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5篇“ 增生性病变“的相关文章
Bcl-3、cyclin D1、P53、Ki-67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基因编码蛋白和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柱状上皮病变(CCL)、非典型导管增生(ADH)和导管原位癌(DCIS)组织中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Bcl-3、cyclin D1、P53、Ki-67蛋白在UDH中均少量表达;在CCL、ADH和DCIS中均明显表达,且随着病变的级别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在CCL、ADH和DCIS中着色强阳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谭凤梅曹彩霞宋小萍王雪霁肖红燕李燕刘瑞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糖尿病肾病伴系膜增生性病变患者肾功能减退速度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伴系膜增生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其肾功能减退速度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病理表现为系膜增生性病变者。根据每年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率(ΔeGFR)的四分位点分为Q1~Q4四组,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差异;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将肾功能快速下降定义为ΔeGFR>5 mL/(min·1.73m^(2)·年),并分析肾功能快速减退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183例患者中,男性76例(41.5%),平均年龄47.8±9.2岁。肾功能下降速率更快的患者于活检时合并外周神经病变比例更高,基线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更高;血清白蛋白、血钙水平更低(P<0.05),且系膜增生病变程度更重(P=0.005)、肾间质炎症评分更高(P=0.029)、间质纤维化与肾小管萎缩评分更高(P=0.029)。基线血钙、基线HbA1c、肾脏病理间质炎症评分是预测肾功能快速下降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肾功能快速下降模型方程:Logit(快速下降)=0.876×间质炎症评分-4.122×血钙+0.347×HbA1c+4.778 (AUC=0.736, 95%CI 0.645~0.828,P<0.001)。结论:糖尿病肾病伴系膜增生性病变患者的肾功能快速进展与肾间质炎症评分、基线血钙及HbA1c水平相关,提示控制血糖和肾脏炎症,可能有助于延缓患者的肾功能进展。
任语谦朱淑华张丽华刘芳俞肄茹谢红浪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预后
微小RNA-200a和E-钙粘蛋白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微小RNA-200a(miR-200a)、E-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8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73例(子宫内膜腺癌组)。另选取同期因阴道流血而进行治疗的正常增殖期内膜患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00a和E-cadherin mRNA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miR-200a、E-cadherin mRNA表达对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E-cadherin蛋白在对照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腺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8%(79/90)、66.27%(55/83)及19.18%(14/73),不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88,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miR-200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对照组最低,而子宫内膜腺癌组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最低,其次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对照组最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miR-200a表达与E-cadherin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48,P<0.05)。子宫内膜腺癌发生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00a、E-cadherin mRNA表达有关(均P<0.05)。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00a高表达和E-cadherin mRNA低表达为影响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miR-200a表达水平预测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7,P<0.05),最佳截断值为1.90时预测灵敏度为81.50%,�
高倩芸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E-钙粘蛋白
甲状旁腺增生性病变--从诊断之初开始的思考
2023年
甲状旁腺增生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的一个主要原因,无论是原发性、继发性或三发性HPT,增生都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参与其中。增生经常作为病理诊断,出现在术中冰冻病检和术后石蜡病检报告中,以此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但不可否认,很多时候这是一个令病理科医生踌躇、让外科医生困惑的诊断。即使术前定位和术中探查仅明确一枚病变的甲状旁腺,手术方式还可能受到是腺瘤、腺癌或不典型腺瘤的影响[1]。如果探查发现两枚肿大的腺体,我们能鉴别是双腺瘤,还是不对称增生吗[2],如果术前和术中都只定位了一枚病变甲状旁腺,但冰冻病检报告却是“增生”,那该不该对其他大体形态无异的甲状旁腺进行次全切除呢,同为增生,对弥漫性增生、结节样增生、腺瘤样增生的手术方式选择一样吗.
