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2篇“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相关文章
-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外阴癌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作为癌前病变受到更多关注。阐述VIN病因学及分类、病理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复发及恶化。VIN治疗方法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治疗目的是去除病灶、预防恶变、保留功能。治疗后复发是临床常见问题。虽然手术是解决该病主要手段,但免疫疗法、光动力疗法、聚焦超声治疗有助于保留外阴结构和功能,易于为患者接受。咪喹莫特是一种有前景的保守治疗药物,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将成为预防寻常型VIN的有力措施。
- 高志华王德华
- 关键词: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外阴肿瘤咪喹莫特
-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被引量:5
- 2008年
-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是用来描述外阴皮肤鳞状上皮异常增生的一组癌前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快速上升。基于有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VIN可分为HPV阳性及阴性两类。前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31%~4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后者常与硬化性苔藓相关,发生于老年患者,约6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VIN根据形态学特征及病变深度,可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VIN可自行消退,但也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激素治疗可阻止其恶性转化,但不能达到治愈,外科手术切除是浸润性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 黄勤王景美胡娅莉
- 关键词: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鳞状细胞癌
- 基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探讨从心论治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 2023年
- 刘完素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强调心之病变易携火邪,且“火”为“痛、痒、疮”病变的主要病邪。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症状可总结为“淡、痒、痛、疮”,病机为血瘀、血虚、血热致血脉不盈,流行迟缓,病所失养,心神不安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应通心脉、养心血、泻心火、安心神。通心脉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养心血用归脾汤加减化裁,泻心火以清心泻火汤加减,安心神从养心安神和重镇安神两方面入手,因心血亏虚而致心神不安者应养心以安神,用养心汤;躁扰不安者应选用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治“心”使心之生理功能恢复,心神安定,则诸症可愈。
- 王悦武权生黄灿灿乔新颖李曼窦艳猛李新月岳斌殷甜甜张小花
- 关键词:从心论治
-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估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估。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自我管理。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效果以及自我管理现状评分;比较2组患者精力、情感反应、睡眠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自我管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行为维度评价最低,同时信念维度评价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性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社会活动、躯体活动、睡眠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疗过程当中,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管金令李艳芳常银风
- 关键词:自我管理
- 点阵式二氧化碳激光与仿生物电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点阵式二氧化碳激光与仿生物电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点阵式二氧化碳激光(激光组,每次治疗间隔1个月,共治疗3次)和仿生物电治疗(电疗组,每次治疗间隔1 d,共治疗16次)。总疗程结束后3个月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度,观察患者有无皮肤感染、破溃等不良反应,同时评估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激光组总有效率、总体满意率分别为100.0%、91.3%,明显高于电疗组的69.6%、5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皮肤感染、破溃、出血等,其中激光组治疗后出现局部组织水肿、灼热感,均可自行消退。激光组、电疗组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8.7%、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仿生物电治疗比较,点阵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安全有效,且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鄢巧玉吴溯帆李香娟倪笑玲金梅梁艳
-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0年
-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认为与免疫、遗传、内分泌、代谢、氧化、局部刺激、感染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病时患处瘙痒难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和不便。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本文分别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对该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黄蕊韩璐韩璐曾力楠林芸竹杨春松黄红黄红
- 关键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 手法按摩联合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手法按摩联合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按摩联合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外阴涂抹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外阴局部症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随访28例,治愈15例,显效11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92.3%,复发率10.7%;对照组随访27例,治愈10例,显效7例,复发11例,总有效率63.0%,复发率40.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手法按摩联合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 桑敏陈敏
- 关键词:手法按摩
-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晋中婴泰妇产医院妇产科诊治的50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诊断方式相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和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每组25例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包括诊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8.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包括诊断)的总满意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包括诊断)的总满意率(68.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手术治疗+中药熏洗方坐浴治疗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疗效显著且比较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诊治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安月娥郑梅玲张玢玢
- 关键词: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
- 针刺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 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对针刺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比较围刺法与体针法治疗前、后的外阴局部变化情况以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探讨围刺法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更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根据诊...
- 刘杨利
- 关键词:针刺治疗围刺法临床疗效
- 仿生物电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
- 2019年
- 目的分析仿生物电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时段自2016年6月-2018年3月。选定本院收治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采纳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0例,采纳仿生物电疗法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复发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较对照组(72.50%)高(P<0.05)。研究组复发率(7.50%)显著较对照组(32.50%)低(P<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可有效减轻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谢谨吴明秀马少华
- 关键词: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李成志

- 作品数:112被引量:707H指数:1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聚焦超声治疗 聚焦超声 外阴白色病变 慢性宫颈炎 超声治疗
- 武昕

- 作品数:114被引量:36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外阴鳞癌 表达及意义 外阴鳞状细胞癌 外阴硬化性苔藓 外阴
- 王智彪

- 作品数:741被引量:3,926H指数:3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 姚瑾

- 作品数: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局部封闭治疗 疗效分析 外阴硬化性苔癣 曲安奈德治疗 曲安奈德
- 高雪梅

- 作品数:45被引量:29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宫腔镜 病因 膨宫介质 子宫内膜癌 实时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