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8篇“ 复位手术“的相关文章
一种框架式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
本发明涉及骨折复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框架式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包括移动端机构和固定端机构,移动端机构通过连接组件与固定端机构连接,移动端机构包括牵拉组件,牵拉组件通过平移组件与升降组件连接,升降组件通过摆动组件与翻转...
冯美公言磊卢秀泉张昀浩黄文钊罗彬
一种框架式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
本发明涉及骨折复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框架式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包括移动端机构和固定端机构,移动端机构通过连接组件与固定端机构连接,移动端机构包括牵拉组件,牵拉组件通过平移组件与升降组件连接,升降组件通过摆动组件与翻转...
冯美公言磊卢秀泉张昀浩黄文钊罗彬
一种肩锁关节和下胫腓关节复位手术用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关节复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肩锁关节和下胫腓关节复位手术用辅助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创口的钻套,所述钻套内设置有钻头和用于将钻头顶出钻套的顶针,所述顶针远离钻头的一端衔接有顶管,所述顶管内部套接有伸缩组件,外部套...
李军
一种仿生张拉整体骨骼复位手术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张拉整体骨骼复位手术机器人,该机构主要包括下部固定组件、上部运动组件、柔性被动绳索以及为机构提供驱动力的线驱动组件。下部固定组件主要包括刚体固定环,用于实现断裂骨骼下部与实验台的刚性固定。上部运动组件...
魏敦文 崔晨光 苟栩宁高涛曹奕
腕关节镜辅助复位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关节面塌陷骨折功能改善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
2024年
目的比较腕关节镜辅助复位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塌陷骨折的关节面复位情况及不同时期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足踝外科手外科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面塌陷患者34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腕关节镜辅助复位组与传统切开复位组,每组17例。对腕关节镜辅助复位组行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传统切开复位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的关节面复位情况,手术时长,术后2周、6周、12周腕关节旋转屈伸、尺桡偏活动范围、握力及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进行统计,对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传统切开复位组相比,腕关节镜辅助复位组的手术时长较长,术后冠状位及矢状位相邻骨块最大位移较小,术后12周腕关节旋转活动范围患侧占健侧百分比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镜辅助组术后2周、6周腕关节旋转活动范围,握力及腕关节PRWE,术后各时间节点腕关节屈伸、尺桡偏活动范围与传统切开复位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手术对于桡骨远端关节面塌陷骨折的复位情况较传统切开复位手术效果更好,且关节镜辅助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改善患者术后12周的腕关节旋转活动范围有更好的效果。
董傲铮铮高兴李文翠刘建全李永胜尹建文李嘉贝程翔宇陈小强王光辉邓志钦赵喆
关键词:腕关节镜
柔性丝驱动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丝驱动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由近端环、远端环和连接近、远端环的六条主动支链构成。每条主动支链均配有驱动装置。所述六条主动支链结构完全相同,均由轴承固定架、深沟球轴承、轴承挡圈、近端虎克铰链、丝驱动上端连...
孙涛贺志远连宾宾王攀峰宋轶民
一种混联式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联式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包括移动固定组件、三维粗调移动组件、细调升降移动组件、以及固定端夹持组件和移动端夹持组件;细调升降移动组件通过三维粗调移动组件调节高度和水平方向的位置;固定端夹持组件和移动端夹持...
冯美公言磊谢文璨卢秀泉黄文钊罗彬张昀浩
一种机器人辅助骨折复位手术用多姿态克氏针夹持器
一种机器人辅助骨折复位手术用多姿态克氏针夹持器,涉及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克氏针把持器械存在的功能单一、调节精度低且无法同时调节克氏针把持位置、角度及间距的问题。该夹持器主要包括:固定组件;均与固定组件相连的移...
冯美公言磊卢秀泉金星泽瞿文瑞李金辉唐雄风黄康永苏恒跃王超
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精准运动控制研究
随着现代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医疗机器人被逐渐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其中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因研发难度大而发展较为缓慢,现有的系统大多处于试运行阶段。本文结合实际临床需求搭建了一套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系统,...
黄文钊
关键词:双目视觉运动控制路径规划
腹腔镜下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复位手术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的治疗小儿肠套叠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复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100.00%,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7.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6,P<0.05)。结论腹腔镜下复位手术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可明显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获得相对理想的复位效果,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忠军孔祥明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

相关作者

王方
作品数:216被引量:41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 玻璃体 黄斑
吕香桃
作品数:25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 复位手术
杨素清
作品数:29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高位截瘫患者 高位截瘫 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护理
王宁利
作品数:820被引量:3,671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眼压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近视
汪浩
作品数:37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玻璃体切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