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9篇“ 宏观经济效应“的相关文章
- 社会保险缴费调整、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宏观经济效应
- 2024年
- 文章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缴费调整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社会保险费率上调挤出了企业资本要素投入,企业难以维系过度依赖人口红利的增长模式,企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显著下降;社会保险费率上调通过提高劳动成本,降低企业内部现金流和增加外部融资约束,从而对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社会保险费率上调通过增加实际缴费额,受融资约束的企业以降低参保程度的方式降低劳动投入。此外,养老金费率降到16%时,样本期间所有企业的总量生产率年均提升了4.24%,说明社会保险降费有助于从成本端提升企业的中长期竞争力。该研究对深入理解社会保险降费引致经济增长的微观企业传导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许红梅张天华林小珠
- 关键词:社会保险缴费资源错配宏观经济效应
- 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及其宏观经济效应与政策协整被引量:1
- 2024年
- 疫后恢复政策组合拳,有力承托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发展呈现明显波动,亟须有能够“对症下药”的理论解释和宏观政策应对。构建NK-DSGE模型,探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相应政策协整问题。研究结果展示,典型事实蕴含中国不存在总体资产负债表衰退,但存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证据。在宏观层面,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冲击会导致宏观经济较长时期下滑,乃至引发债务-通缩风险,而在微观层面,减轻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的债务厌恶和改善正常经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减弱上述影响。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会抑制技术进步与需求扩张对产出的促进作用,但在技术进步情形下,上述抑制作用有限。为减小福利损失,财政政策应盯住衰退类企业债务,货币政策应锚定高融资约束企业债务,并提高政策反应力度,宏观审慎政策应提高对资产价格的敏感度。上述结论为理解微观层面债务厌恶所产生的宏观合力以及设计实施相应政策搭配提供参考。
- 秦怡陈平陈平
- 关键词:宏观经济效应
- 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与预测能力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关系和先行关系是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的共同关注点,其中的非线性和时频特征有待拓展研究。基于2006—2022年国债收益率曲线数据,运用动态NS模型拟合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发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随着到期期限的延长,收益率曲线呈逐渐收敛的趋势。运用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经济水平下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指标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国债收益率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呈现负向效应,当宏观经济处于不同水平时,这种负向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尤其在高经济增长且高通货膨胀时期影响强度更大。采用小波相位谱方法探究时频维度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指标预测能力的动态变化发现,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产出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在2019年后有所弱化。因此,未来应进一步促进国债市场建设,加强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监测,优化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 孙晨童党印苗子清
- 关键词:国债收益率利率期限结构宏观经济效应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减税降费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政策模拟
- 2024年
- 减税降费是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特征,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度和比较高质量发展阶段减税降费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减税降费不仅能够在短期起到很好的总需求刺激效果,而且可以通过优化要素供给和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不同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力和传导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消费税减税政策的短期刺激效果较强,但政策效力不具有持续性;增值税减税和社保降费的政策效力更强且持久,有助于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所得税减税政策有助于稳增长和促就业,但对私人支出有挤出效应。因此,应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逐步优化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同时,根据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的特点,通过组合式税费政策,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 丁志帆孔存玉
- 关键词:宏观经济效应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财税体制改革
- 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宏观经济效应与政策协同调控
- 金融稳定与金融市场功能发挥、宏观经济波动以及微观个体预期决策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其不仅是保障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平稳运行的关键,也是确保实体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扎实做好稳金融工作既是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谢敬轩
- 关键词:金融稳定影响因素经济效应动态计量分析
-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LPR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
- 2024年
-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始终坚持发挥市场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LPR机制的形成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丰富报价内容与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基于TVP-VAR模型,采用2013年10月至202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别绘制LPR、M2与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的不同提前期脉冲响应函数图和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图,利于分阶段探讨LPR、M2的价格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M2对经济增长的逆周期调节作用逐渐减弱,对物价水平的调节作用较显著,LPR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逆周期调节效果均显著,但同时两者的逆周期调节效果都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因此,应根据政策目标选择货币工具,提高LPR市场化程度,加强LPR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及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 徐明文刘义圣
-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利率政策
- 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技术进步与应用场景扩大的宏观经济效应
- 2024年
-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数字货币和银行业具有垄断竞争特征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扩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强度。研究表明:第一,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技术的进步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公众持有央行数字货币的意愿,从而从需求侧发力推动数字货币化的转型进程;另一方面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带动总需求的扩张。第二,在数字货币化推动下,垄断竞争的银行体系会创造流动性充裕的低利息信贷环境,宽松的信贷环境有利于推动总需求的扩张。第三,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场景扩大会通过货币数量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等传导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稳定宏观经济波动的方式增进社会福利。本文针对不计付利息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成果为稳妥推进我国数字人民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 刘震徐宝亮朱衡
- 关键词:支付手段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宏观经济效应:兼论流动性监管的作用
- 2024年
- 面对逐渐升高的经济不确定性和预期转弱压力,通过强化预期管理来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变得更加重要,同时考虑到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角度探讨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宏观经济效应,并兼顾考察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SVAR模型的经验证据表明,货币政策预期冲击表现为正向需求冲击,刺激宏观经济的同时引起货币政策的扩张性响应,流动性监管冲击具有相似的效果。进一步构建NK-DS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货币政策预期和流动性监管,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贝叶斯方法估计该模型,研究发现:引入预期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未预期到的成分仍较多;流动性监管能较好地防范流动性风险,稳定宏观经济,但监管带来的流动性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本文的结论对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推动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监管协同发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杨艳易伟
- 关键词:货币政策经济预期
-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 ——基于DSGE模型
- 蹇雳
- 公共债务激增及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 本书从公共债务激增的角度对公共债务及其宏观经济影响展开研究。基于债务增量的滚动窗口识别方法对全球86个重要经济体的公共债务激增事件进行了识别,为公共债务激增提供有效的测度方法。利用局部投影方法分析公共债务激增对宏观经济-...
- 刘志新
相关作者
- 陈利锋

- 作品数:114被引量:34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失业 宏观经济效应
- 李言

- 作品数:49被引量:3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价格扭曲 DSGE模型 房产税改革 协调度 PVAR模型
- 刘金全

- 作品数:431被引量:4,415H指数:3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TV
- 邓创

- 作品数:103被引量:8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P-V AR模型 金融周期 不确定性
- 金春雨

- 作品数:101被引量:8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TV VAR模型 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