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7篇“ 大学理念“的相关文章
- 巴尼特的生态大学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 2024年
- 生态大学是英国学者罗纳德·巴尼特提出的一种以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培养生态学习者为目的、全新的大学理念,它旨在解决因受市场裹挟而失衡的大学认识论问题,以促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生态发展。巴尼特的生态大学理念由系统论、知识论、课程论、目的论等几部分组成,强调大学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与促进,共同增进各个相关主体及整体世界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大学理念是对新自由主义大学理念的超越,其中人的主体价值的突显、大学真实性与责任性的实现和大学内外生态系统的平衡等都对当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颇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袁传明肖雯雯
- 关键词:生态课程
- 有温度的大学理念下大学体育育人价值与路径探索被引量:1
- 2024年
- 建设有温度的大学是高校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建设有温度的大学理念融入体育育人工作中,有助于让体育育人回归教育本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从体育课程、体育课堂、校园体育文化、体育服务、体育教师队伍5个维度,系统阐述在大学体育育人工作中如何践行有温度的大学理念。
- 付鹏杨洪志祁春利魏志珍
-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育人三全育人
- 美国大学理念变革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古典大学的“象牙塔”理念一度是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科技主义与物质主义的激荡之下,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外溢效应凸显,大学的服务社会功能得以被开发,促进了美国大学与社会的紧密互动关系。从“威斯康星理念”到《拜杜法案》等法律政策体系的建立,推动了美国大学由知识探究到社会服务的功能拓展,美国研究型大学兴起并日益与政府、产业紧密合作,使美国大学成为社会“服务站”、科技创新的“动力站”。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相应的变革,创新创业教育得以兴起并引领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 焦连志柴巧燕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
- 阻滞与超越: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理念的革新及启示
- 2024年
-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崛起与自身的办学理念特色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分析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传统理念的固守、再审视,进而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研究使命的适用性、大学培养目标的本质性认识理论方面进行反思,由此引发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优质的学生生源与学校资源、教育国际化发展、在专业资源整合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研究实践要义方面的革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德国特色大学理念的发展之路。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理念革新进行爬梳,弄清其特征,理解其发展路径,对于探讨我国应用型大学如何发展与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
- 张黎娜
- 关键词:大学理念
- 洪堡大学理念的形成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由威廉·冯·洪堡等人创建的洪堡大学理念是在当时的思想潮流以及社会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柏林大学为洪堡大学理念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它的建立开启了德国大学的新篇章,为德国大学的再生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教育信仰,促进了德国大学的崛起。时至今日,洪堡大学理念在教育领域依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深刻影响。
- 祖航
- 关键词:洪堡大学理念学术自由
- 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及其启示
- 2023年
- 《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由弗莱克斯纳撰写,它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高等教育著作之一。他的批判性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大学,而现代大学观则是这种视角的具体体现。大学的学分制、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服务职能以及学术自由等观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 杨瑞峰
- 关键词:弗莱克斯纳
- 信仰、理性与一流: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的变迁
- 2023年
- 文章通过“理想类型”法从历史的维度构筑大学理念发展的三个阶段——信仰理念、理性理念、一流理念,继而揭示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的变迁:在信念理念时代,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传播知识的“教授者”;在理性理念时代,大学教师从“立法者”向“专家”角色的转向体现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策略;一流大学理念下知识的“效用性”使得大学教师演变成知识的“兜售者”。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树立多元大学理念,重新考量知识的价值,为大学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生长与精神培育空间,重建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的伦理职责和使命担当,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永恒议题。
- 陈晨
- 关键词:知识分子大学教师知识论
- 德国大学理念对大学培养卓越财经人才的启示
- 2023年
- 以德国古典大学观为理念建立的德国大学和教育制度,使历史上的德国教育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典范。2005年德国政府为重新打造世界一流大学而提出的“卓越大学”发展理念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5年我国启动了“双一流”建设计划,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德国的古典大学观和“卓越大学”的理念,以期为财经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框架下培养卓越财经人才提供启示。
- 张雅楠
- “生于南洋”与“留学西洋”——林文庆、李登辉等的现代大学理念及其侨易背景被引量:2
- 2022年
- 选择生于南洋、献身中国教育的两位私立大学校长林文庆、李登辉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他们的现代大学理念,尤其关注他们作为实际上的创校校长而不得不担负起的开辟性任务。至于生于南洋的其他重要人物如辜鸿铭、伍连德、宋旺相等也会在适当时候进入讨论范围,由此凸显作为文化背景的“生于南洋”,同时借助侨易学理论,分析他们作为现代留学生表现出的文化理想,尤其是留英、留美路径的细微区别。同时强调二元模式形成的“相辅相成”,即中国现代大学办学过程里实际上存在的一种“君臣关系”:开创者与主持者的唇齿相依。譬如在厦大是陈嘉庚—林文庆的二元关系,在复旦是马相伯—李登辉的二元关系,这二者与在南开的严修—张伯苓关系都是相吻合的。这种私立大学的特殊现象,其实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大学发展史上的多元景观之“风景这边独好”。
- 叶隽
- 关键词:林文庆大学史
- “双一流”背景下中国大学理念的反思与铸建
- 2022年
- 对“双一流”建设内涵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阶段性、过程性目标,根本目的绝非是为了“双一流”而“双一流”,而是为了以“双一流”建设为风向标,发挥杠杆作用,撬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立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对此,需要处理好5个关系,即处理好高峰与地基的关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好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处理好学科与育人的关系、处理好国际与本土的关系,这样才能实现“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本质和建设目标。
- 郭新丽宁波何珊
相关作者
- 刘宝存

- 作品数:331被引量:4,952H指数:3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一带一路 比较教育 教育 大学理念
- 朴雪涛

- 作品数:104被引量:5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校 大学理念 大学制度 话语体系
- 王建华

- 作品数:404被引量:4,060H指数:3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教育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章仁彪

- 作品数:87被引量:4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马克思主义 协调发展 科技教育 人文教育
- 苗文利

- 作品数:20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理念 成人教育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 普通高校 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