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2篇“ 多重对应分析“的相关文章
- 湖南省不同人群对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方式选择偏好的多重对应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城乡及不同年龄居民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相关的选择偏好,为促进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决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绘制多重对应分析因子载荷图,探讨分析城乡及不同年龄人群获取结防知识途径、期望途径、常用网络查询方式、喜欢的科普形式等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个人偏好情况。结果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特定对象(医生、居委会/村委会、听亲友或其他人说等)宣传引导分别占获取结防知识途径方式的54.7%、11.1%、25.6%。传统媒体仍然是公众获取结防知识主要途径。受众获取结防知识的期望途径与其常用查询方式较为一致,35~54岁人群倾向选择的微信、微博及宣传画、折页、报纸、杂志等方式,55岁以上人群选择“什么都行”或“不知道”居多,文字+图片较为迎合34岁以下人群,55~64岁人群较其他年龄人群更多选择动画、视频。结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应当着眼于不同受众特点,细分并主动契合不同需求和偏好,精准定制目标和内容,采取适宜的宣教方式,促进新媒体/传统媒体等方式方法有机融合,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 何蛟龙杨土保黄娟明辉
-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多重对应分析偏好分析
- 基于多重对应分析与Logistic回归探究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某两所三甲医院进行院内转运的IABP支持的心血管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不同类型不良事件与危险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182例患者转运中有68例(37.36%)发生了不良事件,病情变化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43/23.63%),不良事件主要为血压波动(26/14.29%)、IABP氦气管路断开(16/8.79%)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10/5.49%)。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转运目的地是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重对应分析显示病情变化不良事件与机械通气、镇痛镇静药物相关联。结论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并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孙卓铖王宇魏松奇樊方慧马凌燕杨巧芳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院内转运多重对应分析
- 中青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青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多重对应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至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18~59岁的中青年人群,共15423例,收集健康体检相关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吸烟饮酒情况等),体格检查,血脂、血糖等实验室指标,腹部超声结果。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特征的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多重对应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859例,检出率为37.99%。NAFLD的检出率随着年龄(χ^(2)=828.841,P<0.001)和体重指数(BMI)(χ^(2)=1889.809,P<0.001)的增加逐渐升高。分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总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的体检者NAFLD的检出率均高于未患疾病者NAFLD的检出率(χ^(2)值分别为1223.673、364.808、444.074、2436.765、1323.736、591.478、943.069,均P<0.001)。多重对应分析显示,NAFLD与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45~49岁年龄组关系密切。男性、女性的对应分析图显示NAFLD与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均有关联,在男性中,NAFLD与35~49岁年龄段关系密切,在女性中,NAFLD与45~49岁年龄组,糖尿病关系密切。结论中青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率较高。男性、超重肥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的体检者更易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高杨刘永生姜素丽房琨
- 关键词:体格检查
- 公众未参保社会医疗保险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未参保人群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全民医保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分析。对未参保人群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参保的影响因素。利用多重对应二维图分析未参保人群与影响因素的对应关系。结果:有94.49%的居民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5.51%的居民未参加任何社会医疗保险。年龄、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地理位置、工作性质和个人负债等都影响个人的未参保行为(P<0.05)。多重对应结果显示,未参保与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初中和小学学历,年收入1~5万以及务农的群体特征联系密切。结论:虽然我国医疗保障覆盖率稳步提升,但仍有一部分群体未参保。为了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国家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居民的参保率。
- 刘剑康正石淇许金鹏陈方厅何靖冉邓芳敏张婷张洪宇吴群红田国梅
- 关键词:影响因素多重对应分析
- 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体检人群心血管病相关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
- 2023年
- 探讨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社区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心血管疾病监测数据与老年人体检数据进行匹配,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分析影响社区体检人群CVDs的相关因素。结果:36135名老年体检人群的脑卒中监测患病率为3.94%,冠心病监测患病率为0.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长、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肾功能下降伴贫血可能会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比值比[OR(95%CI)]分别为男性[2.936(2.184~3.948),1.315(1.181~1.464)]、年龄增长[1.266(1.144~1.402),1.397(1.342~1.454)]、高血压[1.687(1.160~2.453),2.410(2.055~2.828)]、糖尿病[2.086(1.563~2.782),1.809(1.609~2.035)]和肾功能下降伴贫血[1.726(1.486~2.005),1.224(1.137~1.317)]。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75岁及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及肾功能下降伴贫血或仅肾功能下降可能与CVDs有联系。结论:CVDs潜在风险人群特征为75岁及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及肾功能下降伴贫血或仅肾功能下降,提示该人群应是当地进行CVDs筛查的重点人群。
- 彭丽容许媛媛苏旭燕安娜沈斌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多重对应分析老年人
