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篇“ 子宫颈组织“的相关文章
- 小鼠不同生殖时期子宫颈组织中脂滴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脂滴是细胞内储存脂质的细胞器,在多种组织器官中都有分布,脂滴通过其代谢产物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子宫颈作为雌性动物生殖系统中重要的生殖器官,在不同生殖时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状态。本课题组已经通过子宫颈的超微结构和油红O染色,...
- 陶龙龙
- 关键词:雌性动物子宫颈脂滴蛋白表达
- 文献传递
-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的石蜡切片厚度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时的石蜡切片厚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5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6例)及宫颈癌(78例)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进行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石蜡切片厚度为2. 0、3. 0、4. 0、5. 0、6. 0μm的标本p16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随着切片厚度增加,病变部位所在细胞核p16蛋白染色逐渐加深。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患者标本不同切片厚度的p16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 817和1. 332,均P> 0. 05);而LSIL和HSIL患者标本不同切片厚度的p16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688和10. 182,P <0. 05或P <0. 01),当标本切片厚度为3. 0~5. 0μm时可获得较为稳定而可靠的检测结果。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行子宫颈组织p16蛋白检测推荐的标本切片厚度为3. 0~5. 0μm。
- 陈志强米贤军陈昂段立锋代新珍邓文同
- 关键词:石蜡包埋显微切片术
- 应用时间分辨法检测石蜡包埋子宫颈组织p16^(INK4a)蛋白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时间荧光分辨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子宫颈组织病理学小活检标本126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及TRFIA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结果126例标本中,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2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2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5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29例。免疫组化检测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组、LSIL组、HSIL组、SCC组中p16^(INK4a)蛋白阳性病例分别为1、19、53、28例,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阳性病例分别为3、17、50、27例。LSIL、HSIL及SCC组中,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阳性的病例经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在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组、LSIL、HSIL及SC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5.00%、70.83%、93.9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RFIA适合于检测p16^(INK4a)蛋白,且对检测条件要求低,有利于临床工作中不同机构大规模检测。
- 丁莉邹先进范婉婷郑杰陈琼
- 关键词:子宫颈组织P16^INK4A免疫组织化学
- 单纯HPV16/18阳性行阴道镜检查有可疑病变患者的子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单纯HPV16型和(或)18型(HPV16/18)阳性行阴道镜检查并有可疑病变患者的子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探讨HPV16/18阳性患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阴道镜门诊就诊的年龄为21-65岁、HPV16/18阳性、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阴道镜检查有可疑病变的患者,收集其子宫颈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3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者214例,为ASCUS者123例。结果(1)337例患者中,子宫颈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颈炎症63例(18.7%)、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89例(26.4%)、CINⅡ-Ⅲ及子宫颈原位腺癌(AIS)182例(54.0%)、早期(指Ⅰa1期)子宫颈癌3例(0.9%)。其中CINⅡ及以上子宫颈病变(包括CINⅡ-Ⅲ、AIS、早期子宫颈癌)所占比例,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71.5%,88/123)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45.3%,97/214;χ2=24.876,P〈0.01);HPV16型阳性患者(64.4%,150/233)明显高于HPV18型阳性患者(30.3%,27/89;χ2=31.388,P〈0.01);不同年龄段[20-29岁为69.3%(52/75)、30-39岁为55.1%(75/136)、40-49岁为44.8%(30/67)、≥50岁为47.5%(28/59)]患者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2,P=0.032)。(2)在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HPV16型阳性患者的CINⅡ及以上病变所占比例高于HPV18型阳性患者[分别为54.8%(80/146)、26.0%(20/27);χ2=16.930,P〈0.01];在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中,HPV16型阳性患者的CINⅡ及以上病变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HPV18型阳性患者[分别为76.5%(78/102)、55.6%(15/27);χ2=4.642,P=0.031]。(3)与炎症和CINⅠ患者比较,CINⅡ及以上子宫颈
- 张健欣郑婷萍刘军王秋曦詹宇新张震宇
- 关键词:癌前状态人乳头瘤病毒16人乳头瘤病毒18阴道镜检查
