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9篇“ 学业倦怠“的相关文章
- 大学生感恩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感恩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及心理幸福感、预先应对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所高校本科生1038名,采用感恩问卷(GQ-6)、殷盛感量表(FS)、预先应对量表(PCS)和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进行调查。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和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MBI-GS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P<0.01),有留守经历者高于无留守经历者(P<0.001)。GQ-6得分与MBI-GS得分负向关联(β=-0.19,P<0.001),PCS得分在GQ-6得分与MBI-GS得分间起独立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5,95%CI=0.02~0.09),FS得分和PCS得分在GQ-6得分和MBI-GS得分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6,95%CI=0.03~0.01)。结论:大学生的感恩与学业倦怠有关,预先应对起独立中介作用,心理幸福感和预先应对起链式中介作用。
- 张平涂翠平张兰鸽付芳
-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学业倦怠心理幸福感
- 手机依赖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24年
- 学业倦怠是学习者由于学业相关压力及其他个体因素所引起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耗竭状态。手机依赖是引发学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回顾既往研究发现手机依赖对学业倦怠存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用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和资源保护模型对其内在机制进行解释。
- 杜雨欣赵立军
- 关键词:学业表现心理倦怠手机使用
- 高职学生在线学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
- 2024年
- 改善高职学生在线学业倦怠可以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对高职学生在线学业倦怠现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试者整体处于中度在线学业倦怠状态,且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中,情绪低落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成就感低。高职学生在线学业倦怠与个人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五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自我管理为核心,以社会支持为辅助,改善高职学生在线学业倦怠。
- 陈铁张秦
- 关键词:高职学生影响因素
- 高职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相关关系研究
- 2024年
- 探究高职学生群体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采用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问卷对492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显示:高职生公正世界信念对学业倦怠有明显负向预测作用。这对认识高职生学业倦怠形成影响机制,有效预防和干预高职生学业倦怠具有积极作用。
- 黄蓉
- 关键词:高职生学业倦怠公正世界信念
- 父母婚姻冲突与初中生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 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和行为尚未成熟,其心理发展中存在着激烈冲突和矛盾,因此将会面临更多的适应性风险挑战,家庭中的父母冲突便会对这一点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同样也是该群体的学业关键阶段,由于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旨在引导初...
- 李燕君
-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韧性学业倦怠
- 中学生羞怯对学业倦怠的影响:一个交叉滞后模型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考察中学生羞怯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选取江西省德安县某中学的八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羞怯量表、社交焦虑量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量表,通过间隔为12个月的三次追踪,最终选取三次都参加施测的被试共217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收集数据进行交叉滞后分析,探究羞怯、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与学业倦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1) 羞怯与社交焦虑、学业倦怠两两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其余三个变量呈显著负正相关。(2) T1时间点羞怯可以通过T2时间点社交焦虑预测T3时间点学业倦怠。综上,研究发现中学生的羞怯特质能直接对学业倦怠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且过低的自我效能感和过高的社交焦虑会加重中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说明羞怯个体需要尽可能保持身心愉悦,提高自我效能感才能更好地降低学业倦怠的出现。
- 吴文婷吴晓鑫王挺
- 关键词:羞怯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学业倦怠
- 基于扎根理论的延期博士生学业倦怠形成机制研究
- 2024年
- 延期博士生学业倦怠严重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18位正处于延期阶段博士生的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将隐性文化、制度规范、科研特点、外部环境和个体特征确定为延期博士生学业倦怠的五大影响因素,分别归纳为环境因素及个体因素两个维度。在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延期博士生形成了对环境整体感知的“心理活动场”。延期博士生“心理活动场”中的负向情感体验影响着个体学业倦怠的感知水平及行为表现。本研究构建延期博士生学业倦怠形成机制模型,提出应对策略,即引导博士生主动涵养奋斗精神、创设包容互助的学术氛围、关注博士生学业成长、提高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质量。
- 张卓黄滋淳
- 关键词:学业倦怠延期毕业博士生
- 大心理教育观在解决高职生学业倦怠中的应用
- 2024年
-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生学业倦怠现象日益突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大心理教育观从整体性和发展性出发,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程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符合思政教育大格局,强调与德育、学科教育、学生管理相互渗透,通过深入体制机制改革、营造积极学习氛围、提供有效师资培训、完善预防干预机制四个途径,打造和谐心理教育环境,凝聚教育力量,整合教育资源,解决高职生学业倦怠问题。
- 王燕何瑞琪
- 关键词:学业倦怠五育并举
- 数据驱动下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识别及干预研究
- 2024年
- 针对传统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滞后性的问题,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探索数字驱动视域下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精准识别和干预新思路。运用大数据技术、群体画像技术以及聚类分析法等,借助大数据画像技术精准性、动态性、实时性的优点,构建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画像,提炼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类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体系。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类型有原生环境型倦怠、心理情感型倦怠、目标迷茫型倦怠、低成就感型倦怠、生活凌乱型倦怠等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分类帮扶措施。从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层面分析产生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成人教育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干预策略。
- 宋超傅佳青
- 关键词:数据驱动
- 新时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探究
- 2024年
- 女性职业教育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女性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背景下,激烈的就业竞争、升本压力、社会歧视和创业艰难等因素,使许多女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现象。学业倦怠不仅对女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不良影响,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受众群体之一,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既是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能、改善学习品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女性教育优质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举措。
- 许佳钿
- 关键词:学业倦怠学习动力不足中国式现代化高职院校社会歧视
相关作者
- 王振宏

- 作品数:208被引量:1,799H指数:2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积极情绪 青少年 中介作用 情绪 儿童
- 伍新春

- 作品数:243被引量:2,837H指数:3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创伤后成长 青少年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教养
- 马高翔

-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学业倦怠 初中生 自我控制 工作记忆 小学生
- 倪士光

- 作品数:58被引量:6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流动儿童 大学生 学业倦怠 心理健康 中介作用
- 甘怡群

- 作品数:133被引量:3,958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工作倦怠 中介作用 生命意义感 抑郁 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