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4篇“ 妇产科感染“的相关文章
妇产科感染
本书在全面介绍妇产科感染相关基础理论之上对临床最常见的妇产科感染问题、妊娠期、胎儿宫内细菌、病毒与寄生虫感染、新生儿中常见的暴发性交叉感染等问题进行了详尽描述。
左绪磊主编
关键词:妇产科病
血清降血钙素原检验在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参考作用评价
2024年
评价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PCT procalcitonin)检验参考作用。方法 在我院妇产科选出4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22例细菌感染,18例病毒感染)及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比检验指标。结果 40例健康者血清PCT(0.39±0.19)ng/mL,18例病毒感染患者PCT(1.32±0.49)ng/mL,22例细菌感染患者(4.87±1.07)ng/mL,健康者数据最低;病毒感染患者72.22%血清PCT<0.25ng/mL;细菌感染患者61.11%血清PCT≥0.5ng/mL,具备显著对比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检验对感染性疾病确有辅助参考作用。
吕艳秋
关键词: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血清降钙素原细菌感染
无间隙护理干预应用于控制妇产科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无间隙护理干预应用于控制妇产科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无间隙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感染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程度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间隙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妇产科感染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患者满意度相对更高,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周萍
关键词:妇产科
探讨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评价
2024年
分析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对象为本院2022年1月-7月所治疗的60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患者所采取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进行探究。对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各项检测指标阳性率、治疗情况、治疗后C-反应蛋白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可以发现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测率高于其他指标(P<0.05)。通过对60例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治愈率为60.00%(36/60),有效率为33.33%(20/60),无效率为6.67%(4/60),总有效率为93.33%(56/60),且分析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发现,治疗2周后相较于感染前均有所降低,且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给予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然而为了进一步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率,各级医疗机构需要加强管理,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蒋沛颖
关键词: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妇产科感染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妇产科感染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1例。参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研究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05%,组间差异明显(χ^(2)=5.145,P=0.023<0.05)。研究组病菌清除率89.47%较参照组77.03%更高,组间差异明显(χ^(2)=4.182,P=0.041<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较参照组的19.51%更低,组间差异明显(χ^(2)=4.100,P=0.043<0.05)。研究组满意率95.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05%,组间差异明显(χ^(2)=5.145,P=0.023<0.05)。结论妇产科感染患者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有效清除病菌,保证治疗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实践价值较高。
王菊园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探究被引量:1
2023年
妇产科疾病范畴广、疾病种类多,患者治疗时间往往较长,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治疗压力[1]。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要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基于此,本文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马跃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妇产科感染疾病种类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参考价值
2023年
探究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的价值。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7月开展本次研究,选取样本80例,其中分为40例确诊妇产科感染疾病的患者,4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标本。结果 试验组为妇科感染疾病患者,对2组治疗前PCT水平进行测定,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女性志愿者(P<0.05),试验组照治疗前相比,女性PCT水平(5.35±1.76)大幅下降,统计学结果得出P<0.05;本研究中根据40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女性PCT和血培养结果将其分成2组,1组为细菌感染、另一组为真菌感染,分为两个阈值,即PCT=0.25ng/mL;0.50ng/mL,统计两项阈值之上和以下的患者占比,其中细菌感染患者PCT超过0.25的人数高达18例,占比81.82%,高于真菌感染组的16.67%;细菌感染患者PCT超过0.5的人数为15例,占比68.18%,高于真菌组(11.11%),结果比较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可用于临床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配合血常规检测结果,得出的数据更具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苏东越蒙景艳
关键词: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 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抽取的120例妇产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头孢他啶与甲硝唑治疗,后者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各组60例。对比治疗效果及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5.00%),统计有差异(χ^(2)=2.22,P<0.05);和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并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高于观察组(5.00%),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129,P<0.05)。结论 针对临床上妇产科感染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注射治疗,不仅可以抑制病原菌,还能增加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韩灵翠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妇产科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23年
讨论评估临床治疗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时血清降钙素原的应用价值及参考。方法 研究以我院妇产科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试验组,以同时段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女性为对比组,两组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比较分析试验组检出结果、组间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检测情况。结果 分析试验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可知,真菌感染检出准确率、细菌感染检出准确率增高;试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指标均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妇产科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时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指标,可以明确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且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明显下降,通过观察该指标变化,能够了解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利于辅助妇产科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参考意义,值得在临床诊治感染性疾病中广泛推荐。
杨秀兰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妇产科降钙素原
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内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55例,对患者的发病原因、感染类型、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诊断与对症治疗,55例患当中,显效者34例,有效者19例,无效者2例,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经过科学、有效的诊断与对症治疗,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可以取得满意度的效果,但在基层医院中引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因素众多,临床发病率较高,医院需要加强管理,要求院内各项医疗服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发生风险降至最低,以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胡文静
关键词: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

相关作者

杨丽
作品数:141被引量:61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脂质 生物标志物 人血浆 治疗药物监测 冠状病毒感染
万爱红
作品数:36被引量:261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干预 宫颈上皮内瘤变 健康教育 护理 宫腔镜
向阳
作品数:611被引量:3,834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 预后 妇科恶性肿瘤 中国专家共识
王德堂
作品数:175被引量:760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癌 细胞凋亡 染色体
孙立宝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蓟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妇产科感染 妇产科 抗菌药物选择 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