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70篇“ 基层自治组织“的相关文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基层自治组织犯罪治理的职能演进
2024年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犯罪治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立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基层化解矛盾的治理场域。在犯罪治理变革中,基层自治组织的充分参与,既是适应犯罪现象内部结构变化的趋势,亦是契合“国家·社会”双本位的犯罪治理模式,还是基于基础自治组织先天优势的考量。因此,可以从三个方向演进基层自治组织的犯罪治理职能,即强化犯罪预防职能、提高在刑事和解中的地位、搭建社区矫正的协调平台。
周峨春郭子麟
关键词:犯罪治理
基层自治组织行政授权之主体地位
2024年
基层自治组织在我国的行政法中不是法定的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但是基于实际的授权行为或者辅助行政的行为,这一主体又会进行相关的行政,因此,这也涉及到一些行政救济中的诉讼主体的认定问题。由于实际权利的纠纷,基层自治组织的行政地位的认定关乎责任的承担问题,因此值得讨论和深究。关于我国行政主体中的被告,我国有不同的认定意见。涉及基层自治组织的行政地位的论证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行政法的授权和基层组织的授权实施行为的救济问题,以及背后法理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论证基层自治组织能否成为被告,得出基层自治组织成为被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宋慧慧
关键词:行政主体基层自治组织
有关雄安新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回应性的研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下的农村社会经过了将近七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惊人成就,但村委会在回应性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不足,他没有专门的回应机构,也没有专门的回应人员,村长或者村书记兼职回应员的角色,这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回应性的...
杨畅
关键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回应性
基层自治组织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证成
当前“立案难,认定难”已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一大困境。随着近年来出现的“绿发会对农夫山泉武夷山项目公司发起环境公益诉讼”、“南平生态破坏案”、“腾格里沙漠污染案”、“泰州天价环境污染赔偿案”等一些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具...
石爽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基层自治组织
基层自治组织行使行政应急权
2022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农村效仿武汉“封城”采取“封村”“封路”措施,其合法性争议反映基层自治组织可否行使行政应急权的论证,有“否定说”和“肯定说”,对立观点源于基层自治组织的历史定位,区分点是应急管理中基层自治组织与政府关系。因政府主导型应急管理体制无法恰当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学主张基层社区主导型应急管理体制,但在我国并不可行。基层自治组织基于行政应急需要行使部分行政应急权:第一,基层自治组织应遵循行政应急权运行原则,应急原则解构权力主体扩张,“封村”等实践合法性需靠基层自治组织对突发事件自卫权阐释,未来立法需从多角度确立其合法性;第二,基层自治组织原则上配合行政机关行使应急处置权,发生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基层自治组织应临时行使突发事件的确定权及必要处置权,也应及时履行上报行政机关义务;第三,基层自治组织行使行政应急权应遵循行政应急权运行一般程序规则。
林洋
关键词:基层自治组织
基层自治组织中的家族角色分析
2022年
家族是一个伴随着小农经济而生的重要社会群体,家族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民主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张家口 L 村家族势力影响基层自治运转的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
于彤
疫情中基层自治组织协助行为研究
行政协助是现代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提高我国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法律针对此问题作出统一的解释和规定,相关的规定分散地存在于不同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的规章中,条款大多简单而且...
徐燕
关键词:行政协助紧急状态基层自治组织
基层自治组织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被引量:1
2021年
生态环境侵害案件常常兼具私益与公益的损害,与一定地域的人群关系密切。将环境公益诉讼实施权赋予基层自治组织,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激发基层群众内在动力、保障公众直接参与环境事务、监督政府充分履行职责方面,与现行立法明确规定的公益诉讼原告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鉴于基层自治组织公益代表性的欠缺,有必要在诉前、审判、执行程序中对其权利进行必要限制。环保公益组织和检察院应对基层自治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予以支持、协助。
栗明吴萍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基层自治组织原告资格诉讼实施权公众参与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2020年
[概况]截至2019年底,全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共计21524个,其中:村民委员会14203个,比上年下降1.4%.村民小组20.8万个,村委会成员7.1万人,比上年下降4.8%;居委会7321个,比上年下降2.0%,居民小组12.6万个,居委会成员4.1万人,比上年下降0.9%。全省97%的城市社区和93%的农村社区基本达到省级和谐社区建设标准。
关键词: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基层自治组织
基层自治组织成员涉疫情渎职犯罪主体的认定
2020年
疫情防控期间,基层自治组织成员行使职权时可能产生的渎职行为值得关注。基层自治组织成员成立渎职罪离不开主体地位认定,在不同学说中,"公务说"更为合理。为此,应当在采取"公务说"的基础上,首先肯定居(村)委会、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是受国家机关委托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然后再合理界定基层自治组织中行使疫情防控职权成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地位,以最终实现对基层自治组织涉疫情防控渎职犯罪行为的合理规制。
张成东汪千力
关键词:渎职罪基层自治组织犯罪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关作者

田北海
作品数:70被引量:955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农民 农民工 社会资本 老年社会福利 人力资本
王彩云
作品数:194被引量:1,135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研究主题:桂花 菊花 除虫菊 春石斛 花色
冉昊
作品数:82被引量:44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福利国家 财产法 福利 物权 英美法系
邹鹏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层结构 抗震设计 消能减震 黏滞阻尼器 地震反应
庄林丽
作品数:24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布政使 佬人 客家族群 乾隆朝 清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