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22 篇“ 大脑中动脉闭塞 “的相关文章
桃红四物汤对大脑 中动脉 闭塞 大鼠lncRNA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中 药复方桃红四物汤(Tao Hong Si Wu decoction,THSWD)治疗大脑 中动脉 闭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并确定THSWD治疗MCAO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对照组、MCAO组和MCAO+THSWD组各获得3个大脑 半球组织。采用RNA测序技术鉴定三组中 的lncRNA基因表达。鉴定了THSWD调节的lncRNA基因,然后构建了THSWD调节的lncRNA-mRNA网络。通过MCODE插件鉴定lncRNA-mRNA网络的模块。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用于分析富集的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鉴定了THSWD调节的lncRNA的顺式和反式调控基因。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验证lncRNA。分子对接用于验证lncRNA-mRNA网络靶点和通路相关蛋白结合能力。结果在MCAO大鼠中 ,THSWD共调节了302个lnc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一些核心lncRNA可能在THSWD治疗MCAO大鼠中 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进一步发现THSWD可能也通过lncRNA-mRNA网络以及网络富集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多通路治疗MCAO大鼠。分子对接结果表明,THSWD活性化合物没食子酸和苦杏仁苷与蛋白质靶点具有一定的结合能力。结论THSWD可以通过调节lncRNA保护MCAO大鼠脑损伤,为THSWD治疗缺血性中 风提供了新见解。 张丽娟 费长义 余超 薛苏君 李雨朦 李静静 潘凌宇 段贤春 彭代银关键词:桃红四物汤 大脑中动脉闭塞 长链非编码RNA 分子对接 桃红四物汤对大脑 中动脉 闭塞 大鼠环状RNA表达谱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筛选和研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HSWD)对大脑 中动脉 闭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HSWD的可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下一代RNA测序技术检测THSWD治疗后MCAO大鼠circRNA表达谱,并与MCAO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潜在的靶向微小RNA(micro RNA,miRNA)和mRNAs。应用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方法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s的潜在作用。对表达差异显著的circRNA进行RT-qPCR验证。结果MCAO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8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MCAO组与THSWD组之间存在86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 ,THSWD可逆转MCAO模型诱导的17个circRNAs。为了证明DECs靶向的mRNAs的作用,使用了GO和KEGG数据库。进一步分析表明,5个表达差异显著circRNAs表达量与测序结果相似。结论首次确定了THSWD治疗后MCAO大鼠circRNAs的全面表达谱,提示THSWD对MCAO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circRNAs的表达实现的。 费长义 张丽娟 王倪 褚福瑞 余超 薛苏君 潘凌宇 彭代银 彭代银关键词:桃红四物汤 大脑中动脉闭塞 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非急性大脑 中动脉 闭塞 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非急性大脑 中动脉 闭塞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01—2022-06收治的64例症状性非急性大脑 中动脉 闭塞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典型病例相关影像学资料,并对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 57例血管成功再通,7例患者开通失败,血管再通时间为(4.63±0.23)d,仅采取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的患者21例,球扩支架植入18例,自膨式支架植入25例。所有患者术中 均未出现血管穿孔出血事件,2例患者术中 出现动脉 夹层,1例血栓逃逸并行机械取栓,2例术后出现谵妄症状,1例癫痫发作。所有患者术后30 d内均无死亡及缺血性脑卒中 病例;64例患者中 3例术后1 d复查CT显示左侧大脑 半球肿胀,2例术后第3天复查CT显示梗死灶少量出血,2例术后3 d出现头部胀痛,1例患者术后第6天脑血管造影发现支架内血栓形成,所有患者术后短期均无死亡病例;64例患者术后3个月成功随访63例,术后6个月成功随访60例,术后12个月成功随访58例。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mRS、NIHSS评分逐渐升高,高于出院前基线数据(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非急性大脑 中动脉 闭塞 效果显著,再通率高达89.06%,且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12.50%,同时患者术后远期残疾程度较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刘福德 马文龙 韩香凝 李嘉豪 江世良 商静 于嘉 程娅雯关键词:再通率 安全性 神经功能 电针改善大脑 中动脉 闭塞 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 中动脉 闭塞 (MCAO)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塞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电针穴位组给予电针百会和神庭,每次20 min,每天1次,治疗7 d,电针非穴组电针大鼠胁部以下,髂嵴以上10~15 mm非穴位处,余同电针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同等时间的抓取和固定。