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71篇“ 城乡协调“的相关文章
- 官员基层工作经历与城乡协调发展
- 2024年
- 本文系统整理了2001—2019年全国市委书记的县域主政经历数据,利用市级-年度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发现具有县委书记任职经历的市委书记可以更为显著地缩小辖区内的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家户微观数据的分析显示,前述效应的一项具体机制在于提升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就具体政策手段而言,具有县域主政经历的市委书记在任期间,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会对农业工作给予更高关注,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准更高,农村金融供给也会有显著改善。本文首次实证检验了官员基层工作经历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对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干部选任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曹光宇邓博文周黎安徐铭威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干部选拔
- 织密三张网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2024年
- 国网浙江电力嘉善县供电公司通过实施“村网共建”模式,深化党建工作和网格管理,优化电力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乡村电力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善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嘉善县供电公司”)主动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客户用电新需求,在缪家村积极探索“村网共建”有效途径,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织好“红色之网”“智治之网”“服务之网”三张网,为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 张卫康闫威毕江林
-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电力服务能源革命客户用电
- 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转型与城乡协调发展被引量:2
- 2024年
- 在政府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中,过分重视短期经济增长,呈现所谓的“唯GDP主义”,不仅可能导致政府官员的短视行为,阻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会产生忽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与共享发展等的治理扭曲现象。在破除“唯GDP主义”的政府考核体系转型导向下,截至2022年末,省市级政府对495个区县政府的绩效评价取消了GDP考核的权重,为研究中国政府治理转型的社会经济影响提供了开展准自然实验的机会。本文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基于2008—2019年的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破除“唯GDP主义”的政府绩效考核转型对共享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绩效考核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经济增长“指挥棒”弱化或消失后,若代之以偏向农村发展的“指挥棒”,则有利于强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促进效应。在作用机制上,绩效考核转型后县级政府通过助推第一产业发展、农村土地出让的初次分配政策与社会救助支出的再分配政策,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更快增长。这表明,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转型,辅之以农村偏向的强激励转换,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重要内容的共享发展。
- 顾昕柳鲲鹏沈宇辉龚斌磊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城乡协调发展的三重逻辑与推进路径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城乡协调是城乡融合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当前城乡仍不对等,城乡差距仍未有效缩小,城乡协调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既需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外部力量牵引,也需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以激活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内源动力,“四化同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协调的理论指向;政府政策干预下农业农村为工业化、城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要求政策适时调整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是推进城乡协调的历史逻辑;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特别是绝对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城乡均等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集体经济增长乏力、乡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弱质化、乡村产业体系薄弱和小农户难以有效对接大市场等难题是推进城乡协调的实践要求。未来应从激活县域经济、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合作经济、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创新农村投入机制、夯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铺实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推进路径。
- 周绍杰钟晓萍
- 关键词:城乡融合城乡协调城乡关系
- 共同富裕目标下青海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只有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到实处。共同富裕的难点与重点在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认为,青海省城乡协调发展应当强化党组织的“内核”作用,依托共同富裕战略目标,遵循“点—轴”发展思想,构建协同联动共治的内在逻辑,持续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然而,青海省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党建核心引领作用有待持续增强、城乡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互为促进的内生动力不足、多元协同共治能动性相对较低等问题。据此,提出持续增强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党建核心引领力,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均衡发展,创新驱动城乡协调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激发城乡协同联动共治的活力与效力的优化路径,以加快推进青海省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 毛春合候丽君
- 关键词:共同富裕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
- 数字普惠金融、公共服务供给与城乡协调发展被引量:3
- 2024年
-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以及变异系数法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并实证研判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积极影响,且该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深入探究可知,公共服务供给是数字普惠金融释放城乡协调发展红利的关键传导机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助推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通过门槛检验结果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 张婉嫕
-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协调发展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
- 金融结构市场化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吗?
- 2024年
- 基于2006—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城乡协调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金融结构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面板模型探究金融结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结构市场化有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其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渠道实现。(2)金融科技会显著提高金融结构市场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传导效果。(3)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结构市场化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多方面协调发展。(4)金融结构市场化对城乡协调发展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从金融结构市场化视角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为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刘超焦睿麟
- 关键词:金融结构城乡协调发展金融科技
- 数字技术驱动城乡协调发展:内在机制和中国经验
-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其渗透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生产要素作为经济生产的基本投入单元,要素的流动带来的区域经济差距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而城乡差距作为区域差距中最重要的差距之一。在数...
- 张灵珍
- 关键词:数字技术城乡协调发展
- 生态经济视域下云浮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 2024年
-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云浮城乡产业特征,就如何协调好云浮市“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协调好城乡、乡村协调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云浮市城乡协调发展的策略和经验依据。对加快构建全域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合理评估云浮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及城乡发展差异对实现云浮市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张永霞
- 关键词:生态经济城乡协调发展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困境与实践路径
- 2024年
-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我国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要正视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对制度保障、产业融合和要素互通等方面的路径进行分析,加快推进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房柄含
-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
相关作者
- 刘彦随

- 作品数:566被引量:15,407H指数:8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乡村 土地利用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 许经勇

- 作品数:951被引量:2,70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城镇化 农业 三农问题 农村 农民收入
- 孙久文

- 作品数:453被引量:4,944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京津冀 区域经济学 协调发展 城市群
- 王富喜

- 作品数:56被引量:1,0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
- 研究主题:城镇化 山东半岛城市群 聚类分析 可持续发展 城乡协调
- 黄水木

-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城乡协调 城乡协调发展 沿海发达地区 宏观调控 汇率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