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568篇“ 宁夏回族“的相关文章
宁夏回族
丁国勇主编
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炭疽时空聚集性及炭疽芽孢杆菌分子分型分析
2024年
目的对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炭疽病例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和同时期分离的14株炭疽芽孢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2022年发生的炭疽病例资料,以区县为单位应用SaTScan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对2019—2021年分离的全部14株炭疽芽孢杆菌采用CanSNPs、MLVA-25、SNR-4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报告炭疽病80例,均为皮肤炭疽病例。SaTScan时空聚类分析显示,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宁夏中北部存在时空聚集区,其中永宁县存在一类聚集区(P<0.01,RR=13.83),同期在灵武市和吴忠市利通区存在二类聚集区(P=0.022,RR=3.47)。同时期分离的14株炭疽芽孢杆菌的遗传关系被定义为:A.Br 001/002亚群、A3.b基因簇内6种不同的MLVA基因型,其中存在3个共享基因型,并分别被SNR-4分析定义为2、3、5种PHRANA基因型;SNR-4分析显示有12种SNR基因型。结论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炭疽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1—2022年形成炭疽病的时空聚集区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自然疫源地形成和发展。通过分子分型发现,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分离出的菌株遗传关系较为单一,同一遗传关系下遗传多样性丰富。
冼然杨聪高建炜高磊陈倩赵瑜蒯文和樊浩浩李筱笛马江涛
关键词:炭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2015-202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固原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监测资料,掌握该市HFRS宿主动物分布及其感染带病毒情况,为固原市HFRS人间疫情预防控制和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2015-2021年在固原市泾源、彭阳、西吉、隆德县和原州区按照《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开展春、秋两季野外和居民区监测小型兽类(小兽)工作,采用夹夜法监测小兽密度、分布、种类等特征,同时采集小兽肺和血标本进行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5-2021年固原市共捕获小兽5 515只,小兽平均密度为2.00%,野外小兽密度(2.18%)高于居民区(1.7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20,P<0.001)。其中野外不同年份间和各县(区)小兽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1.300、1 202.179,均P<0.001);泾源县、原州区和隆德县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隆德县优势鼠种由黑线姬鼠转变为褐家鼠,西吉和彭阳县优势鼠种分别是长尾仓鼠和小家鼠。居民区不同年份间和各县(区)小兽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600、430.500,均P<0.001),小兽密度普遍在5.00%以下。泾源、西吉、隆德和彭阳县居民区优势鼠种均为小家鼠,原州区为褐家鼠,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18-2020年泾源和隆德县野外及居民区小兽密度均呈下降趋势,原州区和西吉县仅野外区小兽密度呈下降趋势,彭阳县仅居民区小兽密度呈下降趋势。2021年原州区和隆德县野外及居民区小兽密度较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彭阳县野外小兽密度2021年较2020年也有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年间小兽感染率(抗体阳性率)是其带病毒率(抗原阳性率)的5.48倍,其中小兽带病毒率泾源县最高(1.05%),小兽感染率隆德县最高(10.61%);小兽感染率居民区高于野外,
李涛李红詹军龚瑞李海军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鼠类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基于LASSO回归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不同学段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9月至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和中卫市,随机抽取8所小学、6所初中、6所高中、4所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小学每个年级抽取5个班级,初中至大学每个年级抽取4个班级,以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抽取学生14211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视力测量。不同学段儿童近视的影响因素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联合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选择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最小的模型为最优模型。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为70.3%,女生高于男生,城市高于乡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按学段分层后,随着年级的增加,近视检出率随之升高,小学最低,大学最高,不同学段近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近视影响因素的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性别、年龄、目前是否配戴眼镜、每日课间操节数、是否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和过去6个月是否保持规律活动是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均为P<0.05);性别、目前是否配戴眼镜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均为P<0.05);目前是否配戴眼镜是大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高,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差异明显。配戴眼镜是控制近视的保护因素。应根据儿童青少年所处学段开展有针对性的视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其健康保健意识,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
谢小莲陈启李静马娟王飞赵海萍曹娟
关键词:近视学段儿童青少年
建强队伍 管好资金 提升水平——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年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专门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专项补助资金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开展深入调研,采取市、县(区)级工会自查和自治区总工会经审会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摸清了自治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专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实情,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提出建强队伍、管好资金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为完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结构、提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整体素质和服务职工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撑。