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和定向巡航实验结果,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系统(PET-CT)检测大鼠海马区葡萄糖摄取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大鼠干预第5、7天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1.55±0.51)分比(2.05±0.45)分,(1.30±0.47)分比(1.96±0.26)分,P均<0.05];干预第3、4、5、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58.65±10.55)s比(86.18±15.86)s、(45.16±11.76)s比(73.89±14.85)s、(36.48±11.27)s比(63.23±13.87)s、(25.41±8.73)s比(50.77±11.57)s,P均<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2.93±0.95)次比(1.53±0.53)次,P<0.01];左/右侧海马区葡萄糖摄取率比值增加[(86.75±25.13)%比(80.28±24.00)%,P<0.05];脑组织含水量减少[(78.27±0.60)%比(84.45±1.08)%,P<0.05];左侧海马区GLUT1、GLUT3表达水平增加[(73.22±10.48)%比(56.39±12.21)%、(79.18±9.82)%比(58.37±16.07)%,P均<0.05]。与电针非穴组比较,电针穴位组大鼠干预第5、7天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1.55±0.51)分比(2.03±0.45)分、(1.30±0.47)分比(1.82±0.47)分,P均<0.05];第3、4、5、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58.65±10.55)s比(84.48±14.36)s、(45.16±11.76)s比(70.78±13.93)s、(36.48±11.27)s比(59.94±11.02)s、(25.41±8.73)s比(48.97±10.44)s,P均<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2.93±0.95)次比(1.63±0.50)次,P<0.01];左/右侧海马区葡萄糖摄取率比值增加[(86.75±25.13)%比(81.87± 俞坤强 马旭 徐日 殷冬雪 吴李秀 林如辉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 葡萄糖代谢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3 学习记忆 房颤患者急性大脑 中动脉 闭塞 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疗效分析 王义博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建立食蟹猴大脑 中动脉 闭塞 模型 2024年 目的应用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方法建立食蟹猴大脑 中动脉 闭塞 (MCAO)模型并评价模型制作效果。方法4只普通级实验猴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3只实验猴经左侧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开颅,显露并电凝切断左侧大脑 中动脉 M1段起始部,建立MCAO模型;对照组1只实验猴经左侧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开颅,仅显露左侧大脑 中动脉 M1段起始部,不电凝切断,作为阴性对照。分别于术后24 h、3 d、7 d、14 d、28 d对所有实验猴行非人灵长类动物卒中 量表(NHPSS)评分,于术后7 d对所有实验猴行头颅MRI轴位T2加权扫描。结果所有实验猴术后无死亡,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实验周期内均存活良好。手术组实验猴术后24 h、3 d、7 d、14 d、28 d的NHPSS评分分别为(19.67±1.15)、(22.00±1.00)、(19.33±1.15)、(18.67±1.53)、(18.00±1.00)分。对照组实验猴术后24 h、3 d、7 d、14 d、28 d的NHPSS评分均为0分。头颅MRI轴位T2WI提示:手术组实验猴左侧大脑 中动脉 支配区域脑组织均出现梗死灶,分布于左侧额叶、顶叶、颞叶及基底节区的部分区域,伴有轻度脑水肿;对照组实验猴脑内无梗死灶及脑水肿形成。结论应用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方法造模具备微创优势,模型效果可靠,重复性好,适合进行食蟹猴MCAO模型的批量制作。 初晨宇 徐强 饶军华 李岳锋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 锁孔入路 食蟹猴 动物模型 轻瘫患者慢性大脑 中动脉 闭塞 血管内再通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轻瘫患者慢性大脑 中动脉 (MCA)闭塞 血管内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症状性慢性MCA闭塞 血管内再通治疗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内再通效果,比较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肌力情况。结果24例症状性慢性MCA闭塞 患者中 ,男17例(70.8%),女7例(29.2%);平均年龄(54.7±8.0)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6.5±17.3)d。23例患者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2b级]率为95.8%;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夹层及穿孔、新发脑梗死;发生高灌注综合征2例,其中 高灌注引发症状性脑出血1例,头痛1例;术后随访90d未复发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TIA)。