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存疑案件“的相关文章
- 存疑案件追诉时效之司法适用
- 2024年
- 追诉时效已超越犯罪范畴而进入刑罚视野,其适用应以犯罪为前提。犯罪是实体法上的概念,即符合犯罪成立条件,且有确实、充分的证据支撑。存疑案件不符合这一前提,因而不能适用追诉时效。案件事实存疑时,追诉期限有多种可能性,存疑案件仅系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性,势必建立在假设之上而带来滥权风险。超过追诉期限对终止刑事诉讼程序不具有绝对意义,存疑案件适用追诉时效亦非更有利于行为人。
- 马如意
- 关键词:追诉时效存疑案件
- “捕诉一体”背景下存疑案件的跟踪监督被引量:2
- 2020年
- 实践中存在侦查机关对一些存疑案件不了了之的情况。"捕诉一体"背景下强化存疑案件跟踪监督是做优刑事检察工作的需要,是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履行主导责任的需要,也是磨砺检察官业务能力的需要。强化检察机关对存疑案件的跟踪监督,基础是"重自强",关键是切实履行主导责任,必要时可借助外部力量。
- 宁建新
- 关键词:存疑案件
- 毒品来源存疑案件的证据审查
- 2017年
- 【裁判要旨】在毒品犯罪案中,毒品实物不属于直接证据,不能天然建立与被告人的客观联系,需要以勘查笔录、扣押笔录等证据为媒介,通过印证的证明方式建立与被告人的联系。对于毒品来源存疑的案件,应本着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人的原则,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断。
- 谢璐凯蔡时强
- 关键词:存疑案件毒品来源证据审查被告人毒品犯罪笔录
- 证据存疑案件的审查判断及处理原则
- 2015年
- 案发距今近14年,当年侦查水平受到历史性的局限,案发现场因被害人多名亲属施救而遭到破坏。由于犯罪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及不可再现性,证据暴露状况不同等多种因素,导致案件的证据体系形成了一种既有指向被告人犯罪的部分证据,又不足以形成完整证据链条的局面。对此,被告人是否实施犯罪,现有证据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对这样的疑案,应当恪守证据裁判规则,摒弃疑罪从轻的做法,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从法律上推定被告人无罪。
- 石春燕
- 关键词:存疑案件审查判断疑罪从无原则裁判规则被告人证伪
- 存疑案件刑事赔偿应根据归责原则确定
- 2009年
- 刑事赔偿制度是指国家依法承担的对因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和监狱管理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损害而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又是赔偿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依法做好刑事赔偿工作,
- 李桂娥
- 关键词:刑事赔偿制度归责原则存疑案件赔偿义务机关行使职权
- 存疑案件刑事赔偿归责原则被引量:1
- 2009年
- 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为从法律价值上判断国家对刑事司法侵权造成损害应否承担法律责任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和标准,对于确定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及免责条件、举证责任的负担以及承担责任的范围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的刑事赔偿,所确立的唯一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
- 贾丽莉单丽萍
- 关键词:刑事赔偿归责原则违法原则
- 论存疑案件刑事赔偿归责原则被引量:1
- 2008年
- 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为从法律价值上判断国家对刑事司法侵权造成损害应否承担法律责任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和标准,对于确定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及免责条件、举证责任的负担以及承担责任的范围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的刑事赔偿,无论从立法背景看,还是从有关规定看;无论从国家赔偿法总则的规定看,还是从刑事赔偿的具体规定看;无论从立法技术,还是从立法原意看;其所确立的惟一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
- 周美华林志明
- 关键词:刑事赔偿归责原则违法原则
- 从刑事赔偿制度的法理性看刑事存疑案件的国家赔偿
- 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建立是衡量一国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是社会文明、尊重人权、保护人权的显著标志。我国赔偿法虽然已经颁布了十多年,但是由于执法思想上的固守、认识上的差异、司法体制及立法技术上的问题等因素,《国家赔偿法...
- 沈瑾
- 关键词:国家赔偿刑事赔偿制度归责原则存疑案件
- 文献传递
- 存疑案件刑事赔偿释论被引量:3
- 2005年
-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检察机关审查办理存疑刑事赔偿案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实际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性措施进行阐述。认为真正意义的存疑案件是应当给予刑事赔偿的,但鉴于审查起诉环节存在把一些不属于存疑的案件最终以存疑形式终结追诉,故办理存疑刑事赔偿案件应当根据原案件的证据情况,区分不同情形决定是否存在《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应予赔偿的情况,并具体提出应该给予赔偿和不应给予赔偿的条件。
- 王晋向泽选
- 关键词:刑事赔偿存疑案件审查起诉追诉《国家赔偿法》检察机关
- "辩诉交易个案"的程序性实践分析——兼谈特殊存疑案件检察裁量权之行使被引量:2
- 2005年
- 辩诉交易在中国的自发生成有其作为个案的实践特色,它是在特殊案件存疑情况下控辩双方对规则局限性、刑罚个别化观念缺损、价值疏离等程序异化现象的自主克服,也是法律延续生命的妥协之道。现今,"存疑不起诉"条款无法协调社会危害性较大的存疑刑案的各种利益及价值冲突,辩诉交易对此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 刘婵秀
- 关键词:辩诉交易裁量权存疑案件检察行使刑罚个别化程序异化
相关作者
- 唐守东

- 作品数:21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刑事申诉 公益诉讼 社会和谐稳定 调解制度 法院
- 贾丽莉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
- 研究主题:存疑案件 归责原则 刑事赔偿归责原则 刑事赔偿 违法原则
- 王晋

- 作品数:20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刑事申诉 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 刑事申诉检察 刑事赔偿
- 徐阳

- 作品数:57被引量:240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 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制度
- 沈瑾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大脑白质纤维 大脑白质 存疑案件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