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4篇“ 基底细胞癌“的相关文章
- 基底细胞癌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男,61岁。主诉:左鼻翼黑色结节15余年,近1个月皮损明显增大。现病史:患者15余年前发现左侧鼻翼部一黑色斑片,不伴痛痒,未曾就诊,近1个月皮损明显增大,偶有痒感,于2016年8月来我科就诊。
- 吴晓晖高菲徐陶陶辛琳琳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皮肤镜
- 多发性基底细胞癌一例
- 患者女,68岁,农民。因鼻翼丘疹20余年,激光治疗后复发半年于2023.7月就诊于我科门诊。20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鼻背部出现黑褐色斑丘疹,未予重视。近2年来皮损增长较快,偶尔出现瘙痒。半年前就诊于当地诊所,诊断为色素痣并...
- 于飞
- 关键词:多发性基底细胞癌
- 结节样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 2024年
- 患者男,74岁主诉:左侧下眼睑结节3年。现病史:患者3年前左侧眼睑下方出现一半透明结节,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病程中结节缓慢增大,2023年9月1日至常州市肿瘤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病程中饮食、睡眠及大小便均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否认面部外伤史、面部囊肿史及其他面部感染性疾病史。个人史及家庭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眼睑下方见一半透明结节,约1.5 cm×2.0 cm,界限较清楚,表面光滑,质地韧,表面可见粗大的分支状毛细血管扩张,透过表皮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蓝灰色结节(图1)。皮肤镜检查:皮损表面见粗大的分支状毛细血管扩张、蓝灰色卵圆形巢及界限不清的点状色素沉着(图2)。
- 陈俊均陈玉芳李明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色素型
-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
- 2024年
- 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因面部及躯干丘疹20余年,于2021年8月18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一绿豆大红色丘疹,伴疼痛,后逐渐形成黑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6年前外院诊断为基底细胞癌(BCC),予手术切除左面部黑色丘疹。
- 郭榕榕王淑梅梁琦娴郭燕妮纪超程波
- 关键词: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 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版)
- 2024年
- 皮肤基底细胞癌(BCC)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高加索人群患病率高于东亚人群。虽然我国缺少流行病学数据,但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显著,普遍认为中国BCC发病率有上升趋势。BCC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其中紫外线和基因突变起主要作用,尤其是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被认为是BCC最重要的发病机制。BCC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强的特征性,大部分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可通过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借助皮肤镜等影像学手段可以极大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但仍有部分不典型或罕见类型的BCC需要进一步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本指南由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发起,邀请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皮肤外科学组以及皮肤肿瘤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外科学组、中国麻风协会皮肤外科与美容分会24名资深皮肤外科专家为主体,同时邀请烧伤整形(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放射治疗科以及病理科专家参与,成立了《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版)》指南专家组,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组四轮讨论修订后形成指南,为临床医护人员诊治BCC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李航王焱万苗坚吴文育冉梦龙闫钇岑
- 关键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随访
- 皮肤基底细胞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15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中,临床类型以结节溃疡型(60.00%)居多,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3.33%。结论基底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主要分布于头颈部,结节溃疡型多见,及时完善病理活检对基底细胞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至关重要。
- 牛昊王佩宇尹光文
- 关键词: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
-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 2024年
- 目的分析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患者5例,分析CT、DR等影像检查。结果5例患者均患颌骨囊肿;4例存在小脑幕及大脑镰多发条片状、串珠状钙化;4例病理提示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1例合并叉状肋、拇趾外翻等骨骼畸形。结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通过高效识别其诊断要点,可减少漏误诊。
- 陶敏敏张联合龙德云
- 关键词:颌骨影像表现
- 皮脂腺痣并多发基底细胞癌1例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头皮不规则疣状斑块40年。患者从出生起头顶头皮出现单发不规则黄色斑块,面积随生长发育成比例增长,成年后无明显变化。6个月前,原发皮疹位置出现两处蓝黑色结节,自发出血,无明显痛痒。自发病以来未...
- 张思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痣乳头瘤样增生
- 索立德吉治疗基底细胞癌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索立德吉对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例以鼻背褐色斑块伴糜烂破溃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后使用Hedgehog通路抑制剂——索立德吉进行减瘤治疗。结果 患者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经索立德吉治疗后皮损较前好转,皮损平坦,糜烂、溃疡愈合结痂,无新发破溃。服药前患者无肝酶及肌酶异常,但服药1周后患者出现了肌肉无力、食欲下降、呕吐、乏力、嗜睡等不适症状,EGOG达到3级;第4周时患者的肝酶及血清CK均升高至正常上限的2.5倍以上;第6周时患者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服药。后续患者接受Mohs切除后植皮术治疗。结论 索立德吉的肝脏损伤、肌肉骨骼不良反应明显。临床应用时必须动态监测患者不良反应相关指标。对于肿瘤面积较大、直接手术创伤大的患者,在术前给予新辅助治疗帮助减瘤是有效且有益的,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间隔用药等方法提高耐受坚持治疗。
- 贾子悦庄哲李欣辉陈永锋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
- 眼睑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 2024年
- 目的采用RNA测序技术对眼睑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1月因眼睑基底细胞癌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并行扩大切除及一期眼睑重建的患者6例,分别取切除的部分癌组织及修复缺损时修剪的癌旁正常组织各一块进行研究。通过RNA测序技术进行建库测序。使用DESeq2软件设定P<0.05及|log 2(foldchange)|>1为显著差异表达的阈值。鉴定出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对差异基因集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异性基因的生物学意义。结果使用DESeq2软件进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1317个差异基因,其中在6例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906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411个。GO富集分析结果中上调最显著的前30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体液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复合物、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抗原结合、受体调节剂活性等方面。下调基因前10位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层面主要与表皮发展相关。KEGG通路富集主要集中在黑色素生成通路及WNT信号通路、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通路有8个。根据基因上调的显著性由大到小,最终确定核心基因包括FZD2、PTCH1、WNT7B、TCF3、MMP-9、TEAD2。结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与各种通路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各种高表达基因中,FZD2、PTCH1、WNT7B、TCF3、MMP-9、TEAD2在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组织中表达升高最显著,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 杨俭伟宋丽华王娟张璐璐肖丽张宏彬刘立民刘延东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信号通路生物信息学
相关作者
- 刘林嶓

- 作品数:281被引量:892H指数:1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肤鳞状细胞癌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整形外科 腋臭
- 邓列华

- 作品数:227被引量:1,76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临床疗效观察 乳膏治疗 疗效 基底细胞癌
- 常建民

- 作品数:394被引量:1,94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白癜风 皮肤病 皮肤 并发 扁平苔藓
- 袁伟

- 作品数:200被引量:390H指数:8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泛发性 皮损 自觉症状 基底细胞癌
- 涂平

- 作品数:345被引量:1,59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肤 蕈样肉芽肿 并发 基底细胞癌 副肿瘤性天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