术后90d,患者NIHSS评分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90d与术前mRS评分、病变对侧上肢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0d,患者病变对侧下肢肌力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再通能降低MCA慢性闭塞 轻瘫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 /TIA复发,并为患肢肌力恢复提供良好的灌注基础。 杨刚 徐吉莉 陈龙雯 黄红星 袁亚辉 赖贤良关键词:慢性 大脑中动脉闭塞 轻瘫 源自二尖瓣环严重钙化的栓子导致的大脑 中动脉 闭塞 一例 2024年 二尖瓣环钙化(mitral annular calcification,MAC)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由钙质在纤维性结构的二尖瓣环沉积引起,是一种罕见的缺血性卒中 病因。MAC导致卒中 发生涉及多种机制。本文报道1例二尖瓣环严重钙化引起的多发微小栓塞和大脑 中动脉 闭塞 病例,希望能够提升临床医师对MAC所致卒中 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李婉君 冉晔 何孜姿 田成林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 二尖瓣环 MITRAL 纤维性 钙化 以大脑 中动脉 闭塞 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 2024年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通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24 h)、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1],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动脉 和静脉血栓形成是NS的潜在并发症,与静脉血栓形成相比,动脉 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低,而NS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 更为罕见[2]。 邵敏峰 马一骏 王俊 孙佳 张宴斌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 动脉血栓形成 潜在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 低蛋白血症 首发表现 术前NLR对急性大脑 中动脉 闭塞 血管内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 中动脉 (MCA)闭塞 患者在接受血管内治疗(EVT)前,术前外周血中 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发病后90 d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3-07于徐州市中 心医院高级卒中 中 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MCA闭塞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良好预后组和不良预后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不良预后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术前NLR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同时绘制预后情况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临界值。结果最终纳入急性MCA闭塞 血管内治疗患者97例,良好预后组32例(32.99%),不良预后组65例(67.0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年龄、术前NLR、术前ASPECT评分及侧支循环情况方面,不良预后组低于良好预后组(分别为P=0.007、0.022、<0.001、0.007),术前NIHSS评分、术前血糖高于良好预后组(P=0.014、0.003)。2组在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脑卒中 、高血脂)、术前血压、病因分型、有无静脉溶栓、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发病到穿刺成功时间、改良脑梗死溶栓治疗分级(mTICI)、术前中 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NIHSS评分、术前舒张压可影响术前NLR大小(分别为P=0.007、0.009、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5,95%CI:1.008~1.105)、术前ASPECT评分(OR=0.562,95%CI:0.366~0.861)、术前NLR(OR=1.17,95%CI:1.003~1.367)是急性大脑 中动脉 闭塞 血管内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22、0.008、0.046)。术前NLR预测急性MCA血管内治疗患者发病后90 d不良预后的AUC为0.644(95%CI:0.526~0.761),最佳临界值为3.255。结论术前NLR与急性MCA闭塞 EVT治疗患者的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且可作为预测此类患者不� 孙梦飞 吴宇鹏 傅新民 蒋兰 张洋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预后
相关作者
张拥波 作品数:246 被引量:1,419 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颈内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卒中 文献复习 李继梅 作品数:223 被引量:1,469 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炎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卒中 王德生 作品数:344 被引量:1,881 H指数:1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局部亚低温 阿尔茨海默病 复智散 脑出血 脑缺血 孙玉芳 作品数:18 被引量:82 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大脑中动脉闭塞 颈内动脉闭塞 卒中 预后不良 病因 张新江 作品数:165 被引量:1,005 H指数:16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大脑中动脉 脑出血 脑梗死 脑梗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