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0篇“ 增殖诱导配体“的相关文章
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在神经精神狼疮中的作用
2024年
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LE,NP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变累及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和/或精神症状,是SLE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肿瘤坏死因子家族中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与增殖诱导配体(APRIL)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是维持B细胞池和体液免疫的关键因子,被认为在SLE等自身免疫病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总结BAFF/APRIL与NPSLE相关研究,探索BAFF与APRIL参与NPSLE发病的可能机制及其对NPSLE临床诊疗的新思路。
苏海媛赵音祁福敏殷晓阳林文俊李昕孙文闻张娜魏蔚
关键词: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发病机制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和增殖诱导配体在神经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2024年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两者有较强同源性。作为淋巴细胞共刺激因子,能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可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存活和效应功能,特别是在调节B细胞和T细胞等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BLyS/APRIL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提升对BLyS/APRIL及其在神经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认识。
丁婕管阳太
关键词: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神经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
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对特发性炎性肌病B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免疫介导肌肉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是IIM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免疫调节细胞,可引起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BAFF/APRIL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影响B细胞的增殖、成熟和分化,浆细胞的存活,免疫球蛋白类别的转换,从而调控免疫反应。研究发现,BAFF/APRIL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IIM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对BAFF/APRIL在II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肖尧于飞胡绍先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B细胞
血清增殖诱导配体水平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增殖诱导配体水平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APRIL)水平,根据血清APRIL表达中位数13.42(7.38,19.65)μg/L将患者分为血清APRIL高表达组(43例)和血清APRIL低表达组(63例)。分析血清APRIL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关系。结果 血清APRIL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胱抑素C、肌酐清除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肾替代治疗、血清APRIL水平存在显著差异(χ^(2)/t=4.068、2.678、2.746、9.816、18.915、12.515、6.021、10.130、19.063、9.012、3.176,P=0.044、0.009、0.007、<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3、<0.001)。血清APRIL高表达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39.53%高于血清APRIL低表达组的19.05%,提示血清APRIL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有关(χ^(2)=5.39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OR=1.906,95%CI:1.219~2.980,P=0.005)、肌酐清除率升高(OR=2.067,95%CI:1.271~3.360,P=0.003)、APACHEⅡ评分≥12分(OR=6.290,95%CI:2.671~14.813,P<0.001)、血清APRIL升高(OR=6.848,95%CI:2.510~18.681,P<0.001)是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急性肾损伤发生密切相关。
王雅婧刘倩闫文文王肖肖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过敏性紫癜患儿增殖诱导配体的表达及相关机制初探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究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表达及相关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在该院诊断为HSP的51例患儿作为HSP组,将其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皮肤型亚组(20例)、关节型亚组(8例)、腹型亚组(12例)、肾型亚组(11例)。另招募57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APRIL和半乳糖缺陷型IgA1(Gd-IgA1)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B细胞成熟抗原(BCMA)mRNA的表达。结果 HSP组血浆APR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中,肾型亚组最高,皮肤型亚组最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SP患儿血浆APRIL与Gd-IgA1、BCMA mRNA表达及HSP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01)。与对照组相比,外源性APRIL可诱导HSP组患儿产生更多Gd-IgA1(P<0.05),且诱导BCMA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 HSP患儿血浆APRIL水平普遍升高,这可能与Gd-IgA1的过度产生有关。
曾艳云龚霞周延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增殖诱导配体B细胞成熟抗原
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24 h尿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采用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与30例进行体检健康者。回顾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并按病理分期分为3组,即病理分期为1期者为观察A组(25例),病理分期为2期者为观察B组(30例),病理分期为3期者为观察C组(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四组参与研究者,均开展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检测,对比四组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同时评估联合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抗PLA2R抗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的血清抗PLA2R抗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C组患者以上指标高于观察1、2组,观察B组患者以上指标高于观察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越高,患者的APRIL、24 h尿蛋白水平越高,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采用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出相关病情,还可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鉴别诊断。
李红莉贾红红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增殖诱导配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肾脏内科住院,并行肾活检术的1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分为IMN组72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组12例和非膜性肾病(non-MN)组104例,比较3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PRIL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RIL在诊断IMN中的临床价值。根据IMN组APRIL水平平均值将IMN组分为高表达组38例和低表达组34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对IMN组进行随访,采用生存曲线分析评估不同APRIL水平对IMN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SMN组和non-MN组比较,IMN组患者24 h尿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抗PLA2R抗体及血清APRIL水平升高,血肌酐、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水平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APRIL最佳截断值为13.782μg/L时,诊断IM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APRIL高表达组24 h尿蛋白、抗PLA2R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染色强度均高于APRIL低表达组(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高表达组比较,低表达组累积缓解率更高(P<0.05)。结论血清APRIL水平与IM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APRIL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IMN的生物标志物之一。患者APRIL水平过高时可能影响预后。
林倩朱义芳刘婷莉杨清马玉华黄潇苇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增殖诱导配体预后
B细胞活化因子和增殖诱导配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表达水平与其他肾脏病患者及健康人的差异,探讨BAFF和APRIL在IMN预后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经肾脏穿刺活检确诊为IMN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确诊的狼疮性肾炎(LN)18例、IgA肾病(IgAN)25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24例、微小病变肾病(MCD)24例为病例对照组,就诊于体检中心的健康人65例为健康组。检测血清BAFF、APRIL表达水平,分析差异,探讨影响IM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IMN组BAFF水平高于健康组,低于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APRIL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与IgAN组的BAFF、APRIL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FF、APRIL是影响IM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AFF:OR 1.610,95%CI 1.082~2.398;APRIL:OR 1.249,95%CI 1.016~1.535)。结论 BAFF、APRIL可作为影响IM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预测IMN预后的重要指标。
袁亦彤李钗祝婉婷李鲜英苏雪松杨旭吴琪俊周华王艳秋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
B细胞活化因子和增殖诱导配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1、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表达水平与其他肾脏疾病及健康人的差异及临床意义。2、分析IMN患者的缓解情况与初始血清BAFF、APRIL表达水平之间...
袁亦彤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
增殖诱导配体蛋白的核酸适配体筛选与特异性研究
2021年
获得TNF家族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APRIL)的核酸适配体,并考察其亲和特异性。基于磁珠-SELEX技术筛选APRIL适配体,高通量测序获得特异性结合APRIL的序列,在线软件预测其二级结构,应用斑点印迹、酶联寡核苷酸吸附实验和qPCR法测定所获适配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经过7轮的筛选获得核酸适配体Apt10和Apt16,预测其二级结构均具有茎环结构,斑点印迹和酶联寡核苷酸吸附实验检测结果表明,2条核酸适配体均可特异性识别APRIL蛋白,酶联寡核苷酸吸附实验和qPCR检测Apt10和Apt16的解离常数均在nmol/L范围内。成功筛选获得能特异性结合APRIL的高亲和力DNA适配体
郑芳芳林俊生
关键词:增殖诱导配体核酸适配体高通量测序

相关作者

王惠民
作品数:443被引量:1,152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微流控芯片电泳 增殖诱导配体 APRIL 测量不确定度
毛振彪
作品数:82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增殖诱导配体 胃肿瘤 胃癌组织 CDX2
张冬雷
作品数:101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增殖诱导配体 实时荧光定量 乙型肝炎病毒 MRNA水平 聚合酶链反应
丁伟峰
作品数:56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增殖诱导配体 结直肠癌 APRIL 裸鼠移植瘤 小干扰RNA
孙宝兰
作品数:68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增殖诱导配体 APRIL 儿童 静脉血栓栓塞症 裸鼠移植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