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篇“ 嫦娥二号卫星“的相关文章
嫦娥二号卫星绕日运行轨道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嫦娥二号(Chang’e-2)卫星是我国首颗绕日运行的人造行星,文章在给定卫星轨道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绕日运行的轨道进行分析。分析了卫星与地球的交会周期,以及一个交会周期内卫星相对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得出了嫦娥二号卫星返回地球的速度增量需求和可飞越的目标小行星。分析结果可为嫦娥二号卫星后续任务的论证规划提供参考。
田百义周文艳刘德成
关键词:嫦娥二号卫星
基于嫦娥二号卫星微波辐射计亮温数据反演月壤介电常数被引量:3
2014年
月壤介电常数是当前月球微波遥感探测的基础,是月壤厚度、成分等信息提取不可或缺的参数.为了实现全月介电常数反演,通过对嫦娥二号卫星微波辐射计亮温数据进行时角校正,得到同一时角的全月微波亮温图.全月微波亮温表现出随月球地形、月壤成分及纬度变化的特征.基于校正后的微波辐射亮温,结合辐射传输模型,通过解算相关参数,反演得到3GHz频率下全月介电常数分布.其中,月海地区的介电常数实部高于月陆地区,且月球极地区域介电常数实部偏低;而介电常数虚部则在月海区域和艾肯盆地较高.通过模拟月表介电常数实验对反演结果进行温度校正,得到22℃下全月介电常数.将反演结果和月壤真实样品的介电常数测量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介电常数实部相对误差都低于11%;虚部相对误差偏大,但其差值最大仅为0.02.因此,基于嫦娥二号卫星微波辐射计亮温数据反演月表介电常数的方法是可行的.
连懿陈圣波孟治国张锋张莹
关键词:嫦娥二号卫星亮温辐射传输模型地球物理
嫦娥二号卫星飞日地L2点的轨道设计与实施
嫦娥二号卫星在环月轨道完成预定全部任务后,于2011年6月8日开始实施飞日地系统拉格朗日L2点的拓展试验,6月9日飞离月球,8月25日实现L2点环绕捕获,并在环绕L2点的Lissajous轨道上长期飞行。嫦娥二号卫星是世...
刘俊泽徐红兵崔雁
关键词:嫦娥二号卫星飞行控制
文献传递
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与科学探测被引量:5
2013年
嫦娥二号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其主要目的是为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嫦娥二号卫星配置了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七种有效载荷,在嫦娥一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嫦娥二号卫星在半年寿命期内圆满完成既定的工程任务和科学探测目标,而后开展一系列拓展试验,取得了航天领域令人瞩目的探测成果,为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和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本文从嫦娥二号科学探测目标出发,描述了嫦娥二号卫星的科学有效载荷配置,重点介绍了嫦娥二号的主要探测活动和拓展试验情况。
刘建军任鑫牟伶俐张力岩封剑青王晓倩李春来
关键词:有效载荷
“中国嫦娥”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下)——嫦娥二号卫星留在星际间靓丽轨迹回眸
2013年
系统集成创新,有准备有目标的跨越,理念决定思维,眼界决定高度,嫦娥二号成功演绎“中国精神” 嫦娥二号由月球卫星,到成为我国首颗与地球同一辈的兄弟,围绕太阳飞行的人造小行星不是意外。嫦娥二号创造“中国高度”的脚步,就是持续进行技术创新跨越的脚步,是系统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和有准备的创新,铺就了嫦娥二号创造辉煌之旅。嫦娥二号研制队伍以其成功的实践,张扬了不畏艰难困苦,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发展深空探测技术的路子。
杨涛
关键词:月球卫星集成创新星际深空探测技术
嫦娥二号卫星氢镍电池地面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嫦娥二号卫星经历8个月的环月飞行,完成了对着陆点"虹湾"区域的详查等工程目标,在成功绕飞拉格朗日L2点后,又完成与小行星"图塔蒂斯"交会的再拓展任务。嫦娥二号卫星装备了氢镍电池,按设计用于协助发射、地月转移、环月飞行和月食过程的辅助供电。对于氢镍电池的要求包括在环月轨道上至少供电6个月并支持大电流脉冲,例如点火过程。为了确定氢镍电池设计能够符合这些要求,对嫦娥二号卫星任务中使用的氢镍电池组进行了地面测试,该电池组由17节48Ah的单体电池构成,用于地面测试的电池部件与当前装配在嫦娥二号卫星上的电池组相同,通过地面测试,氢镍电池被证明满足这项任务的要求,并对支持按计划延长期的任务留有空间。
蔡晓东刘治钢焦萌黄江川
关键词:氢镍电池
嫦娥二号卫星推进系统拓展任务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嫦娥二号卫星圆满完成了工程任务后,又取得了各项拓展任务的成功,并于2012年12月13日成功与4179小行星交会并成像探测.本文针对嫦娥二号卫星拓展任务需求,介绍了推进系统研制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深入分析了推进系统有力支持嫦娥二号卫星拓展任务的各个关键方面,主要包括气路系统及490N发动机的长寿命工作、轨控推力准确预估和控制技术以及推进剂剩余量精确计算.