- 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及血尿酸水平分布的多重对应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及血尿酸水平分布的多重对应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南方医院2014年1至12月的25587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最新的诊断标准将人群分为HUA和非HUA两组,并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4个组(Q1:血尿酸<313μmol/L,Q2:313μmol/L≤血尿酸<375μmol/L,Q3:375μmol/L≤血尿酸<440μmol/L,Q4:血尿酸≥440μmol/L)。根据数据类型,分别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及多重对应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54.78±8.80)岁,其中男性16570例(64.8%),女性9017例(35.2%)。总体上HUA检出率为31.5%,男性检出率(43.1%)高于女性(10.1%)。HUA组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等指标均高于非HUA组(均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HUA组(P<0.001)。多重对应分析中,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08、0.237。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男性45~<55岁、超重与血尿酸Q3组关联密切,脂肪肝、高血脂与血尿酸Q4组关联密切;中老年女性55~<65岁、高血脂、脂肪肝、肥胖与血尿酸Q3组关联密切,高血糖、高血压与血尿酸Q4组关联密切。结论中老年体检人群HUA检出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中老年男性中脂肪肝和高血脂者的血尿酸水平更高,中老年女性中高血糖和高血压者的血尿酸水平更高。
- 赖晓英欧阳平侯丽娜李小溪姚奕婷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体格检查多重对应分析
- 江苏省扬州市大众对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药物使用意愿变动影响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的影响因素,为大众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1—6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江苏省扬州市大众人群对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的影响因素。运用Excel 2019和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社会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知晓等变量中与n 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化有关联的变量,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展现n 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化与关联变量之间的联系。结果1447名调查对象中仅20.8%的人nPEP药物使用意愿为增强,还有3.9%的人使用意愿为减弱。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在年龄、月收入、社会资本、婚姻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知晓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性别、社会资本、HIV知晓是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重对应分析显示,月收入3000元以下、知道并了解HIV知识的人群与n PEP药物使用意愿增强有关联,男性、社会资本高水平、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人群与nPEP药物使用意愿减弱有关联。结论扬州市大众人群的nPEP药物使用意愿发生变动与多种因素有关,继续提高大众人群HIV知识是必要的,此外还应进一步宣传nPEP药物并降低其获取难度,最终达到减少艾滋病传播的目的。
- 康伟俐杨惠民徐超杰董玉颖李锦成王寅张军
- 关键词:多重对应分析
- 平凉市留守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多重对应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留守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的分布特点,为划定伤害高危人群和开展伤害精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平凉市3个乡镇9所小学四至六年级3 76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伤害影响因素。结果 非留守小学生伤害检出率为21.8%(573/2 631);留守小学生伤害检出率为40.9%(466/1 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1,P<0.01)。留守小学生伤害中跌落263名,占比最高(56.4%);是否独生子女及不同年级、性别、性格、心理状态、监护类型、母亲文化程度伤害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05,96.69,143.00,155.80,461.39,285.35,17.10,P值均<0.01)。多重对应分析显示,跌落、钝器伤和锐器伤在男生、外向型性格、隔代监护类型的留守小学生中检出率较高;动物咬伤、烧烫伤、其他伤害类型在内向型性格、同代监护和其他监护类型、心理亚健康特征的留守小学生中检出率较高;未检出伤害者多为中间型性格与心理健康的留守小学生。结论 留守小学生伤害检出率较高;性别、性格类型、监护类型、心理状态与伤害关系密切,隔代监护的外向型男生是伤害重点防控的高危人群。应在精准预防模式指导下开展全方位高危人群精准干预策略,以期有效降低留守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 霍红贾喜平刘涛
- 关键词:统计学
- 电力安全事故影响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及管控措施优化被引量:1
- 2022年
- 为研究电力生产中安全事故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揭示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深层次机理,基于现场电力安全事故统计案例,利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模型找出电力安全事故中的高频人为因素,并对影响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与设备因素、影响工作人员安全制度认知水平的各因素进行了多重对应分析,研究发现:安全监督在维护电力生产安全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电力安全事故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安全制度认知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开展差异化、针对性安全制度宣贯。
- 李建鹏赵冀宁邹园刘晓飞王绪
- 关键词:电力安全安全事故多重对应分析
- “V走”和“V去”互换性的多重对应分析
- 2022年
- 本文在“原型—样例连续统”理论指导下,通过基于用法的多重分析方法探讨表征“位移运动事件”的“V走”和“V去”的变异性和互换性。研究发现:“V走”主要表征位移方向不明确、没有位移目的地的位移运动事件;“V去”主要表征位移方向明确、位移目的地可预测的位移运动事件,因此“V走”和“V去”处于位移运动事件“原型—样例连续统”的不同位置,“V去”较“V走”更接近位移运动事件的原型。“V走”和“V去”在表征位移运动事件原型特征和典型样例时不存在概念重合,在表征位移运动事件非典型样例时,在概念变量特征的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概念重合。
- 张进凯金铉哲
- 关键词:多重对应分析互换性
相关作者
- 康晓平

- 作品数:193被引量:81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 研究主题:病毒 脑炎病毒 脑炎 蜱传脑炎病毒 编码基因
- 施学忠

- 作品数:180被引量:1,128H指数:1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艾滋病 限制性内切酶 引物 位点多态性 试剂盒
- 张超

- 作品数:131被引量:543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鱼道 土地利用 灌木林 石漠化 磷
- 石修权

- 作品数:73被引量:3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 研究主题:镉 农村学龄儿童 META分析 儿童 不育
- 李娟生

- 作品数:117被引量:6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队列 影响因素 队列人群 流行病学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