀程李鹏汪标文杜纯宇于涛
- 关键词:坐骨神经
- 聚乙醇酸神经导管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及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初步研究
- 目的:观察PGA神经导管体外降解、生物相容性、体内降解、修复神经缺损效果的相关性能和数据,为研究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将PGA神经导管浸泡在15ml生理盐水中进行体外降解实验。实验周期为12周,每...
- 孙海玮
- 关键词:自体神经移植
- 微组织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早期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背景微组织是种子细胞在细胞-细胞或细胞-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作用下聚集而成的微型组织,这种三维培养方式有利于提高细胞活性,提高组织修复效果,然而神经组织工程中微组织的研究却很少。目的将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SCs)构建成微组织,探索微组织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的早期修复效果。方法提取ASCs进行鉴定;利用悬浮液滴法和低黏附细胞培养板法构建微组织,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将微组织与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进行直接和间接共培养,观察微组织对DRG轴突生长的影响;利用静电纺丝机构建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神经导管,并验证其取向性;最后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导管组、2D细胞组、微组织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每组6只。构建坐骨神经1 cm缺损模型,分别采用PCL导管桥接后注射培养基、PCL导管桥接后注射2D ASCs、PCL导管桥接后注射微组织和自体神经反向移植。术后4周取出神经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成功提取ASCs,能够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73、CD90、CD105。微组织构建后,对其形态和直径进行连续7 d的动态观察,微组织的直径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微组织呈现“压实”的状态,直径逐渐变小。在微组织和DRG间接共培养体系中,微组织组的轴突长度明显长于2D细胞组(P<0.05)和单纯培养基组(对照组)(P<0.05)。在微组织和DRG直接共培养体系中,DRG发出的轴突与附近的微组织紧密相连。PKH26标记的ASCs在PCL薄膜上呈取向性排列。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微组织组轴突生长明显优于2D细胞组(P<0.05)和空导管组(P<0.05)。结论微组织可促进DRG轴突生长,有效促进坐骨神经缺损大鼠模型的神经再生。
- 张健张健孟繁琪管延军杨博尧张铁元任致奇刘修志赵杰杨凯王玉王玉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间充质干细胞三维细胞培养神经导管
- 大鼠坐骨神经缺损长度与功能恢复关系模型及临界缺损值界定研究
- 目的:施万细胞作为一种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多种方式对周围神经的再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拟探索大鼠坐骨神经缺损长度与功能恢复关系数学模型,进而对临界神经缺损值进行界定。方法:1.对自体神经脱细胞方法...
- 鲍捷
- 关键词:坐骨神经施万细胞
- 聚己内酯/壳聚糖多通道神经导管的构建及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 周围神经缺损是由交通意外、肿瘤组织的切除及其他创伤引起的常见临床疾病。周围神经缺损距离较小时(<5 mm),机体可进行自我修复,但缺损距离较大时则需人为干预治疗,若不能及时有效地修复则会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
- 李金瑞
- 关键词:聚己内酯壳聚糖周围神经修复
- 替米沙坦/胶原蛋白/聚己内酯神经导管的构建及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构建替米沙坦/胶原蛋白/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神经导管,观察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质量浓度为60%的胶原蛋白/六氟异丙醇混合液、40%PCL/六氟异丙醇溶液并混匀后,分别将0、5、10、20 mg替米沙坦溶于10 mL混合液。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构建替米沙坦/胶原蛋白/PCL神经导管;扫描电镜观察京尼平交联前后神经导管结构;体外缓释方法检测药物释放率。取RAW264.7细胞与脂多糖培养使其致炎后,与负载不同浓度替米沙坦的神经导管共培养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mRNA的表达。将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D组(n=10),制备坐骨神经15 mm长缺损后,分别以交联后负载0、5、10、20 mg替米沙坦的神经导管桥接修复缺损。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坐骨神经运动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大体观察神经导管与坐骨神经桥接情况以及导管完整性,HE染色观察神经导管内组织生长和材料降解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新生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分子CD86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分子CD206、髓磷脂碱基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髓磷脂蛋白0(myelin protein 0,P0)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新生组织中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和S-100β表达。结果大体观察示制备的神经导管内径为1.8 mm、外径2.0 mm,呈白色;交联后纳米纤维变粗,结构更致密。药物缓释检测示神经导管负载的替米沙坦能实现缓释效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随着替米沙坦浓度增加,iNOS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Arg-1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其中20 mg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体内实验观测示,术后各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各时间点,C、D组SFI均高于A、B组(P<0.05),且6个月时D组高于C组(P<0.0
- 武小煜李海波尹健健刘纯吴思宇刘均马佳义戴婷赵红斌
- 关键词:替米沙坦胶原蛋白聚己内酯神经再生
- 动脉诱导在成年家兔坐骨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 2022年
- 对动脉诱导在成年家兔坐骨神经大段缺损修复中作用的探究。方法 通过手术建立成年家兔坐骨神经大段缺损模型,实验组行周围股动脉分支游离,贴近固定于坐骨神经缺损处,诱导坐骨神经修复。对照组直接缝合伤口。观察并记录两组家兔足部溃疡恢复情况、术侧后肢功能、神经缺损长度,对比得出结果。结果 在术后16周的观察中,两组家兔的后肢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坐骨神经缺损不同程度生长恢复。实验组在16周后坐骨神经断端已基本相连,生长良好,第12周后肢功能的恢复良好,以上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动脉诱导对成年家兔坐骨神经缺损修复具有积极作用。因该法既不受供求神经直径影响,也不会损伤供区,且避免因自体神经移植来源受限而无法修复或导致修复效果不满意,因而值得进一步研究。
- 陈永佳赵永林陆荣柱马文华张原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坐骨神经
- 聚己内酯/几丁糖-神经营养因子-3多通道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研究目的:利用水溶性维纶纺织线为模板,探索通过牺牲模板法制备聚己内酯/几丁糖多通道神经导管的方法,并通过交联接枝技术向导管负载神经营养因子-3(NT-3),探索制备NT-3缓释型神经导管的可行性,最终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负载...
- 鲁正宇
- 关键词:聚己内酯几丁糖神经导管神经营养因子-3
- 新型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PNI)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局部受到急性压迫,遭受创伤,都有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出现感觉障碍,引发运动异常,带来严重后果,甚至留下终身残疾。目前首选方法仍是自体神经移植,同时自体神经移植也是评...
- 罗东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神经导管聚乳酸
相关作者
- 顾晓松

- 作品数:416被引量:84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坐骨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 坐骨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 王晓冬

- 作品数:218被引量:54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缺损 施万细胞 神经再生素
- 丁斐

- 作品数:294被引量:67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神经再生素 坐骨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周围神经
- 佟晓杰

- 作品数:100被引量:4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缺损 脱细胞 周围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 张沛云

- 作品数:102被引量:39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蛋白 坐骨神经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 坐骨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