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6篇“ 学校武术“的相关文章
- 学校武术
-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特色教材系列:本书分为9篇,内容包括了学校武术回顾,学校无数的运动形式,学校武术的各种范例,学校武术的工作经验,特殊教育中的武术教学等。
- 王建华
- 关键词:武术
- 我国学校武术发展的审视与救赎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武术自1916年进入学校教育体系至今,已有100多年学校武术发展史,从最初的“强国强种”“尚武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强身健体”“活跃身心”再到新世纪力图走出国门的“奥运武术”,几经风雨,走到现在实属不易。越是优秀的东西越能走的更远,武术代表着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理应传承下去,但是,武术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学校武术的发展,现状越来越令人担忧。学校武术“操化”“泛竞技化”严重制约武术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模式的单一枯燥和武术教育的文化缺失等问题,使学校武术教育“渐行渐远”,以至“名存实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学校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学校武术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张鹏王国志
- 关键词:学校武术武术教育文化自信
- 学校武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
- 2024年
- 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弘扬中国精神、提振民族士气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学校体育课的组成部分,武术课程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能够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弘扬崇德尚武精神、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为充分发挥学校武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分析了学校武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价值取向和重要意义,调研了学校武术课程发展现状,指出了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学校武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路径。
- 王晓婷刘媛媛刘佩雯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进路
- 2024年
- 为了阐明武术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上能够有所作为,同时解决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首先深入分析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历程,发现武术自纳入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系统以来,在不同的时代被委以不同的国之重任,先后或交叉经历了操化武术、舞化武术、既击又舞三个版本,皆有得有失。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坚持本真,教有内涵的武术”“以学生为主体,上有生命的课堂”“以动手益智为驱动,留打卡挑战性的作业”等实施策略。
- 卢安唐浩杰
- 关键词:学校武术武术教育技击
- 学校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再塑
- 2024年
- 武术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优秀的文学、哲学等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学校武术教学方法和理念都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但学校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武术的发展。文章从文化传承和学校体育的视角出发,对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要存在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武术文化属性、学生受“快餐文化”影响等问题,因此提出教学理念、内容、目的、环境等方面的对策,号召广大学校武术工作者重视武术文化传承,以促进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重塑。
- 李权王海鸥
- 关键词:学校体育武术教学文化教育武术文化
- 基于历史文化观目标导向的学校武术教学创新路径
- 2024年
-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重要目标,学校武术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历史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审视学校武术教学存在的历史观、文化观缺失现象,探索在武术教学中以培养历史文化观为目标导向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学校武术教学历史文化观缺失存在武术项目自身、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必要进行以“诵读经典、阐释经典、创新经典、应用经典”为主线的武术教学创新实践。这对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具有历史文化观宏大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徐巧
- 关键词:武术教学历史文化观
-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定位阐述
- 2024年
- 依据党和国家颁布实施的有关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相关文件,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学校武术教育的定位为研究对象,力图进一步明确和厘清学校武术教育在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下,应当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旨在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实践开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 潘磊吴松钱利民
- 关键词:文化强国学校武术教育
- 建国75年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政策的演进规律及未来展望
- 1研究目的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凝练着中华传统育人智慧。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学校武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系统改革,自1961年武术课程被正式纳入教育部《体育教学大纲》以来,学校武术60余载薪火相传成功在际。我国大踏步迈入中...
- 朱怡君闫民
- 关键词:学校武术教育演进规律
- 五育融合视角下学校武术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应对策略研究
-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国家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五育融合视角下学校武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将学校武术教育作为体育实际载体...
- 陈壮壮
- 关键词:学校武术教育
- 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现实困囿与实施路径被引量:1
- 2024年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培育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与现实困囿,进而构建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学校武术秉承“尚德、循理、炼体、崇美、专恒”的理念,蕴含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磨砺学生“心智思维”、铸牢学生“强健体魄”、化育学生“美生惯习”、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的价值旨趣;但在实践中也困囿于武德渗透虚泛化、教学表现动作化、学习评价片面化、美育情境模糊化以及技能应用空乏化等主要问题,多元育人效果不佳。因此,要逐渐通过“具身德育”使学生切身体会武德之精微,并将其“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以“科学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武术技理中激荡思维思想;优化“增值评价”方法,为不同机能水平学生创造更加融洽的习武氛围;创设“美育情境”场域,改变以往模糊、泛化的美育过程;通过“技能迁移”教育引导,助力学生获得生活技能及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 吴宣廷吉灿忠
- 关键词:学校武术五育并举武术教学
相关作者
- 张峰

- 作品数:100被引量:5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武术 学校武术 传统武术 教学改革 武术教育
- 王岗

- 作品数:317被引量:4,232H指数:39
-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武术 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 中国武术发展
- 杨建营

- 作品数:165被引量:1,981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 研究主题:武术 太极拳 中华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武术
- 赵光圣

- 作品数:98被引量:972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 研究主题:武术 散打 口述史 武术家 武术教育
- 邱丕相

- 作品数:165被引量:3,808H指数:40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 研究主题:武术 中国武术 文化 武术教育 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