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篇“ 实质民主“的相关文章
全过程人民民主:程序民主实质民主的统一被引量:6
2024年
与重程序轻实质的西式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它实现了程序民主实质民主的统一。在民主从价值理念向制度形态的转变中,将人民作为逻辑起点与核心的实质民主为程序民主提供了制度韧性;在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中,将人民纳入政治运行轨道的程序民主实质民主提供了保障和支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进程中,实现程序民主实质民主的统一发展,二者统一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
刘焕明高雅琛
关键词:程序民主实质民主
以程序民主推动实质民主——《蕉岭议事规则》创制、价值与成效被引量:1
2023年
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又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体现了程序民主实质民主的统一。《蕉岭议事规则》作为程序民主的典型范例,在依托蕉岭村务监事会、村民理事会和村级协商议事会的内生制度创新过程中应运而生,形成了民主公正、开放包容和广泛协商的内容体系,为民主在基层农村的落地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南,实现了基层自治从组织建设到程序规则的跃升,是推动基层民主向纵深发展、创新基层治理的优秀样本。
莫岳云许国燕
程序民主实质民主相统一视域下S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选举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孟榆
人民政治的实质民主意涵——一种比较视野
2022年
中国的人民政治建设必须放在整个人类政治实践的视野中才能得到全面认识。西方自由民主的政治文明已经出现了程序技术和价值规范上的双重危机,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实现了有自身文明特色的实质民主构造,超越了西方自由民主范式的局限。同时,作为一个庞大的文明实体,中国的实质民主建设也超越了比较政治学的一般解释范畴,中国的政治发展应该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领路人和中国文明本身的导向性作用,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具有中国文明特色的人民政治。
袁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实质民主中西比较
实质民主:中央关于香港民主发展的立场解读被引量:1
2018年
在香港,"程序民主"被许多人奉为圭臬。然而,从政治理论来看,民主的概念并不统一,在"程序民主"之外还存在着"实质民主"。这意味着,有必要从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民主。中央关于香港民主的基本立场表明,中央并非不民主,只是有着独特的理解,这一理解正是"实质民主"。对于香港这一高度现代化的大都市而言,这种观念有助于整合其多元化的利益和文化冲突,实现香港市民的公共福祉。
袁阳阳
关键词:普选程序民主实质民主
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之争及其启示
2015年
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之争源于民主的"规范性"与"经验性"的二元分野。程序民主理论批判实质民主的规范性价值过于抽象,而视民主为制度和程序安排;实质民主理论质疑程序民主忽视民主的规范性价值和公众参与。达尔的"多头政体"和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实现了二者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既要重视民主的政治文化培育,也要加强民主的具体制度建设。
王卫
关键词:民主实质民主程序民主公众参与
实质民主——司法审查的理论根基被引量:4
2015年
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马歇尔大法官审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以来,司法审查制度已蔚为风尚。与此同时,该制度也始终受到有悖"多数决"民主的质疑和批判。然而,从民主的观念史和实践来看,民主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多数决",纯粹的"多数决"民主观念存在着诸多弊病。民主必须兼顾程序价值和实体目标。就此而言,以保障和促进个人的诸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自由等基本自由和权利为主旨,从而真正实现公平、民主协商基础上的多数决的"实质民主"概念就显得更为合理。以实质民主的标准审视,司法审查更重视民主在维护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方面的内在功能,是对多数决民主的保障、牵制和补正,是作为保护大众民主和多数决原则免被曲解和滥用的关键手段。司法审查是真正促进了实质民主的实现,而不是背离了民主
庞凌
关键词:司法审查实质民主
刘须宽:协商民主彰显了实质民主的制度优势
2013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拓宽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展示了中国民主创新的勇气,彰显了实质民主的制度优势。其一,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入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协商”民主的雏形。十八大所理解的“协商民主”,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实践中,将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探索和突破,
关键词:协商民主实质民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村民自治的程序民主实质民主——基于社会选择理论对村支“两委”选举的案例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分析了投票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是个人理性决策与集体一致性行动的冲突在社会选择领域的表现,并结合森对悖论的解答,引入信息基础的理性扩张、合约成本和作为契约的程序、制度,以农村村支"两委"选举为例,探讨村民自治过程中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的农村中个人理性走向集体一致性社会选择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村民自治中实现程序民主实质民主统一的对策建议。
肖卫朱有志
关键词:村民自治程序民主实质民主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
程序民主:实质民主的保障
程序性民主实质民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实质民主民主价值的理性追求,程序民主体现了民主的工具性诉求。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建立程序法规制度,完善立法和决策程序,健全监督程序,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保障行政权...
杨升祥杨睿徐颖
关键词:程序民主实质民主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张康之
作品数:631被引量:7,395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治理 公共行政 后工业化 任务型组织 公共管理
杨升祥
作品数:44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城市化 新中国 程序民主 实质民主 社会建设
徐颖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程序民主 实质民主 虚拟样机技术 仿真 机构运动学
袁野
作品数:24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政党政治 差异政治 建制 新自由主义 主义
庞凌
作品数:36被引量:457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功能 法院 宪政制度 司法审查 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