张小玲
关键词:工会工作者专项补助资金专项资金使用社会化县(区)级
宁夏回族自治区潜在水土流失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根据潜在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宁夏不同水土保持区划水土流失现状和历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潜在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极低危险、低危险、中危险、高危险、极高危险5个等级。基于此,水土保持区划、小流域、县级行政区潜在水土流失分布情况为:(1)从水土保持区划来看,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Ⅲ、Ⅶ区,中危险区集中分布在Ⅲ、Ⅵ、Ⅶ区等宁夏中部及南部地区,极低危险区与低危险区主要分布在Ⅰ、Ⅳ、Ⅴ区;(2)从县级行政区来看,中危险及以上区域集中分布在中卫市北部、银川市西南部和吴忠市中部,极低危险区、低危险区集中分布在宁夏北部银川市中部及南部固原市;(3)从小流域来看,极低危险到极高危险小流域数量分别为507、391、225、69、30条。
魏小燕程金花张国军马文涛苏利平张荣哈文秀王霄陶清瑞
关键词:水土保持区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2016年—2021年宁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情况,为优化宁夏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从地理和人口角度对宁夏2016年—2021年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剖析。结果2016年—2021年宁夏各类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低于0.3,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均位于0.4以上,且在0.4以上波动;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低于按地理分布的泰尔指数;按人口分布的卫生人力资源的区域内泰尔指数贡献率均大于区域间泰尔指数贡献率,按地理分布的卫生物力资源的区域内泰尔指数贡献率均大于区域间泰尔指数贡献率。结论2016年—2021年宁夏卫生资源总量呈持续增加趋势;各类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但区域内资源配置不均衡;地区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需改善。
余智玲赵娜杨静宋金霞张维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基尼系数泰尔指数
2004-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风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宁夏2004-2023年风疹发病数据,分析风疹报告发病率特征和时空聚集性。结果2004-2023年宁夏共报告风疹80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03/10万,其中2004-2008年、2009-2013年、2014-2018年、2019-2023年分别为7.70/10万、16.29/10万、1.09/10万、0.20/10万。0-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岁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从2004-2008年的23.39/10万、30.57/10万、22.09/10万、13.45/10万、1.02/10万下降至2019-2023年的0.37/10万、0.05/10万、0.00/10万、1.29/10万、0.13/10万。时空扫描分析发现风疹发病率存在4个高发聚集区,覆盖11个县区。结论2004-2023年宁夏风疹发病呈下降趋势,以15-19岁人群为主,且存在时空聚集性;建议探索青少年和成人风疹免疫策略。
刘玮周路平张颖周莉薇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2005-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痘流行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3年宁夏水痘报告发病数据,分析水痘发病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水痘发病趋势,计算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探索发病率时空聚集性和聚集区域。结果2005-2023年宁夏共报告水痘7008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万,下同)为56.32,各年报告发病率在0.95-105.81之间。发病率在2007年和2019年出现转折点,2005-2007年、2007-2019年、2019-2023年发病率APC分别为353.63%(95%CI:-59.89%-5031.07%)、5.77%(95%CI:3.06%-8.54%)、-22.17%(95%CI:-32.14%~-10.74%)。0-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岁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7.14、328.98、161.86、74.90、6.46。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07年、2012年和2020年水痘发病率莫兰指数(Moran’s I)分别为0.464、0.296和0.438,发现14个高-高发病率聚集区;时空扫描分析发现6个发病聚集区,主要聚集区出现于2016年4月-2019年9月1个区。结论2005-2023年宁夏水痘发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且存在时空聚集性;需持续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
周路平张颖刘玮周莉薇
关键词:水痘发病率
宁夏回族自治区:以数字化支撑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4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紧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围绕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省试点,在建成省级教育云平台的基础上,集中优势、集约资源、集成创新,推动宁夏平台与国家平台全面联结,形成了以国家为主、宁夏为辅、五级联动、全域贯通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以数字化撬动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走出一条以平台融合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支撑省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宁夏新路。目前,全省中小学师生100%注册使用国家平台,其中月均教师活跃用户占72%。
王骋
关键词:中小学师生教育变革集成创新

相关作者

霍正浩
作品数:225被引量:666H指数:1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指长 汉族 回族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彭亮
作品数:107被引量:457H指数:1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汉族 回族 皮纹学 指长 基因多态性
焦海燕
作品数:115被引量:434H指数:12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汉族 回族 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乳腺癌
陈银涛
作品数:56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汉族 回族 皮纹学 细胞遗传学分析 宁夏回族
齐拓野
作品数:32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聚居 宁夏回族 工业园区 能值 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