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2篇“ 外周血管“的相关文章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外周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依据T2DM患者有无外周血管病变将其分为阳性组(T2DM伴外周血管病变)115例,阴性组(单纯T2DM)50例。搜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家族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25(OH)D、血钙、血磷、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尿酸、载脂蛋白AⅠ(apoAⅠ)等实验室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管病变的高危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来评价HbA1c、25(OH)D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相关性,采用ROC分析高危影响因素对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长病程(t=2.74,P=0.007)、高血压史(χ^(2)=6.60,P=0.010)、HbA1c控制不佳(χ^(2)=12.14,P<0.001)、维生素D缺乏(χ^(2)=10.20,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水平(t=2.58,P=0.0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水平(t=3.65,P=0.008)、高HbA1c水平(t=6.68,P<0.001)、低25(OH)D水平(t=6.60,P<0.001)均是T2DM伴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病程(OR=2.327、P=0.008)、维生素D缺乏(OR=1.255、P=0.034)、高HbA1c水平(OR=3.124、P<0.001)、低25(OH)D水平(OR=4.256、P=0.002)均是外周血管病变的高危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810,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外周血管病变呈正相关(r=0.472、P<0.001),25(OH)D水平与外周血管病变呈负相关(r=-0.44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bA1c预测外周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0.797,95%CI(0.719,0.874),敏感度0.817,特异度0.760,截断值8.27%;25(OH)D预测外周血管病变的AUC=0.778,95%CI(0.695,0.861),敏感度0.748,特异度0.780,截断值63.49 nmol/L;HbA1c及25(OH)D联合预测外周血管病变的AUC=0.805,95%CI(0.730,0.876),敏感度0
- 李月孙艺娟
-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
- 踝肱动脉指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比较
- 2025年
-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普勒超声、DSA及综合检查(病例病史+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并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结果:经综合检查确诊,120例疑似患者中明确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者90例,占75.00%。经Kappa一致性检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结果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649、0.708、0.994。绘制ROC曲线图发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AUC分别为0.850、0.878、0.994。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均有一定价值,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更好,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
- 王友杰程清涛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外管、连接座、内管、圆环支撑块和血液流通管道,外管设有球囊,连接座连接于外管远离球囊的一端,连接座设有充气口,连接座上设有导丝穿入口,内管同轴固定连接...
- 沈浩余洪张迪苏传楷潘洁李洪玉陈雄
- 脂肪因子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且该病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脂肪因子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进程。不同的脂肪因子或抑制血管病变的发生,或促进其发生,机制复杂且尚存在许多争议。脂肪因子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新靶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文主要对一些常见的脂肪因子和新型脂肪因子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 鲁珽刘啊敏金启辉张玲
- 关键词: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药物相互作用
- 外周血管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2024年
- 糖尿病患者中,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血管性病变常表现为血管的弥漫性、多发节段性钙化,常进展为缺血性溃疡或足趾坏疽,最终导致水肿、溃疡、坏疽、截肢,甚至死亡。因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因此血管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至关重要,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踝肱指数、CTA、血管彩超等检查,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血管内手术治疗,血管内手术治疗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带或不带支架)、内膜下血管成形术、药物包被球囊支架,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切除装置手术,本综述主要讨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乔龙标白永强徐庆连
-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
- 外周血管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外周血管超声在2型糖尿病(T2DM)外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T2DM患者为患病组,并纳入同期78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斑块表面形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闭塞检查结果(IMT>1.0 mm比例、狭窄率>50%比例、血管闭塞率)。结果患病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舒张压及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纤维性斑块、复合性斑块、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患病组IMT>1.0 mm、狭窄率>50%、血管闭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患病组各部位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而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外周血管超声可有效诊断T2DM外周血管病变,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王金香蓝树婷蓝金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综合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及成像特征。结果:综合诊断显示,74例疑似大功脉炎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确诊6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二维超声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图像中明显可见血管壁结构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中可见血流束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
- 徐海燕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
- 探讨超声血流显像联合超声造影对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诊断价值
- 2024年
- 分析超声血流显像联合超声造影对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诊断效果。方法 选2022年1月~2022年6月80例疑似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进行研究,并给予超声血流显像、超声造影及联合诊断方式,分析不同诊断方式开展后的结果差异(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确诊阳性61例、阴性19例)。结果 经过超声血流显像诊断后符合率为72.50%,经过超声造影诊断后符合率为70.00%,经过联合诊断后符合率为96.25%。联合诊断与单一超声血流显像或单一超声造影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对比,联合诊断均显著偏高,(p<0.05)。与单一超声血流显像或单一超声造影漏诊及误诊率比,联合诊断均显著偏低,(p<0.05)。80例疑似患者经过超声血流显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后结果显示其中60例为确诊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其中以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中的以颈总动脉为主,其次是锁骨下动脉。结论 超声血流显像联合超声造影对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诊断,相较于单一诊断方式,无论是诊断结果准确性、诊断质量等均有所提高,且联合诊断结果无限接近于金标准,具有极高临床推广性。
- 古小珊林艺韵
- 关键词:超声造影
- 25-羟维生素D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外周血管病变(PVD)的相关性,为疾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于南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资料,检测其25(OH)D、HbA1c以及肌酐、血钙等多项实验室指标,按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所有82例患者分为PVD阳性和阴性两组,通过样本检测分析PVD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82例T2DM中PVD阳性50例、阴性32例;PVD阳性患者病程、BMI、LDL-C、HbA1c、高于阴性组,25(OH)D低于阴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BMI、糖尿病病程、HbA1c以及LDL-C是PVD的影响因素(P<0.05);82例患者中HbA1c控制不佳62例,维生素D缺乏者PVD发生率71.43%,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患者的45.00%(χ^(2)=4.055,P=0.044)。结论患者BMI、糖尿病病程、HbA1c、LDL-C以及25(OH)D水平均会对PVD的发生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且对于HbA1c控制不佳患者,出现维生素D缺乏时发生PVD的概率更高。
- 曹晓洁季香宇孙青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内脏脂肪面积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外周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内脏脂肪面积(VFA)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早期外周血管病变(PV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437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外周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T2DM合并PVD患者和T2DM无PVD患者。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yG、VFA以及TyG+VFA联合诊断对T2DM早期PVD的预测价值。结果:排除混杂因素干扰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FA和TyG指数是影响T2DM PV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yG+VFA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63,诊断价值更大。结论:TyG、VFA与T2DM早期PVD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预测价值。
- 卢新妍林萱崔静王强郭红艳邓春霞徐嘉蔚丁家豪占水朦夏芳
- 关键词:外周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
相关作者
- 胡大一

- 作品数:3,559被引量:29,432H指数:6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 许樟荣

- 作品数:597被引量:4,826H指数:3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足溃疡
- 董亚琴

- 作品数:49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心输出量 外周血管阻力 心包经 急性缺氧 健康志愿者
- 修春英

- 作品数:38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心输出量 外周血管阻力 急性缺氧 健康志愿者 溶血磷脂酸
- 许金森

- 作品数:274被引量:1,081H指数:20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 研究主题:经络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督脉 电针 微循环血流灌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