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97篇“ 大学生文化“的相关文章
- 汴画新颜:开封版画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 2024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古代精神文明财富与当下文化自信培育的桥梁,为文化自信奠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注入新鲜血液。开封版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优化现存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式提供着力点,将开封版画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新颖性、维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活力的长效性、拓宽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效益的覆盖面。
- 余相宜
- 关键词:历史文化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长效性
-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路径探究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自信自强”这一新的时代命题,这一命题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对我国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培养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推动力量。该文分析了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及其具体要求和必要性,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途径探究。要从当代大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方式来谋划布局,通过建设高校文化育人主阵地、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网络平台文化内容建设等方面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
- 张立仁
-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 2024年
-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文化自信的培育刻不容缓。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总结,其深厚的意蕴对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指导价值。本文采用问卷调查,选择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文化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维度了解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基于调查结果,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论指导,为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方面提供一些路径思考。
- 严奉英
-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
-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
- 2024年
- 民族地区高校有来自民族聚居区、汉民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部分汉族生源,族群身份的多样性使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研究从族内文化认同、族际文化认同、中华共性文化认同三个维度出发,采用抽样方式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就读的7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多层民族身份认同度很高;对族内、族际以及中华共性文化价值认同度较高,但认知度偏低;对于族际交往及文化差异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地区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课程思政和网络资源的作用,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各民族优秀文化认知,培养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黄葵龙梁颜
- 关键词: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认同
- 文化强国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 2024年
-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既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维护、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其文化自信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文化强国视域出发,分析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探讨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意蕴,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鼓励文化创新和实践、建立完善的文化自信培育机制等路径,来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 黄海
-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强国
-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凝聚新时代青春力量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责任,肩负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提升国家文化竞争水平、建设文化强国的客观需要。当今社会在技术条件、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面临着诸多挑战,需充分调动各方要素,在思想价值引领、环境氛围营造、鉴别能力提升、社会实践锻炼等方面下功夫,强化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 无冯禹君
- 关键词:实践锻炼大学生全面发展
- 圈层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
- 2024年
- 高校圈层文化是大学生群体基于兴趣爱好、价值取向而构建的独立、封闭的网络聚合体,其“圈层化、娱乐化、逐利化”的倾向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阻碍其文化自信的养成,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削弱、主流文化认同度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式微等。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高校文化育人效能。因此,高校要构建起教育者、学生、社会、国家、网络平台“五位一体”育人机制体系来破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困境,为高校文化自信建设赋能助力。
- 付水英
- 关键词:主流文化高校大学生
- 红色文化视域下吉林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 2024年
- 新时代背景下,“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绵延红色血脉,树立文化自信”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根本要求。因此,要将红色文化渗透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中,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有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使其成长为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文以对红色文化的简要解读为切入点,阐述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间的内在关系,分析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原则,从思政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宣传、实践教育四个方面出发探讨红色文化视域下吉林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 张晓曦
-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培育路径研究——以鄂尔多斯市高校大学生为例
- 2024年
-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程度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高等院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承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同时也是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阵地。因此要积极探索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路径,结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和高校“三全育人”的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文化交流沟通展示等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资源。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提出了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培育路径。
- 杨婷李娜
-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 高校辅导员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实践路径研究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围绕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文化自信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文重点聚焦高校辅导员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实践路径研究,高校辅导员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把传承中华文明、加强文化建设摆在育人的突出位置;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文化传承活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基石;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化交流互鉴等可有效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该文以期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参考,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 杨栋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关作者
- 董宇艳

- 作品数:52被引量:3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 情商 高校 教学质量
- 欧阳玉

- 作品数:49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专业教育 碳纳米管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 胡慕贤

- 作品数:41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价值观 高职大学生 高职院校 高职 马克思主义
- 杨棣

- 作品数:22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农业高校 文化 文化素质 聊斋志异 文化素质教育
- 龙晓闽

- 作品数:17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教育视域 资本研究 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