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篇“ 媒介认知“的相关文章
- 美国媒介认知竞争实践与中国应对被引量:2
- 2024年
- 媒介武器化时代,信息载荷与舆论角力共同塑造认知竞争环境,不同价值体系国家驾驭人群思维干扰社会认知以达到战略传播制胜的目的,美国借此占据优势地位。国际关系变动影响认知竞争格局,多元社会文化拓展认知竞争题域,传播技术迭代重塑认知竞争形态,新媒体重构多样化认知竞争方式。为使认知竞争致效,中国还需以认知测绘驱动精准传播战略实践,健全高效传播链路,强化认知塑造投放策略,基于区域国别传播生态构建立体传播矩阵。
- 沈浩任天知
- 世界视频化:基于Sora的媒介认知与实践转向被引量:9
- 2024年
-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阶段与全息形态,Sora通过计算拟真与线性生成的技术机理、专业镜头与感官主义的内容表征、无限输出与随机变量的智能属性,正在生成一个AI视频世界。与前视频化阶段相比:Sora的超级劳动能力意味着其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技术客体;Sora视频呈现的内容不再是真实世界的直接映射与依据;Sora建构的视频世界与以“真实”作为基底的人类社会既形成相互补充、干预的关系,也带来观念对抗和认知负荷,由此引发了主体、客体和本体3个层面的媒介认知的转向。为防止真实世界和人类自身被完全统摄入虚拟化进程之中,建立认知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行动。人们需通过视觉实践消解认知困扰,利用虚拟经验再造现实世界和运用情感力量彰显人类的主体性,在生活世界中做一个富有情感和意志坚定的行动者,合理扩大人类不能被替代之缝隙。
- 王建磊
- 关键词:SORA媒介认知
- 中西互释下的媒介认知建构——以十九世纪Newspaper译名变迁为视角
- 2024年
- 西方newspaper于19世纪传入中国,中西媒介的互为阐释让中国社会对该事物建构起不同于西方的认知。以命名方式转译为视角,能揭示促成认知差异的中西互释过程。Newspaper先后被译为“京报”“新闻纸”“新报”等,最后与“报”稳定对译。每项译名均调动中国沟通文化相关范畴,折射出媒介分类思维的转变。分类思维集中体现为如何在中国安置newspaper与京报两种新旧媒介的关系,如“新闻纸”区隔出二者,“报”将后者形塑为前者的本土源头。译名变迁的内在理路表明,中国社会对报刊媒介的认知建构是持续的阐释创新过程,它受到中国原有沟通文化的制约并在推动该文化转型的同时阐明自身。此类认知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报业的实践特色,更彰显出文化交流的“嵌构式生成”逻辑。
- 操瑞青
- 关键词:京报新闻纸媒介认知
- 从《流浪地球2》中MOSS的媒介隐喻探析媒介认知构型的演进
- 2023年
- 当今社会,媒介深度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底层建构中,人对于媒介的认知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动向和对世界认知的图景。人以何种方式认知并处置其周围的媒介,媒介就会以何种方式影响并反馈至人的生活,媒介本身这种“能动性”的来源值得探析。《流浪地球2》电影中的人工智能MOSS形象体现出现代社会中技术物与符号物的两种常见媒介认知构型。这两种认知构型分别以硬件和软件的形式参与到MOSS的形象刻画中,并在软件和硬件的“碰撞”中催生出“涌现性的媒介”这一新的认知构型。涌现性解答了媒介的能动性来源,也让MOSS满足了观众对深度科幻性的审美想象。唯有将媒介视作具有自身可以涌现出能动性的物,才能在对媒介的深度认知中,理解人类自身已然被深度媒介化的生存境遇。
- 孟正皓鲍远福
- 关键词:媒介认知能动性涌现性
- 媒介认知、深度融合辨识与数字具身共存——2022年媒体融合研究综述被引量:13
- 2023年
- 在全球媒体融合实践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的媒体融合战略更是深入推进,从2014年打造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到2022年更清晰地聚焦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推进社会化融合,这在实践和理论上证明媒体融合是可行、必行之路。2022年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以对媒介、深度融合和数字化的重新认识和思考为主线,涵盖理论创新、历史断面研究和实践探索多个维度,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中国本土化研究、新闻生产、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文明新形态五大视角展开论述,结合新发展、新趋势并回归媒介本质,探析纵深发展阶段媒体融合的创新路径和再出发的逻辑起点,从而为未来发展展开前瞻性思考。
- 曾祥敏董华茜
- 关键词:媒体融合媒介化数字化
- 从印刷世界到元宇宙:数字时代教材编辑的媒介认知与教材革命被引量:6
- 2023年
- 任何一种当下的教材形态形成都与媒介的历史演变有关,都离不开教材供需双方对当前可供媒介的选择。本文通过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和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模型,探寻数字时代教材编辑的媒介认知,进而管窥可能引发的教材革命。
- 王军
- 关键词:教材编辑印刷世界媒介认知
- 从印刷世界到元宇宙——数字时代教材编辑的媒介认知与教材革命
-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表达和传播的载体,都需要通过某种媒介实现。任何一种当下的教材形态形成都与媒介的历史演变有关,都离不开教材供需双方对当前可供媒介的选择。随着数字时代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纸质媒介的教材正在发生变革,尤其2...
- 王军
- 个体化与具体化:西蒙栋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媒介认知研究
- 吉尔伯特·西蒙栋是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他极具原创性的技术哲学突破了传统技术哲学中技术与人的二元对立,为二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方式。他的代表作《技术对象的存在方式》于1958年一经出版便引起了法国哲学界的轰动,文中探讨...
- 谢诗慧
- 关键词:技术哲学媒介认知具体化个体化
- 媒介融合视阈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媒介认知属性研究
- 2020年
- 由于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中从理念到实践的广泛应用,媒介融合已成为一种结果,呈现于当前的媒介环境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媒介形式。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格局与更加多样的舆论环境,探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媒介认知属性上,作为传播历史的重要方式和表现历史的艺术形式,以及在媒介融合视阈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成为受众认同历史的影像传播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孔朝蓬陈洋
-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媒介认知
- 媒介认知:社会性偏向及影响性因素研究——基于“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本文是基于喻国明教授领导的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团队2019年“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的一项调研成果。以全民性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本文展示了我国社会性的“媒介认知”在媒介价值、媒介功能、媒介特质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偏向图谱,并在宏观上分析了媒介认知偏向的社会性影响因素。
- 喻国明曲慧
- 关键词:媒介认知媒介选择
相关作者
- 吕尚彬

- 作品数:96被引量:56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传媒 媒介 中国报业 人工智能 互联网
- 王军

- 作品数:102被引量:89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研究主题:数字图书馆 电商 元数据 本体 知识组织
- 方苏

- 作品数:13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生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消费主义 媒介认知 媒介评价
- 操瑞青

- 作品数:41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媒介 报刊 有闻必录 《申报》 新媒介
- 郑保章

- 作品数:98被引量:3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新闻策划 大众传媒 受众 策划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