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篇“ 妊娠次数“的相关文章
- 妊娠次数及孕产妇血型增加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 2024年
- 目的研究妊娠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15名无输血史的孕产妇,采用固相凝集法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并对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孕产妇血小板抗体产生率为8.84%,其中妊娠1次组(2.83%)与妊娠2次组(13.85%)及妊娠≥3次组(15.91%)相比,孕产妇血小板抗体产生率明显增加;与O型孕妇相比,A型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妊娠年龄无关。孕妇的血小板抗体中,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类抗体占比83.3%,HLA-Ⅰ和人血小板抗原5b(HPA-5b)抗体占比5.6%,HPA-5b抗体占比11.1%。结论妊娠次数及孕产妇血型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孕产妇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以抗HPA-5b为主。应对有多次孕产史或异常分娩史的孕产妇,尤其是A型孕产妇进行血小板抗体的监测。
- 李娜魏华杨世明任冬霞卫国强
- 关键词:妊娠次数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妊娠次数与老年女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及严重程度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妊娠次数与老年女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我院96例≥60岁的老年女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60岁的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再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将病例组分为Ⅰ亚组、Ⅱ亚组、Ⅲ亚组、Ⅳ亚组。收集并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亚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妊娠次数。分析妊娠次数与老年女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以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妊娠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亚组29例、Ⅱ亚组26例、Ⅲ亚组19例、Ⅳ亚组22例。不同亚组患者在LAD、LVEF、NT-proBNP、妊娠次数、6MWT以及住院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显示妊娠次数与心力衰竭存在正相关关系(r>0,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检验显示妊娠次数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结论:妊娠次数与老年女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且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多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逐渐加重。
- 苏照海曹竣谢正张必龙杨江永
- 关键词:妊娠次数心力衰竭女性老年心功能分级
- 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孕产史及妊娠次数的关系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孕妇妊娠期的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探讨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孕产史以及妊娠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医院产科分娩的484例孕妇,孕妇妊娠期均接受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不良孕产史情况分为有不良孕产史组(84例)及无不良孕产史组(400例),比较2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根据妊娠次数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1次),乙组(2~3次),丙组(>3次),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组(42例)和抗体阴性组(442例)的分娩方式。结果:有不良孕产史组和无不良孕产史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4.3%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次数不同,3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甲组:6.3%;乙组:7.5%;丙组:1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妊娠次数和血小板抗体阳性有线性趋势(P<0.05)。结论:有不良孕产史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增高;随着妊娠次数增加,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升高;将血小板抗体检测作为妊娠期的产检项目可以更好地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态,可以有效地探讨流产的原因、预测及早期预防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董青青叶光勇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不良孕产史妊娠次数
- 孕妇产检中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与妊娠次数和分娩方式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评估孕妇产检中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与孕妇分娩方式及妊娠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行产检的孕妇96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分娩史分为初产妇组(n=50)和经产妇组(n=46);依据分娩方式将经产妇组分为自然分娩组(n=30)与剖宫产组(n=16);根据产妇妊娠次数分为甲组(1次,n=50)、乙组(2~3次,n=37)、丙组(>3次,n=9),比较各组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结果经产妇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初产妇组(P<0.05)。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检测共检出8例抗体阳性(8.33%);其中甲组阳性检出率为2.00%(1/50),乙组阳性检出率为10.81%(4/37),丙组阳性检出率为33.33%(3/9);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次数的增加导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之升高,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对血小板抗体阳性影响较小,可在常规孕产检查中纳入血小板抗体筛查项目,尤其是对于经产妇通过筛查后,阳性者及时给予配合性血小板准备,避免输血无效、输血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相关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 郭思维杨璇张菲洪强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检测妊娠次数分娩方式
