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6篇“ 基础隔震“的相关文章
强震下基础隔震结构软碰撞防护研究
2025年
针对基础隔震结构在超罕遇地震的强震作用下隔震层位移超限问题,采用已有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和所研发的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考虑上部结构非线性,建立设置两类软碰撞防护装置的基础隔震结构模型,进行不同地震设防水准地震作用下设置两类软碰撞防护装置的基础隔震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不同防护距离、不同力学性能参数的弹性及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对隔震层限位效果及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罕遇地震的强震作用下,两类软碰撞防护装置均可起到限制隔震层位移的作用;与仅能为隔震层附加刚度的弹性软碰撞装置相比较,能够为隔震层同时附加刚度和阻尼力的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隔震层限位效果和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响应控制效果均较优。合理设置弹性及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在将隔震层位移限制在规范限值以内的同时,上部结构最大加速度可限制在地震波输入峰值50%以下,确保基础隔震结构发挥正常的隔震功能。
金建敏刘彦辉陈鹏陈鹏
关键词: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医技楼基础隔震结构设计与分析
2025年
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领域扮演着核心角色,而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则是保障这些结构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文章探讨了混凝土结构的基础隔震技术及其在超长结构高层混凝土方向的应用;分析了隔震技术对于建筑物整体安全性的提升效果,同时评估了在特定场合下的适用性和效能,并结合实际工程,介绍甘肃省白银市平中心医院医技楼工程建设项目隔震超长结构的运用。
杨亮源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基础隔震技术高层建筑
基于Copula函数的框支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2025年
针对经典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不足,文章将Copula函数引入到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在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Copula函数建立地震动强度和构件地震需求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使地震易损性分析无需人为假定易损性函数分布形式。以某框支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为工程背景,基于Copula函数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建立结构各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并与常用构件易损性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优化框支剪力墙隔震结构易损性曲线的建模过程,为地震易损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孙倩龙何沛祥
关键词:框支剪力墙基础隔震地震易损性COPULA函数
既有砌体结构建筑基础隔震支座逆作安装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2025年
部分既有砌体建筑为满足现有规范,需要在基础部位设置隔震支座,如何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以成都市某学校既有砌体结构教学楼基础隔震施工为例,结合原建筑物结构性质及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因素,总结了一套既有砌体结构建筑基础隔震支座逆作安装施工工艺,既能保证施工过程中原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能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
王苓王雪伊张辉唐黎丽李佳
一种基础隔震复合限位装置
一种基础隔震复合限位装置,属于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技术领域,第一缓冲器(2)为弹塑性耗能装置,所述第二缓冲器(3)为超弹性装置,第一缓冲器(2)与碰撞板(1)和连接板(4)通过第一连接螺栓(6)固连,第二缓冲器(3)卡在第...
李虎韩建平杜永峰王光环李元韩博
一种既有建筑基础隔震加固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隔震加固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基础隔震加固方法,解决了目前隔震装置对横向自然灾害作用力起到的减震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包括建筑主体上部结构、建筑主体底座、隔震单元和建筑基础隔震单元包括X向支撑组件、...
许立英
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临界间距研究
强震作用引起的结构碰撞破坏是基础隔震建筑物面临的主要震害之一,当基础隔震建筑与相邻体在地震激励下的峰值相对位移超过结构间距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破坏。确定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物之间避免发生碰撞的最小间隔距离是一个需求设计...
张富伟
关键词:基础隔震结构
基础隔震的既有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础隔震的既有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涉及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既有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上部建筑结构与基础结构分开,在上部建筑结构的下方设置支撑结构,在上部建筑结构的下方选择上支墩的安...
李艳洲 王卫仑
水平初位移下基础隔震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被引量:1
2024年
应用被动控制技术建成的隔震建筑,其隔震性能缺乏检测手段,因此进行隔震结构动力特性的现场测试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测试1栋4层基础隔震幼儿园,展示了试验装置、方法及所得结果,将结果与同条件下非隔震结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实际隔震结构动力响应规律及减震效果。用液压千斤顶将建筑物推开使隔震层产生98 mm(对应LNR500剪应变102%)水平初位移,安装混凝土顶杆支撑建筑物;利用炸药将顶杆爆破卸载使建筑物做自由振动;最后测试和分析其动力响应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初位移条件下,隔震结构的一阶自振周期比非隔震结构显著延长,阻尼比增大;隔震层滞回曲线饱满;各楼层动力响应控制效果明显,但观察到屋顶层相比底层加速度略有放大;卸载后隔震层瞬间复位,表明隔震层具有瞬间复位特性。
吴应雄董昕珺廖文彬林友勤唐贞云郑国琛商昊江
关键词:基础隔震动力特性滞回特性
结构特性对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响应的影响
2024年
明确结构特性的改变对基础隔震结构响应的影响可为近场地区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提供指导。通过分析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的阻尼比、原始结构与隔震结构的频率比、上部结构与隔震层的质量比,探讨结构参数变化对基础隔震结构响应的影响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参数改变,不影响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反应谱的谱型,但会对谱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周期比的范围及质量比的要求,为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建议。
王一鸣徐天妮
关键词:质量比阻尼比

相关作者

杜永峰
作品数:724被引量:2,029H指数:20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基础隔震 隔震结构 基础隔震结构 隔震 地震响应
李慧
作品数:768被引量:1,944H指数:20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基础隔震 隔震结构 结构振动控制 隔震 基础隔震结构
韩淼
作品数:206被引量:56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
研究主题:基础隔震 隔震 软碰撞 限位器 隔震层
谭平
作品数:776被引量:1,946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研究主题:隔震 隔震支座 隔震结构 调谐质量阻尼器 消能
刘伟庆
作品数:1,167被引量:4,058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复合材料 胶合木 木结构 芯材 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