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9篇“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文章
-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被引量:3
- 2007年
-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是女性的常见病,包括自下生殖道的外阴、阴道、宫颈至盆腔内的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盆腔结缔组织的炎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重者如急性盆腔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急性炎症如未得到彻底治愈,往往反复发作,不仅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TI)是指可以通过性传播的疾病(以往曾称为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
- 廖秦平刘朝晖
- 关键词: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传播感染弥漫性腹膜炎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盆腔腹膜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联合检测专家共识被引量:33
- 2022年
-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阴道炎和子宫颈炎。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毛滴虫病以及由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子宫颈炎等。下生殖道感染与多种妇科、产科并发症相关,危害巨大。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廖秦平魏丽惠乔友林伊欣张蕾陈汶陈锐武玮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下生殖道感染阴道微生态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
- 不同人口学与婚育特征的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因素及预防知识调查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调查不同人口学与婚育特征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和预防知识现状,分析不同人口学与婚育特征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1月自愿参与研究1926例育龄期女性为调查对象,在妇科常规检查和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查基础上结合自制下生殖道健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检出767例,检出率为39.82%,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和阴道炎合并慢性宫颈炎,分别占16.30%、14.28%及9.14%;下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总计分离1489株,前3位依次为革兰阳性菌、解脲脲原体及革兰阴性菌,分别占28.21%、27.00%及21.56%;育龄期女性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及使用避孕套及生殖道感染治愈后再怀孕的占比依次为55.92%、34.01%、17.96%及8.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性生活频次、避孕措施、月经期性生活、原发性痛经、引流产史及下生殖道预防知识得分对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月收入<3000元、无避孕措施、经期性生活、原发性痛经及引流产史是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结论不同人口学与婚育特征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检出率较高,相关预防知识掌握较差,临床实践中应基于高危影响因素加强社区妇科普查及健康教育干预。
- 李秀青钱李燕马锦莲
- 关键词: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人口学预防知识
- 750例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病原分布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病原分布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本院妇科750例育龄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所选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以及菌种鉴定,分析下生殖道病原感染分布情况,并对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结果 (1)300例发生下生殖道感染,感染率为40.0%;500株感染病原体中包括革兰阳性菌(占31.6%)、解脲脲原体(占27.4%)、革兰阴性菌(占25.6%)、真菌(占10.4%)、沙眼衣原体(占4.0%)和阴道滴虫(占2.0%);(2)750例育龄妇女中,对生殖道感染相关预防知识了解的妇女310例,仅占41.33%;调查发现,育龄女性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医务人员350例、网络平台287例、电视46例、广播43例、健康杂志24例。结论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革兰阳性菌为主要感染病原体,其次为解脲脲原体和革兰阴性菌。育龄女性更愿意接受从医务人员中获取的健康知识,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大下生殖道感染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降低下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 王芳
- 关键词:下生殖道病原分布健康教育
- 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及健康教育需求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了解该群体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自愿参加我院调查的1 896例育龄女性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查。比较不同人口学、婚育特征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情况,对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其健康教育需求。结果下生殖道感染检出率为41.0%,其中阴道炎289例(37.2%),慢性宫颈炎314例(40.4%),阴道炎合并慢性宫颈炎174例(22.4%);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引流产史、有无避孕措施及性生活频率有关(P<0.05);文化程度、引流产史和有无避孕措施是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育龄女性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需求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生殖道感染预防(94.3%)、生殖道感染高危因素(78.2%)、生殖道感染常见症状体征(70.7%)、生殖道感染疾病种类(55.9%)。现有获取知识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27.4%)、报纸杂志书籍(23.6%)、QQ、微信等网络平台(16.9%)、卫生宣传资料(10.4%)、亲戚朋友(9.2%)、医务人员(6.3%)等。希望获取知识途径依次为QQ、微信等网络平台(30.0%)、医务人员(27.4%)、专家讲座(11.0%)、广播电视(9.9%)、纸杂志书籍(9.1%)等。结论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与其文化程度、引流产史和避孕措施密切相关,可针对危险因素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干预。
- 马延梅刘晓菊
- 关键词: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需求
-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盆腔IL-1、TNF-α浓度及输卵管TLR-4表达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
- 目的: 从生殖道病原微生物、盆腔冲洗液炎症介质因子、外周血炎症指标多维角度探讨女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与对照人群的差异;探讨输卵管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表达与输卵管...
- 戴金城
- 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致病机制下生殖道感染白细胞介素-1TOLL样受体-4
- 湖北孝感地区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调查湖北孝感地区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下生殖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湖北孝感地区365名育龄期女性为调查对象,均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生殖道健康检查,并采用自制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下生殖道感染发生例数,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 0对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预防措施。结果:本次调查对象365名育龄期女性,发生下生殖道感染124例,感染发生率为34. 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人工流产史、性伴数、平均月工资、经期有无性交、月经情况、更换内裤时间、有无坐浴、经期有无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等因素,感染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按照危险程度依次为: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OR=7. 164)、经期有性交(OR=6. 181)、平均月工资<3000元(OR=6. 124)、有人工流产史(OR=5. 893)、月经不规律(OR=5. 246)、更换内裤时间为4~6天(OR=4. 824)、性伴数≥2个(OR=3. 852)、坐浴(OR=2. 984)。结论:导致湖北孝感地区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因素较多,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经期性交、平均月工资<3000元等均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 王巧娥胡小刚许海
- 关键词:育龄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
- 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调查育龄女性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分布、危险因素,分析其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医院自愿参加调查的育龄女性526例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分析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情况及病原体分布,对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结果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率为39.9%(210/526),共分离出病原体36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滴虫分别占28.8%、24.5%、10.1%、28.5%、5.7%和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与年龄、文化程度、性行为、流产史和避孕方式呈明显相关性(χ2=5.034、7.336、4.561、10.056和6.21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避孕方式是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89,6.597,P<0.05);广播是育龄女性现有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占27.0%;育龄女性希望获取知识途径前三位的是网络平台、医务人员和广播,分别占41.3%、28.3%和14.4%。结论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文化程度和避孕方式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针对危险因素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干预,以降低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 周一帆王睿董熙远熊婷章汉旺
- 关键词: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病原体
-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 2016年
-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BV)的诊断方法。方法 2270例BV患者作为观察组,2270例行常规妇科普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唾液酸酶法与Nugent评分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检出阳性率、Nugen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具有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招湛静杨翠红杨素娟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
- 妊娠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因素分析与治疗效果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妊娠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因素与治疗的效果,为预防下生殖道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妊娠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产检无妊娠末期下生殖道感染女性8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1周随访,并行宫颈分泌物病原菌检测,比对妊娠结局。结果妊娠女性晚期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为衣原体、支原体、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及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对女性妊娠结局影响较大,需要临床医师积极开展防治共走,改善妊娠女性的妊娠结局。
- 钟丽珍
- 关键词:妊娠女性下生殖道感染
相关作者
- 高鹏

-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沙医学院
- 研究主题:小鼠 基因型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人乳头瘤病毒
- 张咏梅

- 作品数:3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沙医学院
-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导流杂交 基因型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 夏宇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沙医学院
- 研究主题:基因型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人乳头瘤病毒 导流杂交
- 刘朝晖

- 作品数:294被引量:3,206H指数:3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阴道微生态 白假丝酵母菌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
- 廖秦平

- 作品数:456被引量:4,431H指数:3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阴道微生态 阴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子宫内膜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