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3篇“ 城市新移民“的相关文章
国内城市移民语言研究知识图谱(2002—2023)
2025年
文章以CNKI数据库中筛选出的189篇关于城市移民语言研究论文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 6.2工具,进行作者、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图等可视化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国内城市移民语言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已经展现出了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研究热点主题集中在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能力、语言政策、语言认同等方面。
胡萍田凯露
关键词:知识图谱可视化
城市移民的社会治理参与研究 ——基于“移民类型-身份差异”的分析框架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构建更为健全的社会治理制度,确保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规范利益协调机制、强化权益保...
孙怡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
城市移民文化认同的制度影响及建构策略被引量:2
2024年
城市制度是移民融入城市必须面对的客观环境,也是城市移民文化认同建构不可回避的因素。经过调查发现,制度体系、制度体验、制度成效及制度对移民权益保障程度等因素对城市移民文化认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制度的作用机制表明,加强城市制度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建设以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意识、保障制度执行资源、遵循制度执行机制以提升制度效力,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文化参与引导机制、文化创造促进机制以保障移民文化权益等,是推进城市移民文化认同建构的有效路径。
李燕燕刘志山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文化认同
“回声游戏”:位置媒介与城市移民的混合地方感
2024年
位置媒介作为一种感知铭刻的技术,在混合空间中开启了的地方感知与体验。本文从城市移民的视角,探究中介化移动实践如何作用于城市融入与城市生活,以及在日复一日的移动中地方感如何生成。研究发现,位置媒介是人们熟悉城市的重要方式,人们探索城市的空间虽然受到了延伸,但位置媒介所中介的移动将用户锚定在规划的路线之上。城市移民在感知地方、记忆地方、经验地方的三个不同阶段中生成地方感,通过身体在城市空间中的自我安置,位置媒介与移民城市的探索相互交织,共同编织了人们对地方的感知。重复、惯常、仪式化的“回声游戏”创造了感知、记忆、依恋等不同的人地联结形式,人们不仅通过位置媒介感知城市、以签到打卡的形式记忆位置,也在居住、依附的过程中形成混合地方感。
杨龙梦珏
关键词:地方感城市新移民媒介地理学
社区趣缘组织对城市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L社区太极拳协会为例
吴涵
土地财政对城市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在中国以人为本的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市移民的定居意愿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技术创、生产运转以及提升和振奋消费需求或欲望均有着重要意义。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最为活跃的财政行为之一,考察其对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及其机理,可充分揭示土地财政的城市化效应,为发展过程中土地财政的政策调整与城市管理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参考。因此,该研究以城市移民资本要素禀赋状况为视角,基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成都、西安、郑州)2016年度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含有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IV‑Probit)及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对城市移民群体定居意愿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探究这种影响的人群异质性。研究表明:①以地引资模式对城市移民定居意愿总体呈现提升作用;以地生财模式对城市移民定居意愿总体呈现阻抑作用。②土地财政行为通过影响城市移民的资本要素禀赋进而影响城市移民的定居意愿。③以地生财模式对城市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表现出人群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可能与不同人群对资本要素禀赋的偏好差异有关。基于此,地方政府在以土地财政行为获取资金的同时,不应忽视土地财政对移民资本要素禀赋和定居意愿的影响。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以地引资模式的城市建设作用,通过土地出让促进城市开发和经济要素集聚;同时,发挥以地生财模式的资金补充作用,填补财政收支缺口,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此外,还应当不断完善土地财政的配套政策,应对土地财政对城市移民定居意愿造成的消极影响。
王家庭姜铭烽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财政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
城市化进程与空间正义——左拉《小酒店》中的城市移民书写
2023年
左拉的代表作《小酒店》通过描写从外省和乡下涌入巴黎的城市移民,展现了19世纪法国城市化进程。本文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个不同层面,剖析小说中的城市移民书写。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异化使得他们一直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无法获得身份认同,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小说不仅体现了左拉对城市移民的深切同情和人道主义关怀,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本质的无情揭露,即资本运行逻辑之下,那些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资产阶级利用城乡关系对城市移民的掠夺和剥削。这使得《小酒店》的创作意义远超畅销小说的范畴,有关城市移民的书写正是左拉基于空间维度对社会正义问题的思考,展现了左拉对城市化进程下空间正义的焦虑和诉求。
荣娇婷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城市化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移民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闵行区吴泾镇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文章基于上海闵行区吴泾镇的实证调研,借助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探讨聚居在吴泾镇的移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吴泾镇移民居住满意度整体处于中、低位水平。其中,物质空间实体层面的设施维度如教育设施、卫生服务机构,出行维度如慢行交通,场所维度如居住场所(租金方面)、社交场所,以及非物质空间虚体层面的就业维度如产业发展(企业发展潜力)、就业机会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余因素因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和需求,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有所变化。因此,文章从物质及非物质两大范畴提出五大优化建议,以期在城市发展的阶段,为移民构建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并为移民的社会融入及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一定实践借鉴和理论启示。
吕飞杨丽丽魏晓芳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扎根理论
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供给对城市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
2023年
以同乡关系为视角,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及超过240万起微观土地交易数据,检验了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供给对城市移民定居意愿的积极作用,以进一步挖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积极意义,佐证“加强住房供应保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用地面积扩大增加了城市中的同乡数量,并以此提升了城市移民定居意愿;同乡关系提升城市移民定居意愿的三个渠道分别是信息沟通、文化适应和群际接触。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当扩大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供给,满足城市移民多层次住房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普通话、保护移民文化、推动文化融合等方式促进城市移民在本地定居。
王家庭姜铭烽
关键词:城镇化住房用地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
媒体使用与城市移民的本地人身份认同——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2023年
城市移民群体社会融合过程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探索该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长三角地区四座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城市移民媒体使用及其经过心理资本、社会距离两个中介因素影响其本地人身份认同的关系路径。结果表明:城市移民媒体使用程度能够提升心理资本水平、缩小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距离,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的缩小能够增进本地人身份认同;媒体使用程度虽然不能对城市移民的本地人身份认同产生直接影响,但能够以社会距离为中介、以心理资本-社会距离为链式中介间接影响身份认同。这一机制的揭示有助于启发城市移民利用媒体进行自我赋权,也能够为社区利用媒体建设有利于该群体社会融入的平台提供决策参考。
邵晓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社会距离心理资本身份认同新媒体

相关作者

苏昕
作品数:29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新移民 公民权 乡村治理 乡村 共同富裕
雷开春
作品数:54被引量:1,10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年 城市新移民 社会 集体行动 影响因素
庄永达
作品数:48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体育场馆 高校 城市新移民 体育生活 民营化
高博
作品数:109被引量:725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社会资本 老年人 生命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
薛利
作品数:7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新移民 抑郁症状 老年人社会 老年人 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