梁军强王晓磊宋涛
嫦娥二号卫星技术成就与中国深空探测展望被引量:35
2013年
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设计主要目标为先期验证后续月球着陆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并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进入行星际空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转移日-地拉格朗日L2点.此后,在距地700万千米,实现国际上首次与4179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交会并获取最高分辨率优于3m的光学图像.本文主要描述了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任务要求、任务特点、研制历程、在轨飞行评价、扩展任务、后续飞行状态和取得的主要技术成就.在分析、对比国内外深空探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深空探测后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叶培建黄江川张廷新孟林智
嫦娥二号卫星飞越Toutatis小行星转移轨道设计被引量:10
2013年
嫦娥二号卫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日-地拉格朗日L2点飞越探测小行星的任务.本文针对该任务的转移轨道设计问题,提出了满足时间节点约束、测控约束及燃料约束的拟流形摄动多节点转移轨道方案.首先,基于圆型限制性三体系统拟周期轨道的流形理论,分析了嫦娥二号卫星Lissajous轨道及其不稳定流形,给出了该流形延展与Toutatis小行星轨道的空间关系;然后,基于星历模型,提出了拟流形摄动法分析飞越Toutatis小行星的机会,得到了转移轨道的初值;最后,基于DE405星历模型、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及小行星星历,采用多级微分修正法,得到满足约束的转移轨道方案.嫦娥二号卫星于2012年4月15日和6月1日进行两次变轨机动,2012年12月13日近距离成功飞越4179Toutatis小行星.工程飞行试验结果验证了嫦娥二号卫星从日-地拉格朗日L2点飞越探测4179Toutatis小行星轨道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乔栋黄江川崔平远饶炜王晓磊黄昊孟林智周文艳
关键词:小行星探测
嫦娥二号卫星技术试验分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3年
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设计主要目标为先期验证后续月球着陆任务中的部分关键技术.技术试验分系统是嫦娥二号各分系统中唯一全新设计的分系统,以满足技术验证和兼顾拓展的需求.本文从分系统组成、主要设计思路、分系统设计、飞行试验情况等方面介绍技术试验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情况.技术试验分系统集中了嫦娥二号卫星绝大部分新研单机产品,并负责完成嫦娥二号任务多项工程目标.此外,分系统设计兼顾了远距离深空通信和天体成像需求,预留了扩展能力.嫦娥二号卫星的飞行结果表明技术试验分系统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工程任务目标,并在后续拓展任务中利用扩展能力成功对图塔蒂斯小行星成像.
黄昊赵思阳杜颖温博潘艳华陈云

相关作者

黄江川
作品数:53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嫦娥 嫦娥二号卫星 月球 星敏感器 敏感器
孟林智
作品数:52被引量:38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研究主题:小天体 嫦娥 嫦娥二号卫星 深空探测 着陆
黄昊
作品数:31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研究主题:嫦娥 月面 嫦娥二号卫星 探测器 航天器
饶炜
作品数:76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研究主题:着陆 火星 火星探测器 探测器 嫦娥二号卫星
周文艳
作品数:43被引量:16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研究主题:L2 地月 HALO轨道 嫦娥二号卫星 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