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35篇“ 复杂骨折“的相关文章
- 撬拨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复杂骨折的探讨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复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采用仰卧体位、牵引床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复杂骨折16例患者资料。观察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成功率,统计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情况,随访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闭合复位满意患者均获得了随访(1例闭合复位不满意后,采用有限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4.28±2.45)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围术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骨折闭合复位成功率为93.8%(15/16);手术切口一般包括3个:股骨大粗隆顶点上方3~5 cm,大粗隆下方植入螺旋刀片处长2~3 cm,远端锁钉处1~2 cm;手术时间30~75 min;手术出血量30~150 mL,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肢体短缩均<0.5 cm,下肢未见明显旋转畸形。根据创伤髋关节评分系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结论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下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 屠永刚江帝钦滕范文袁浩彬赵云芳卢健荣
-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复杂骨折闭合复位撬拨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 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2年该院收治的100例下肢复杂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水平、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关节功能[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患者可提高HSS评分,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 常秀荣
- 关键词:下肢复杂骨折并发症膝关节功能
- 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生通过术前模拟操作,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果。本文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多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并广泛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骨科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 杨立宇郭文娟叶飞张一奇巴根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复杂骨折
- 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P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复杂PHF患者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60~83(70.7±7.9)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30例。42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25例为FA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17例为HA组。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大结节不愈合、肩关节僵硬、假体松动、关节脱位、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术后12个月,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恢复情况,采用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NEER分型、受伤机制、患肢侧别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FA组手术时间(119.2±13.8)min长于HA组的(105.9±12.8)min,术中出血量(232.6±46.3)mL少于HA组的(297.7±54.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4.16,P值均<0.05);而住院时间FA组(9.9±2.8)d、HA组(10.1±2.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FA组为(11.9±1.0)个月,HA组为(12.5±1.1)个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各有1例切口感染,予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12.7±1.4)个月。随访期间FA组1例、HA组2例患者发生肩关节僵硬,予保守治疗。FA组和HA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2/25)和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FA
- 麦麦提依不巴吉·阿不都卡迪尔原天祎周治衡刘洪江吕青崔泳
- 关键词:锁定钢板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
-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联合关节松动术应用于下肢复杂骨折中效果分析
- 2024年
- 讨论不同术式应用于复杂骨折治疗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下肢复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均提供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治疗后进一步应用关节松动术。评估患者不同组间治疗差异与效果。结果 术后治疗效果与恢复指标比较中观察组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关节屈伸角度分别为(5.52±1.01)°、(104.32±10.12)°明显优于对照组(7.66±1.79)°、(94.32±9.36)°(p<0.05)。结论 对复杂性骨折患者在闭合复位基础上联合术后关节松动术可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并缓解疼痛症状,对促进术后早起肢体功能恢复及缩短治疗康复时间均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 周金水
- 关键词:下肢复杂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关节松动术
- 经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治疗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评估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的治疗工作中采用经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带来的临床效果及康复效率表现。方法 我院从2022年5月到2024年5月期间,对30位接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此项研究,此研究的核心是通过随机分配将患者平均分成两个治疗组,观察组中的患者接受了通过膝前外侧切口配合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的固定手术,而对照组的患者则通过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研究通过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在临床表现和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来评估不同手术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到接受经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升(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手术相关表现更为良好(P<0.05)。结论 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的治疗工作中,经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方法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治疗工作的效率效果,同时也展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因此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可积极采用该手术方式。
- 李治国才华李杰
- 关键词: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关节功能
- 螺旋CT在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诊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螺旋CT在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46例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病例,全部病例均于伤后24h进行常规X线及2d内螺旋CT扫描,并将两者的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螺旋CT诊断46例,符合率为100.0%,而传统X线检查符合率为71.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螺旋CT对肘周复合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很高,能为病人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 楼梦姣
- 关键词:螺旋CT肘关节
- 一种用于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牵开复位器
- 一种用于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牵开复位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指套、立柱、微调机构与调节机构,立柱设置两个,两个立柱的顶部由橫柱连接,橫柱上设置微调机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其铰接端设置调节机构,微调机构与调节机构可...
- 杨宗酉张冰郭福倩张雄张江涛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股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及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股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其中31例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桥接组),26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钢板组)。比较两组临床综合指标、术后疗效评分、生活综合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钢板组相比,桥接组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桥接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髋关节评分(HH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及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等指标优于钢板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治疗相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近端复杂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和功能恢复更佳等优势。
- 朱世达陈凯黎源鑫王洪凯
- 关键词:锁定钢板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研究
- 目的:本研究分别将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rtho-Bridge system,OBS)、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LP)应用于股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治疗中,比较两种治疗效果,评估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近端...
- 朱世达
- 关键词:锁定钢板
相关作者
- 万春友

- 作品数:164被引量:60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 研究主题:TAYLOR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 外固定支架
- 葛建华

- 作品数:106被引量:285H指数:9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骨折 内固定 四肢 接骨板
- 万永鲜

- 作品数:58被引量:193H指数:7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四肢 内固定 弹性髓内钉 内固定术
- 鲁晓波

- 作品数:365被引量:1,479H指数:2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关节镜 内固定 骨折 信息设计
- 彭辉煌

- 作品数:52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腓动脉穿支 穿支皮瓣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LCP钢板治疗 足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