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00篇“ 大众媒介“的相关文章
大众媒介与舆论中的社区考古:以权益与话语为视角
2024年
文章通过案例,探讨了在当今中国大众媒介大众舆论场域有关权益与话语的社区考古议题。可以看到:一方面,虽然在社区考古语境中确实存在“公”强“私”弱的二元结构,但大众媒介大众舆论仍足以催化社区对于与考古类文化遗产有关权益的自觉;另一方面,虽然在社区参与对考古类文化遗产的大众媒介大众舆论语境阐释议题时,官方话语同样强势,但社区阐释中可能的误读与延异分别带来的如身份认同建构与后现代解构,仍展现出社区考古尚存的话语权力的能动性。通过上述探讨,旨在管窥与强调社区考古乃至公众考古有关权益与话语的政治学属性。
奚牧凉
关键词:大众媒介大众舆论权益话语
浅谈大众媒介对原生态文化的重塑
2024年
原生态文化是近几年文化市场的一个新兴语汇。本文旨在探讨大众传媒与原生态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传播关系,原生态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全新的意义,以便获得更多受众的文化认同感,甚至自觉参与到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笔者以文化传播的表征符号形态特征作为重要标准,从音乐文化传播、造型文化传播、书面语言文化传播、综合性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对原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探讨。
张波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文化传播文化认同
“新闻片王”:国际传播与大众媒介中的中国摄影记者
2024年
王小亭因对中国抗战的摄影报道而享誉全球。然而,关于王小亭的新闻史叙述中,很多关键的历史信息或是语焉不详,或是以讹传讹。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将王小亭这一新闻史的个案置于20世纪上半叶以视听媒介为基础的全球传播的语境中,探讨中国摄影记者在全球报道网络中的位置及其产生的公共影响。王小亭通过新闻活动和私人生活建构自己的公众形象,形塑了当时中国公众对于全球新闻业的感知;而王小亭在新闻史中的成名与淡出,也与新闻业的历史,尤其是新闻摄影和新闻纪录片在新闻史中的地位密切相关。
梁君健
关键词:新闻摄影新闻纪录片公众形象
符号·空白·共情:鲁迅文学的大众媒介修辞及其意义生产
2024年
近年来,大众媒介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对鲁迅文学进行符合当下文化环境的再生产。在此趋势下,以个案研究为基础并结合相应理论方法对流行音乐、网络游戏、微文化中的鲁迅文学元素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大众媒介从“符号”指涉意义、建造“空白”的召唤性结构以及创设“共情”场域等媒介修辞,完成了鲁迅作品经典意义的当代重构。从实践价值层面来看,媒介修辞证明了鲁迅作为一个经典文化符号与当下接合的可行性;从学术研究角度,其拓宽了鲁迅研究话语的多维空间试探,此种研究范式或许可在文学史、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等方面展示出全新的学术研究视野。
严晓峰
关键词:大众文化
大众媒介的多维记忆功能与媒介依赖问题被引量:1
2023年
大众媒介有多种功能。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记忆功能更为凸显,呈现出多维性,但受众对媒介的记忆依赖更为严重。文章基于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巨大影响,探索其多维记忆功能,分析其历史记忆、时间记忆、知识记忆、符号记忆、情感记忆、实用记忆等主要方面,进而反思作为集体记忆的衰退与个体对媒介的依赖,以促进受众对媒介功能完整深入地认知与把握。
贾广惠
关键词:大众媒介记忆
大众媒介时代的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基于豪泽尔的艺术分类
2023年
大众媒介的兴起已经改变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和新现实,也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实现形式和传播途径。本文基于阿德诺·豪泽尔对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定义,探讨二者在大众媒介时代各自遭遇的困境。同时,豪泽尔关于艺术与技术、精英与大众的辩证观点,也为二者如何在大众媒介时代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解决方案。精英艺术可以从大众艺术中汲取营养,保持艺术的生命力;大众艺术可以从精英艺术中获取先进的形式结构,提升自身的审美趣味。本文认为,让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形成良性的转化,不仅有助于艺术的创新发展,也有助于大众审美趣味的提升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建构。
李慧涵
关键词:精英艺术大众艺术大众媒介
当代大众媒介建构下的鲁迅改编——以互联网创作为例
2023年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区别于传统媒介的建构,以互联网创作为代表的鲁迅改编融合了当代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青年文化,由此呈现出了新的形态和特征。媒介文化研究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的接合理论为理解当代大众媒介建构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学理性视角。当代大众媒介建构中的鲁迅改编在与当代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接合过程中,以解构和建构的方式,在现实和作品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从而使人们在认识、理解和阐释新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和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
徐君
关键词:媒介文化
浅析大众媒介视域下主流文化传播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3年
在五千年漫长岁月的往复涤洗下,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灿烂且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各种媒介形态依托于目前方兴未艾的网络技术而不断融合发展的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随着大众媒介的创新性传播日趋多样化。作为主流文化的传播载体,如何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态势下实现有效传播成为大众媒介亟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大众媒介的视角对主流文化传播的现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优化策略进行探析,以期为提升我国主流文化传播效果,进而巩固我国主流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与影响力提供参考。
姜晨雨王雅莹张淼
关键词:大众媒介
“后霍尔时代”大众媒介批判理论多元分化发展的理论探究
2023年
“后霍尔时代”大众媒介批判理论是在战后福利制度、经济全球化、撒切尔主义、霍尔的被动离开等历史因素影响下生成的,因英国文化研究传统忽视“经济基础”,文化研究的文化决定论局囿,以及“文化兴趣复兴”的主要因素影响,而走向“经验主义”“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的多元分化研究路径,并呈现出从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背景出发到远离伯明翰学派,从根本上失去政治旨趣的主要特征,走向学院化、书斋化的日渐式微的理论路径。
周白冰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大众媒介史与协同写作
2023年
作为知名IP与系列电影的前传,《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在上映前就备受期待。然而,影片在上映后却未获得理想的票房成绩,受众反馈也褒贬不一。本文认为,《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尽管在技术上确有硬伤,但其与本传三部曲的衔接构成了对大众媒介发展史和新自由主义媒介景观的回顾,“反乌托邦”世界观所批判的大众娱乐媒介在前传中的缺失恰恰造成了影片在商业上的失利,也使得三部曲所反思的“娱乐至死”与前传电影的现实境遇产生了互文。同时,影片选取正传反派人物斯诺作为主角,也反映出流行文化生产在当今媒介环境中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征。
尹一伊
关键词:反乌托邦大众文化批判景观社会

相关作者

陈力丹
作品数:1,194被引量:6,194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传媒 新闻 新闻传播业 新闻传播学 记者
卜卫
作品数:111被引量:1,32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媒介 大众媒介 互联网 儿童权利 性别
周笑
作品数:143被引量:356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新媒体 大众媒介 电视产业 文化产业 媒介产业
邵培仁
作品数:247被引量:2,713H指数:2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传播学 媒介 媒介地理 媒介地理学 世界主义
郭彩霞
作品数:46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大众媒介 资本主义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