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大型颅咽管瘤“的相关文章
- 老年大型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及术后下丘脑并发症的治疗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术后下丘脑并发症治疗情况。方法对48例老年大型颅咽管瘤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及术后下丘脑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翼点入路16例,额下入路21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11例,全切除33例(69%),次全切除15例。术后全部出现下丘脑并发症(100%),无死亡病例。结论大型颅咽管瘤术前要进行个体化评估,根据肿瘤位置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选择手术入路,术中下丘脑的保护和术后下丘脑并发症的治疗对患者长期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 孙晓峰杨郁野张宏义
-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
- 前纵裂经终板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内外大型颅咽管瘤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前纵裂经终板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内外大型颅咽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前纵裂经终板入路手术切除的52例第三脑室内外大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3~ 67岁,平均33.5岁.术前MRI示肿瘤的最大径范围为4.0~7.8 cm,平均5.1 cm.术后t~3个月复查头颅MRI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肿瘤全切除47例(90.4%),次全切除5例(9.6%).术中离断前交通动脉6例,保留垂体柄33例(63.5%).术后视力好转或者无改变44例(84.6%).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术后4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 ~ 68个月,平均25.4个月.随访中,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23例,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尿崩18例.死亡3例,肿瘤复发6例.结论 前纵裂经终板入路适合切除第三脑室内外的大型颅咽管瘤,容易辨别及保护垂体柄,对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等重要结构的影响较小.
- 姜金利张艳阳冯世宇卜博周涛余新光
- 关键词:颅咽管瘤第三脑室神经外科手术
- 用翼点-前纵裂终板联合入路进行颅咽管瘤全切术治疗中型、大型颅咽管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用翼点-前纵裂终板联合入路进行颅咽管瘤全切术治疗中型、大型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以来我院收治的21例中型、大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1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使用翼点-前纵裂终板联合入路进行颅咽管瘤全切术治疗。术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这21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均被确诊患有颅咽管瘤。这21例患者颅咽管瘤的全切除率为80.9%,次全切除率为19.1%。这些患者肿瘤残留的部位主要在脑垂体柄和第三脑室底前部。这些患者术后尿崩症的发生率为76.2%,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61.9%。这21例患者的意识均在术后一周内恢复清醒。对这21例患者进行5个月~3年的随访,没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用翼点-前纵裂终板联合入路进行颅咽管瘤全切除术治疗中型、大型颅咽管瘤的效果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朱玉辐于如同李中林谢满意刘勇范月超郭克勤
- 眉弓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总结经眉弓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中采用显露肿瘤,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分块切除肿瘤的策略;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结果 肿瘤全切24例,大部切除7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成釉细胞型12例,鳞状上皮型15例,未分型4例。术后尿崩症加重7例,高钠综合征2例,嗜睡3例,高热4例,视力损害加重2例;死亡1例。残余肿瘤给予常规放疗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30例随访3个月~7.2年,平均3.9年。术前症状均不同程度好转,肿瘤复发4例。结论采用眉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方法,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雷鹏王钰田立桩刘奇
-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
- 21例大型及巨大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水钠失衡的处理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总结21例大型及巨大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发生钠代谢紊乱的处理体会。方法对该科21例大型(直径>4 cm)及巨大型(直径>6 cm)颅咽管瘤手术患者术后血钠失衡进行分析,根据血钠、尿钠、尿比重等情况进行诊断和相应治疗。结果发生低钠血症13例,高钠血症8例。高钠及低钠血症绝大多数在术后48~72 h内出现,最迟1例于术后6 d出现。2例死于严重下丘脑反应,其余患者均予以纠正,治愈出院。结论血钠失衡是颅咽管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易发生于大型及巨大型颅咽管瘤术后。虽然术后尿崩症合并高钠血症常见,但更需要注意区分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导致的低钠血症,正确处理。
- 仇波王勇陶钧铁欣昕夏俊哲刘源王运杰
- 关键词:颅咽管瘤高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 眉弓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临床分析
- <正>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4%,占小儿脑肿瘤的5%~10%。对其临床研究已比较深入,特别是外科手术入路以及手术切除均有较多文献报道。常用手术入路如翼点入路、经纵裂经胼胝体-终板入路、经鼻蝶入路等。...
- 雷鹏王钰田立桩刘奇
- 文献传递
- 眉弓上锁孔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临床分析
-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4%,占小儿脑肿瘤的5%~10%。对其临床研究已比较深入,特别是外科手术入路以及手术切除均有较多文献报道。常用手术人路如翼点入路、经纵裂经胼胝体一终板入路、经鼻蝶人路等。虽然...
- 雷鹏王钰田立桩刘奇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29例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9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大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位于鞍上者15例,进入第三脑室者8例,位于鞍上鞍内者6例。有明显钙化18例,无明显钙化11例。囊性肿瘤24例,实质性肿瘤5例。经右翼点入路手术切除23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切除6例。结果肿瘤全切27例,次全切2例;死亡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27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27例平均随访3年,复发3例,余能正常生活学习。结论翼点入路是鞍区大型颅咽管瘤手术的首选入路,绝大多数患者可达到肿瘤全切和良好预后。
- 王璨陈治标叶应湖葛培林
-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翼点入路
- 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结合颅底手术入路提高鞍上、三脑室、脚间池大型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提高疗效。方法:采用不同颅底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37例鞍上、三脑室、脚间池大型颅咽管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5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解剖保留垂体柄31例,所有患者术后伴有不同程度一过性尿崩、动眼神经麻痹10例。全部病例平均随访3年,复发1例。结论:对位于鞍上、三脑室和脚间池的大型颅咽管瘤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生长方向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充分暴露鞍区各脑池、视神经、前循环及其穿通支和三脑室底部等结构,对脑组织和脑神经牵拉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易控制,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 钟平高翔徐健
- 关键词:颅底颅咽管瘤显微手术三脑室
- 大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型(直径大于40mm)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40例大型颅咽管瘤患者中20例经翼点入路,11例经眶上眉弓锁孔入路,6例经纵裂穹隆间入路,3例经前纵裂终板入路,经鞍区不同解剖间隙切除肿瘤。术中注意保护来自颈内动脉、前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供应下丘脑的穿动脉。肿瘤囊液放出后分块切除实体肿瘤部分。结果36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侧脑室钙化囊壁残留,长期无特殊变化;1例鞍内、2例鞍旁残留均加行放射治疗。术后早期26例出现尿崩,33例出现不同程度钠、氯、钾、镁、钙等电解质紊乱,2例出现高热及术后早期意识恢复不佳,6例视力下降加重,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36例术后不同时间参加日常工作,2例需要生活照顾,2例死亡。结论术前良好准备,精心设计手术入路,保证良好视野和照明,术中直视下尽可能多锐性解剖,保护垂体柄、下丘脑及其小的穿支血管,术后立即监测水电解质的变化对防治大型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 杨志林刘新社柯以铨王向宇徐如祥
- 关键词:颅咽管瘤手术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相关作者
- 刘奇

- 作品数:31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切除 颅脑创伤 临床救治 记分 大型颅咽管瘤
- 雷鹏

- 作品数:221被引量:5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显微手术切除 颅脑损伤后 颅脑创伤 手术入路
- 田立桩

- 作品数:62被引量:171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切除 大型脑膜瘤 鞍区 颅脑创伤 临床救治
- 王钰

- 作品数:108被引量:285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切除 手术入路 鞍区 大型脑膜瘤 颅脑损伤
- 姜金利

- 作品数:125被引量:84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手术治疗 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