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大科学时代“的相关文章
- 解构与重构:大科学时代的高等教育体系
- 2025年
- 大科学时代是二战后科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征,大科学时代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是审视高等教育活动的一个新视角。高等教育从小科学时代走向大科学时代,是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重构过程。在大科学时代,高等教育如何保持自身的存在价值、整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转型、大学改革向何处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等,正在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在大科学时代,需要重新定义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重新思考大学、学科、专业的存在形式和价值。
- 邬大光邬大光
- 关键词:大科学时代高等教育
-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以“硬核”科研崛起大科学时代
- 2024年
- 2023年底,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2024年度第一批“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中,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牵头和参与获批的15个项目榜上有名,研究领域涵盖了“互联网+”、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方面。坐落于钱塘江南岸的科创中心是浙江大学与杭州市共同开辟的一块崭新的创新热土,在集成电路、合成生物、功能材料等战略领域,以创新思维开辟新的赛道。成立3年多来,科创中心创新能量持续升级,吸引了一大批院士专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扎根,构建梯度有序的人才“金字塔”,正全力汇聚“科学家”“创业家”“投资家”三家创新合力,助力杭州挺进大科学时代。
- 孔晓睿
- 关键词:科学技术厅创业家大科学时代金字塔
- 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人才的特征与培养路径
- 2024年
-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理念,认真研究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活动的特征变化,充分尊重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方能走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编者.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间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先导,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而人才是基础研究的第一资源。随着科学研究从小科学时代迈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科研活动特征发生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识别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人才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创新培养举措.
- 刘继安郑润廷徐艳茹
- 关键词:大科学时代人才成长规律自立自强
- 大科学时代的大科学装置如何建?
- 2023年
- 4月12日,“人造太阳”迎来新进展。当晚,在合肥运行的大科学装置、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了403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世界纪录。EAST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
- 杨智杰
- 关键词:大科学装置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时代等离子体
- 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多元投入的路径探索被引量:5
- 2023年
- 进入大科学时代,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成为我国的重要科技战略目标,也成为赢得未来的关键。大科学时代具有协同性、开放性及系统性等特征,形势和需求对基础研究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凸显了基础研究多元投入的必要性及其未来潜在来源的重要性。因此,探讨大科学时代对基础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在研发目标、组织形式和研发路径方面的转变,深度探索基础研究投入的潜在路径,提出加强其多元投入的措施建议,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吴杨
- 关键词:大科学时代
- 大科学时代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综合创新被引量:7
- 2023年
- 大科学就是综合时代的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大综合。21世纪的大科学由认知科学、聚合科技引领,呈现一种包含人类五个层级的认知能力,全部人类知识和学科体系,聚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反映人类心智和人工智能协同进化的综合结构。在分析的时代,我们取得了各门学科知识的丰硕成果,但人类知识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在综合的时代,我们重新将这些学科知识整合成“四部十二门”立体结构,并给交叉综合学科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应用学科和核心技术、科学技术综合创新,并对芯片技术综合创新、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通用智能、意识问题与自主人工智能等一些重要创新领域进行了示例分析。
- 蔡曙山
- 关键词:大科学时代
- 从万物互联与大科学时代的同构看交叉学科融通被引量:2
- 2023年
- 万物互联与大科学时代的相遇,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而且重构了交叉学科的面貌。全面认识和论证万物互联与大科学时代的知识同构性,并深度分析其科学技术哲学的本质,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相较于传统小科学时代,大科学时代的学科演进方式和特征显示出更大的学科融合张力,同时生发出大量与万物互联相关的诸如计算社会科学等前沿学科方向。万物互联与大科学时代以及人工智能一经结合,将会带来新一轮学科交叉或融通的无限可能性,从而大大改变未来科学的样态及自身的逻辑。
- 唐魁玉
- 关键词:大科学时代
- 大科学时代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以物理学为例
- 2023年
- 在大科学时代,制度驱动对加速科学前沿的突破、基础研究的转化、信息技术的拓展具有重要作用。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要发挥高校科研优势,积极响应国家需求;推进有组织、团队化的科研创新,聚焦战略性科学计划或研究任务;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建立长期、完善的基础制度保障。
- 任晓燕郭庆单崇新
- 关键词:大科学时代物理学
-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与工程师社群文化比较研究--以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项目为例
- 自20世纪以来,科学实验室的规模经历了由小到大的重要变化。过去,实验室规模较小,由单个科学家或少数科学家组成,而现在实验室则发展成了跨国合作的巨大规模。同时,实验室中的研究人员构成也发生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在大型实验室...
- 何晓雯
- 关键词:科学家文化差异大科学时代
- 大科学时代的产学研建筑设计策略探析被引量:3
- 2023年
- 大科学时代,学科的交叉、汇聚、融合促使建筑空间发生质与量的嬗变。无论是承担知识传授功能的教育建筑、承担知识生产功能的科研建筑,还是承担知识转化功能的生产建筑,均呈现出更互联、更共享、更自然的趋势。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北京市专利技术研发中心及广西宁福新能源园区为例,探析大科学时代的产学研建筑设计策略。
- 崔海东金海平
- 关键词:大科学互联共享
相关作者
- 丁群安

- 作品数:26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图书馆
- 研究主题:地质科学 地球科学文化 大科学时代 科普 地质资料
- 李科

- 作品数:104被引量:328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国防教育 高校国防教育 纳米制剂 鞣花酸 普通高校
- 蒋国华

-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物理定律 知识单元 科学家 大科学时代 科学学
- 陶柱标

- 作品数:26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人与自然关系 大学生 大科学时代 大科学 工业文明
- 孟建伟

- 作品数:86被引量:94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 科学哲学 科学文化 人文精神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