- 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266例孕妇外周血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探讨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66例孕妇,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有无不良妊娠分为2组,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同时,根据妊娠次数分为A组(1次)、B组(2次)、C组(≥3次),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有不良妊娠组与无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31.81%vs 14.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次数不同的3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A组:9.09%;B组:21.62%;C组:23.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趋势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显示,妊娠次数和血小板抗体有线性趋势(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有关,有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无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与妊娠次数有线性趋势,妊娠次数越多,抗体阳性率越高。将血小板抗体检测作为妊娠期常规检测项目,有利于临床对不良妊娠孕妇的早发现,以及对胎儿/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 王九菊王九菊张丽洁魏绪仓魏绪仓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不良妊娠妊娠次数
- 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妊娠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妊娠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有过正常生育且无不良孕产史的62例同龄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入选者妊娠次数、人工流产次数与体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入选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甲状腺正常女性与异常患者的子宫异常、妇科内分泌与TORCH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anti thyroid peroxidase autoantibody,TPOAb)高于对照组,FT4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甲状腺功能正常比例低于对照组,总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与年龄、人工流产次数、激素之间无相关性,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自然流产的发生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对于这类患者需及时警惕其甲状腺水平,降低自然流产的概率。
- 潘婷华
- 关键词:自然流产甲状腺功能妊娠次数人工流产
- 剖宫产瘢痕妊娠患病率与妊娠次数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病率与妊娠次数的关系。方法:抽调28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剖宫产再孕患者,其中正常宫内妊娠234例(83.57%)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诊断为CSP的患者46例(16.43%)为研究组,研究两组患者之间各项资料,观察妊娠次数与患者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剖宫产后恢复时间、产次上无显著差异,P> 0.05,但研究组在孕次上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剖宫产瘢痕妊娠患病率与妊娠次数呈正相关,妊娠次数越多,剖宫产瘢痕妊娠患病率越高。结论:妊娠次数不断增多与患者患病之间呈正相关,而妊娠次数属于CSP发生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剖宫产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多次妊娠,为后期临床预防工作奠定基础。
- 陈金丽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患病率妊娠次数
- 妊娠次数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女性妊娠次数与绝经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断为CHD的绝经后女性389例为病例组,非CHD的绝经后女性151例为对照组,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CHD组女性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血脂水平以及妊娠次数均显著高于非CHD组女性,且其初次生产年龄更小(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次数为1、2、3、≥4的绝经后女性CHD的患病风险分别比未曾妊娠的绝经后女性高6%(OR=1.06,95%CI:1.01~1.59,P=0.021)、12%(OR=1.12,95%CI:0.96~1.66,P=0.163)、23%(OR=1.23,95%CI:1.10~1.75,P=0.004)和38%(OR=1.38,95%CI:1.31~3.27,P<0.001)。结论:妊娠次数增加是绝经后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帅维王辉波
- 关键词:妊娠次数绝经冠心病
- 孕妇免疫球蛋白G抗体效价与妊娠次数、妊娠年龄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孕妇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效价与妊娠次数、妊娠年龄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30例O型Rh D阳性血型的孕妇(其配偶血型非O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柱凝胶技术对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进行检测,分析其抗体分布状况及其与妊娠次数、妊娠年龄的相关性,并采用溶血试验探讨孕妇IgG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49例(45.15%)孕妇IgG抗体效价≥1∶64;孕妇IgG抗体效价与妊娠年龄、孕次存在正相关关系,伴随着妊娠年龄与孕次的增加,其IgG抗体效价明显提高(P<0.05)。共103例(31.12%)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孕妇IgG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孕妇IgG抗体效价与妊娠年龄、孕次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存在正相关关系,孕期检测IgG抗体效价有助于预防与控制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
- 黄燕金天明
- 关键词:孕妇IGG抗体效价新生儿溶血病
- 骨代谢标志物在不同妊娠次数中对胎儿长骨发育的影响
- 目的:通过测定初次妊娠及二次妊娠妇女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值的水平了解孕妇的骨骼状态及同期胎儿长骨的发育情况,分析妊娠次数是否会对胎儿长骨及孕妇自身骨密度产生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宁夏医...
- 苏云楠
- 关键词:妊娠次数骨密度
相关作者
- 雷晨

- 作品数:29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妊娠糖尿病 维生素D 骨密度 小鼠 高脂高糖
- 孔琰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恶变率 葡萄胎 妊娠次数
- 古兰拜尔

- 作品数:4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X线 产妇年龄 IGG抗A(B)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 楚中华

- 作品数:35被引量:3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百草枯中毒 受血者 成分输血 百草枯 肺纤维化
- 彭惠玲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IGG血型抗体 抗-A 效价测定 妊娠次数 孕妇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