-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疗效及对子宫颈组织ICMI-1mRNA、TGF-β1m RNA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疗效及对子宫颈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MI-1)、转化生长因子"1(TGF-"1)mRNA表达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冷冻治疗。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颈组织ICMI-1 mRNA和TGF-"1 mRNA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CMI-1 mRNA和TGF-"1 mRN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IL-1)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和IL-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期和月经周期无明显变化,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保妇康能有效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降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子宫组织ICMI-1mRNA、TGF-β1m RNA表达以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温云花吴学明史春周冰
- 关键词:保妇康栓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细胞间黏附分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
- 常见HR-HPV各型在子宫颈组织中致癌能力的评估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es,HR-HPV)各型与子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对135例诊断结果为45例非子宫颈上皮内瘤变(non-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NSIL)、4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4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8例子宫颈癌(squamous cervical cancer,SCC)的子宫颈活检组织蜡块进行HPV及E6/E7 mRNA的检测,分别应用PCR-反向杂交法、支链DNA技术(Quantivirus冷光仪)检测。结果 HPV 16在NSIL、LSIL、HSIL、SCC中感染率依次22.22%、21.43%、47.50%、62.50%,呈逐渐递增趋势(P=0.007);单一感染时,HPV 16的E6/E7 mRNA拷贝数依次是1 425.76、3 747.25、1 325.98、86 015.36,与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0.028);多重感染时,HPV 16伴其它HPV感染组在NSIL、LSIL、HSIL、SCC中的E6/E7 mRNA拷贝数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而其它HPV(不包括HPV 16)感染组表达的mRNA拷贝数与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P=0.044)。结论 HPV 16与子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最为紧密;在所有HR-HPV中HPV 16的致癌能力最强。
- 吕秀芳宋晓霞贺慧徐继跃孔令非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E6E7
- 通过子宫颈组织中EZH2的表达预测子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组织中EZH2表达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各30例宫颈组织中EZH2的表达水平,所有选取标本术前均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型(HPV DNA)检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EZH2检测和高危HPV DNA检测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准确性。结果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EZ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16.7%、26.7%、63.3%、90.0%、93.3%,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组织中EZH2阳性表达率与其组织学病变呈正相关(r=0.641,P<0.05)。EZH2检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预测灵敏度(Sen)、预测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准确性分别为82.2%、81.1%、81.3%、82.0%、81.7%,高危HPV DNA(HC2)检测的Sen、Spe、Pv+、Pv-、准确性分别为87.8%、57.7%、67.5%、82.5%、72.8%。结论 EZH2检测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优于高危HPV检测,EZH2检测具有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价值。
- 郭兴巧魏璇杜秀英
- 关键词:EZH2人乳头瘤病毒宫颈肿瘤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成年小鼠不同生殖时期子宫颈组织中脂滴和自噬体PPAR、LC3和Atg5基因表达特点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
- 脂类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内脂类的代谢状况影响着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脂类的合成、修饰与分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能量供应变化、细胞膜完整性、信号分子的转导、激素及细胞因子的调控以及外界环境的改变等...
- 李刘慧
- 关键词:妊娠期间子宫颈组织
- 一种带拨片装置的子宫颈组织活体取样钳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拨片装置的子宫颈组织活体取样钳,包括钳体,所述钳体上轴接有拨片,所述拨片连接有拨片手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当取样钳将宫颈组织夹取下来后,采用拨片手柄带动拨片将宫颈组织从钳头上拨下即可。操作方便快...
- 田林姜鸿
- 文献传递
- 小鼠分娩期子宫颈组织中前脂肪细胞的分布及前脂肪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前脂肪细胞是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之一,同时也是脂肪组织的重要细胞,来源于胚胎时期的中胚层,具有分化能力,参与成熟脂肪细胞形成的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分化成成脂肪细胞。由于具有分化能力,前脂肪细胞成为新的多能干细胞资源,是...
- 郭栋振
- 关键词:前脂肪细胞分化能力巨噬细胞超微结构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王云
- 作品数:100被引量:242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EB病毒 疱疹病毒4型 EBV 聚合酶链反应 胃癌
- 庞媛
- 作品数:27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3D打印 水凝胶 药物筛选 细胞 肿瘤模型
- 刘彤云
-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硬皮病 儿童发病率 角化性皮肤病 家族史 毛发红糠疹
- 徐明堂
- 作品数:45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荧光原位杂交 肺癌 病理科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 贠文晶
- 作品数:15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宫颈脱落细胞 HTERC基因 P16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