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6篇“ 宗教意义“的相关文章
- 印度佛教圣树——艺术体现及其文化和宗教意义
- 2023年
- 菩提树、无忧树以及娑罗树,作为佛教圣树,可追溯至古印度原始树木崇拜以及夜叉崇拜。它们与佛陀的一生密切相关,并且在古印度艺术(特别是佛教艺术)中也得到了大量的体现。此外,这些佛教圣树与其他宗教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功能多样,不仅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还承载了当地的文化、宗教意义。
- 黄乐乐
- 关键词:菩提树无忧树娑罗树
- 先秦“告”的宗教意义及其文学呈现
- 2023年
- 先秦时期“告”至少包含三种宗教意义的用法,分别是告祭、祭告、告语。告祭是一种祭礼,而祭告是告祭礼的具体祭祀行为。狭义的告语是告祭所用的文辞,旨在向鬼神传达祭者之志,包括祈祷丰收、禳除灾殃、祈求出征顺利等。从广义看,告语可泛指专门用于人神沟通、依靠诉说传递的文辞,包括告祭之告语、祈祷辞、嘏辞、誓辞、颂诗等多种类型。“告”自身独特的宗教属性决定了告语的宗教属性,呈现出敬神使神、虔诚切悫的共性,而祈祝告神类文辞的混用则充分凸显告语的哀祭属性。
- 魏红玲
- 关键词:祭祀
- 古埃及艺术中的哀悼者形象及其宗教意义被引量:3
- 2023年
- 古埃及墓葬艺术对哀悼者与哀悼场景的刻画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女性哀悼者象征着哀悼奥赛里斯的伊西斯与奈夫西斯,通过对奥赛里斯死亡过程的模仿,死者与奥赛里斯等同起来。从古王国到新王国时期,对哀悼者的刻画更强调女性哀悼者悲痛流泪的形象,女性哀悼者所代表的女神的眼泪与对死者的哺育都对死者的重生具有重大作用。葬礼中的哀悼者使死亡所带来的混乱与悲痛融入仪式过程,死亡现象转化为与宇宙秩序相一致的宗教现象,人类自身的情感也纳入了死而复生的生命循环之中。哀悼者的象征意义体现出古埃及宗教观念的自然主义特征与文明早期萌发的人本主义思想。
- 温静
- 关键词:古埃及哀悼
- 论云冈第6-11窟的宗教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云冈石窟第5、6窟上部平台和两窟平面位置关系证实三十三天的一体化设计。结合佛经描述来看,第6-11窟内的坐佛端正地坐在了第6窟的塔柱中心上方约5m处,通天接地的塔柱被设计者比作“须弥山”,第6窟窟顶天人是“观三十三天”的禅观题材,第6-11窟表达的是仞利天为母说法的盛景,是第6窟的完美收篇,反映了佛陀伟大的救世思想,此即第6-11窟的宗教意义。
- 员小中
- 关键词:宗教意义
- 敦煌藏经洞《引路菩萨图》及手持长柄香炉的宗教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敦煌藏经洞画作中有数幅描绘单尊菩萨接引往生者内容的《引路菩萨图》。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图的整理有所遗漏,本文在对其断代的基础上进行了补遗。并且,关于《引路菩萨图》产生的原因一直未有定论,基于图像与文献,笔者认为《引路菩萨图》的产生与敦煌的观音信仰、中阴思想,以及世俗个人的需求有关。此外,本文对敦煌藏经洞所出《引路菩萨图》中菩萨手持之物——长柄香炉的宗教含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图中长柄香炉是构筑西方极乐净土之无量宝香的一个载体,是佛经中“异香来迎”的具象化表现,同时也是佛教世俗化的一种体现。
- 王静娴常青
- 关键词:净土宗唐代
- 从全真教看公孙胜在梁山“居上位”之宗教意义
- 2022年
- 公孙胜能够居梁山座次上位,必有作者推崇的深意。公孙胜的精神特质很是鲜明:退则保真气,有士人居常尽孝的高雅笃静;入则报国救民,有道士的法力权威,体现了全真教与儒家伦理、隐逸文化合流的印记,此与作者在时代机缘下深受该教影响有关。作者赋予人物扶困济世精神,承载了全真教以士人传统改造道教的理想人格。异族入侵,士人为挽救世风及保存中华文化兴起了全真教,以伦理坚守改良道教,弃原始道教之虚妄,向禅宗、儒学靠拢,融入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影响了小说核心观念。公孙胜形象突显如下宗教意义:一、他是小说最纯粹最高级的全真教人物,是天道仙界与世俗英雄真正的沟通者。二、他凝结了全真教生命自由意识,暗含梁山理想出路。三、折射出全真教以士人家国情怀改造道教的思想印记。
- 冯立嵩
- 关键词:《水浒传》全真教
- 日本黑陶珠洲烧器型中的宗教意义
- 2021年
- 珠洲烧是日本中世纪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之一。伴随着地方庄园势力的没落,珠洲烧在十五世纪后期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文化出现断层,窑址地处偏远,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对于其研究才逐渐开始。本文简单介绍珠洲烧的工艺流程,试图从器型方面来梳理珠洲烧在日本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定位,并探讨其主流器型瓶罐的宗教寓意。
- 陈恂浪
- 关键词:器型
- 湖南省博物馆藏神兽铜镜选介及其宗教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神兽镜是指以高浮雕手法纹饰西王母等神人、龙虎灵禽等神兽的一类古代铜镜,最早出现在东汉中期,流行于东汉末至三国,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根据纹饰内容和构图,神兽镜可分为环状乳神兽镜、对置式神兽镜、画纹带神兽镜,重列式神兽镜等类型。神兽镜工艺繁复,构思精巧,思想内涵深厚,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李慧君
- 关键词:高浮雕宗教意义对置式西王母
- 玛雅墓室壁画的宗教意义——以帕卡尔石棺线刻图像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玛雅文明是世界最著名的古代文化之一,本文通过从垂直空间的三大领界、水平空间的四合秩序、通往下界的"门户"、先祖与神灵四个方面分析帕卡尔石棺盖板图像,认知反映天、地、人之间关系的玛雅宇宙观及宗教信仰。这些宗教信仰渗透进入玛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筑了玛雅人的宇宙空间结构、神灵体系、创世演变、宗教仪式、死亡与重生以及稳定上流阶层的地位,从而维系了古代玛雅社会的稳定运转。
- 吴思佳
- 关键词:墓室壁画
- 论汉代太一图式的变化及其宗教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太一信仰由来已久,在著名的《太一生水》郭店楚简,将太一神描述为宇宙的本原并为万物赋予生命精气;太一神是汉代的最高天帝,汉武帝更是将其地位列于五帝之上^([1])。本文通过阐释帛画《太一避兵图》的主尊形象、汉画像石中的太一神以及铜镜中的太一出行图像,将汉代墓葬中的太一图像组合分别进行辨析,进一步探讨汉代人民生与死转化的生死观与时空的宇宙观。
- 杨赫
- 关键词:神仙信仰思想嬗变
相关作者
- 孙筱珍

- 作品数:5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小说 超验主义 《白鲸》 白鲸 麦尔维尔
- 郗文倩

- 作品数:43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体 文体功能 汉代 中国古代文体 汉赋
- 刘彩文

-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心路历程 花意象 文学意象 外来宗教 宗教意义
- 赵念念

- 作品数:44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手提袋 汉画像石 艺术设计 高校 人工智能
- 汪小洋

- 作品数:102被引量:19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墓室壁画 图像 汉画像石 宗教美术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