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7篇“ 大众高等教育“的相关文章
- 博雅教育的命运及可能的未来:美国大众高等教育的经验被引量:7
- 2021年
- 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的问题——包括提供博雅教育的能力——都内在于经济增长之中。制度的性质随增长而改变,“大众化”意味着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社会民主化的乐观态度,容易在大学中产生一种结构和文化状况,这与真正严格的、以文本为基础的、以讨论为中心的、写作密集型的博雅教育是对立的。问题的核心在于规模、质量和成本这三者看上去不可调和,也就是如何在规模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使博雅教育成为可能并具有成本效益。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意识的沟通,这种沟通操作性地位于高等教育录取层面。本文提出三种解决方案:对大学的适当信息之制度化,比如大学的目的和功能;在分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将申请人与院校恰当匹配的实践;对在高校中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生之预期的理解的标准化。
- 约瑟夫·赫曼诺维奇谢心怡(译)李春萍
- 关键词:博雅教育大众化美国高等教育
- 对大众高等教育平等政治乌托邦的哲学反思被引量:1
- 2021年
- 随着欧美大众高等教育取代大学精英主义,通过大学教育促进社会平等的理念遭遇了政治哲学的拷问。反思已有的大学理念需要借助当代文教哲学精神。高等教育的精英主义化和大众化理念之间的争辩实质上是关于人的教育方式的两条不同路径之争。对此,哲学方面的怀疑主义甚或虚无主义把“天才”或个别天赋孤立起来并使之相互对立,教育的形而上学在这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必定会制造一种比人口数量极化或不同阶层之间的分裂更为内在的分裂,其本身使天赋和教育造成的差别得不到真切的理解。对大学教育理念的批判性研究表明,西方社会多次失败于那些精英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以求平等结果的尝试。今天,西方的大学教育已成为“混乱的”民主的渊薮。大众高等教育无力摆脱这种伪造关于天才、大众社会、文化、国家等与教育之间虚假同一性学说的理论困境。唯有恢复或达到人和环境与教育间的辩证关系的定位,才能消除这里的矛盾。实践在不断提醒这样的定位,工人阶级则是对这种定位的承诺。
- 张文喜
-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教育精英教育政治哲学
- 自由选择与制度选拔: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精英培养——基于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被引量:70
- 2017年
-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从学生的自由选择与制度的严格选拔入手,聚焦于大众高等教育下精英培养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招生、人才培养与教学计划以及考试评价等制度,揭示出精英选拔的多重逻辑,广泛涉猎下的课程数量膨胀,严苛考评权力下的竞争主义,个体的理性经营和表现技艺。更进一层次,本文反思了在工具理性与消费主义侵蚀下校园的断裂、师生关系的异化以及教育本质的空洞。最后讨论了学生在自由选择的试错中所形成的性情特征。
- 刘云杉
- 关键词:大众高等教育精英培养
- 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关系探析被引量:6
- 2015年
- 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不仅体现在量的程度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者在价值追求、理论基础以及哲学理念上存在着根本区别。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模式影响下,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在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以及政治论与认识论的对立性被极大地激化。然而,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具有统一性,表现为实践层面的互补性、价值层面的包容性以及目标层面的一致性。只有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观念、保障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实现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合理分化、完善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实现两者的共生共荣。
- 肖京林
- 关键词:大众高等教育精英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
- 大众高等教育再认识:农家子弟还能从中获得什么?
- 2015年
- 问题的提出:大众教育——精英教育的自反
农家子弟是如何跨入高等教育的门槛的?考试工厂看似是最有效的途径。
- 刘云杉
- 关键词:大众高等教育再认精英教育大众教育考试
- 我国大众高等教育的问题及其价值重塑被引量:5
- 2015年
- 中国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快速而短暂的显著特征,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既有模式。然而,这种发展模式的适当性及其带来的高等教育的价值缺失和地位失落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有必要在对我国大众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为大众高等教育寻找合适的位置,重塑高等教育的价值,以使高等教育重新赢得社会的尊重。
- 冯蓉
- 关键词:大众高等教育尊严
- 大众高等教育再认识:农家子弟还能从中获得什么?被引量:21
- 2015年
- 大众高等教育是20世纪晚期现代性若干转型之一种,是精英教育的自反。精英教育的诸多命题均以反命题的形式出现。从作为奢侈品的精英教育到作为必需品的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已从积极投资转变为防御性消费;从后工业主义到后福特主义,人格资本而非人力资本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培养重点;而随着工作社会的终结与消费社会的兴起,大众高等教育培养对象已从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缺失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的转型,简单且孤立地移植大众高等教育将面临风险。在高等教育的变局下,教育内在的知识内容与育人逻辑将面临什么挑战与转型?怀抱改变命运的农家子弟将遭遇什么?
- 刘云杉
- 关键词:大众高等教育农家子弟教育消费
- 愈走愈近抑或渐行渐远——论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师生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同时承载着大学精神与文化的高校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时代性的转变,出现师生间交往减少,关系淡漠,甚至由于矛盾激化导致师生冲突等现象。因此,探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刘超
- 关键词:大众高等教育师生关系
- 大众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物理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作为理工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学》教学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成为教研的重要课题。论述了本校《大学物理学》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实施方案。总结了分层次教学实施两年来的实践,介绍了取得的成效,并进一步指出了今后继续实施的努力方向。
- 赵宝群赵蔚徐静
- 关键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 论大众高等教育与多元参与治理模式建构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大众高等教育状态下,大学治理结构必须反映多元利益诉求。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它创造了社会参与治理的大学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保障了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这一成功经验的重要启示是:我国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要积极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如此,就必须建构一种多元参与的大学治理模式,从而有效地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
- 王洪才
- 关键词:大众高等教育大学治理多元治理模式
相关作者
- 刘云杉

- 作品数:91被引量:1,287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 大众高等教育 教师 社会学 教育危机
- 刘尧

- 作品数:544被引量:3,015H指数:25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评论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教育评论 高等教育 教育 教育评价 教育质量
- 张炜

- 作品数:216被引量:1,417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涵道 碳纤维
- 牛书成

-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大众高等教育 毕业生质量 毕业生 高校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
- 邹晓平

- 作品数:33被引量:37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莞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精英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大众高等教育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