陈曦陈海珍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增生
儿童结膜下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1例
2023年
患儿女性,9岁。既往体检,无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因被家长发现右眼颞侧肿物生长2个月来诊,无红肿、疼痛等不适。2022年2月18日曾于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断不详,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0.1氟米龙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2022年2月24日来我院就诊。
孙政翟朝霞史沛艳葛金玲
关键词:玻璃酸钠滴眼液眼部外伤手术史结膜下
乳腺良性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肌上皮缺失临床病理学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肌上皮缺失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诊断的5例病例(2例本院,3例会诊)、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例病例,分析6例肌上皮缺失的乳腺良性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61岁(中位年龄46岁)。左、右侧乳腺各3例,均有乳腺肿物。镜下观察,6例在乳腺增生病的背景病变内均可见良性大汗腺囊肿,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大汗腺细胞的微乳头、乳头状增生;其中1例伴有经典型小叶原位癌,另有1例伴有大汗腺型导管原位癌及腺病腺管内播散。细胞角蛋白5/6、p63、平滑肌肌动蛋白、人肌球蛋白重链(SMMHC)、Calponin、CD10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呈良性形态的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腺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完全缺失。结论乳腺良性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的肌上皮细胞可发生异常性改变,部分甚至完全缺失。诊断时应充分结合细胞形态学(异型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综合考虑,以免过度诊断。
安然马紫瑜朱红艳张立英李琳王超丁华野
关键词:乳腺肿瘤
宫腔镜检查诊断藏区女性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价值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用于藏区女性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青海省囊谦县人民医院、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及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共4家藏区医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宫腔镜组(26例,行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组(24例,行诊断性刮宫)。比较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宫腔镜检查判断微血管分型的准确性。结果诊断性刮宫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宫腔镜检查诊断高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性质的敏感度显著高于诊断性刮宫(P<0.05),宫腔镜诊断高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诊断性刮宫法,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宫腔镜检查诊断微血管分型的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宫腔镜检查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中的微血管分型,对诊断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具有较高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海艳忠央齐阳卓玛秋忠任莹
关键词:宫腔镜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
渭南市中小学教师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渭南市中小学教师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以及医院检查等方式对我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展开筛查,统计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发生情况,将患病的教师纳入嗓音障碍组,未患病的教师纳入非嗓音障碍组,收集两组教师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导致教师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568名研究对象中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295名、患病率18.81%,均纳入嗓音障碍组,其余1273名教师则划分至非嗓音障碍组。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在教龄、吸烟史、每周饮酒量、过度用嗓或嗓音滥用、课间饮水、平均学生数、每周课时数以及上课时佩戴扩音设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显示,教龄>15年、有吸烟史、每周饮酒量(100 mL/次)和每周课时数均≥5次、过度用嗓或嗓音滥用以及平均学生数≥50名是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课间饮水和上课时佩戴扩音设备是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中小学教师发生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的概率较高,发病的主要原因与教师的生活习惯和教学状况密切相关,日常需加强对相关因素的干预,以降低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的发生。
田宏宋建涛赵海军赵海丽李琳王金金秦冰丽朱庆林
关键词:教师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问卷调查患病率
女性生殖道具有中肾管特征的增生性病变1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具有中肾管特征的增生性病变(PM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确诊的PMF病例1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患者,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3岁。中肾管增生5例,中肾腺癌4例,中肾样腺癌7例。5例中肾管增生均位于宫颈侧壁,由简单小管呈弥漫或小叶状成簇生长,无明显的间质反应。4例中肾腺癌主体位于宫颈或阴道壁外侧,由乳头状、筛孔状、实性等多种结构混合,细胞核具有类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核特点,有显著的间质反应,其中1例(1/4)宫颈中肾腺癌周围伴局灶细胞非典型性的中肾管增生。5例宫体和2例卵巢的中肾样腺癌与中肾腺癌具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但癌旁均未发现中肾管残件/中肾管增生。此外,4例(4/5)宫体中肾样腺癌由内膜面向肌层浸润,其中1例病变与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移行;1例(1/5)宫体中肾样腺癌位于深肌层,周围可见子宫腺肌症病灶;2例卵巢中肾样腺癌均伴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内膜样囊腺瘤,其中1例可见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向异型中肾管样上皮过渡。所有中肾管增生和中肾腺癌病例均不同程度阳性表达GATA3、PAX8、CD10,阴性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尽管中肾样腺癌与中肾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模式类似,但不同的是,所有7例中肾样腺癌均有TTF1的表达,并与GATA3存在反向染色。结论PMF是一类具有中肾管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的罕见的增生性病变谱系,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依赖于对病变发生的部位、镜下形态、伴随的良性和/或非典型性病变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磨娜何春燕于海云边晓涛金玉兰
关键词:子宫卵巢
声带增生性病变的嗓音声学分析
目的:  本研究对声带息肉、声带白斑、声门型喉癌患者与正常成年人进行客观嗓音声学参数比较,探究声带增生性病变的嗓音特征,并观察各参数在三组嗓音障碍疾病中的变化。  方法:  1.研究对象: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
冯秋硕
关键词:声学参数

相关作者

金锋
作品数:195被引量:70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BRCA1 甲基化
张鋆歆
作品数:50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
研究主题:火器伤 比格犬 病理诊断 支气管上皮 微卫星不稳定
魏兵
作品数:150被引量:973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 病理诊断
刘崇
作品数:17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ERΑ 甲基化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预后
高子芬
作品数:259被引量:1,447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预后 EB病毒 病理学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