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篇“ 实验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章
- 实验地球化学
- 李兆麟主编
- 实验地球化学
- 本书共10章,简要介绍了实验研究对于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实验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高温高压实验设备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实例说明实验模型的建立、实验设备和技术以及样品鉴定分析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处理...
- 曾贻善编著
- 关键词:实验地球化学
- 相山热液铀矿床实验地球化学
- 本书对相山铀矿田的“双混合”成因理论模式进行了大量系统的模拟实验研究总结,模拟合成了10类矿物共生组合和20多种胶状结构形态的沥青铀矿,揭示了胶状沥青铀矿矿物的基本结构——球晶的成因,以及具有晶质铀矿的内核胶状结构形态外...
- 姚莲英著
- 关键词:铀矿床实验地球化学
- 世纪之交的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
- 李建平翁克难谢鸿森
- 关键词: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
- 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
- 赵斌等著
- 关键词:实验地球化学高温
- 腐殖酸与铅锌相互作用的实验地球化学被引量:10
- 1995年
- 腐殖酸是沉积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实验证明,腐殖酸对铅锌离子具有强烈的富集能力。通过替代反应初步确定了腐殖酸与Pb、Zn之间几种结合方式及各种结合方式所占数量和比例;证实富啡酸(F.A.)和胡敏酸(H.A.)与Pb ̄(2+)、Zn ̄(2+)之间形成了两大类络合物:一类其稳定常数小于EDTA-Pb(Zn)络合物;另一类稳定常数大于EDTA-pb(Zn)络合物。根据F.A.与Zn ̄(2+)反应过程中氢离子释放量,可估算络合物生成量;溶液pH值及成熟程度,对有机质结合Pb(Zn)的能力有重要影响。溶解有机质、腐殖酸和单宁酸的存在对方铅矿晶面发育具有控制作用。
- 卢家烂傅家谟刘金钟
- 关键词:腐殖酸络合物锌铅地球化学
- 实验地球化学
- 1993年
- 实验地球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随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由揭示地球形成过程奥秘的需要,产生了实验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是在实验室内控制各种条件,人工地研究地球演化和形成各阶段的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的学科。实验与地质现象结合探求地壳演化过程的内在联系,可为防止自然灾变及资源寻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地球是一个开放及半开放体系,组分复杂、相态多样,其演化过程又是非平衡的不可逆过程。因此。
- 王玉荣
- 关键词:实验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矿物
- 实验地球化学
- 1992年
- 实验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地质学分支。它是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高温高庄实验技术,对自然界内生岩石和矿床、矿物的形成作用和过程进行深入的人工模拟研究的学科。其目的在于使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更正确地掌握成岩成矿和地壳的演化规律,从而有效地推动地质理论的发展。
- J.R.Holloway
- 关键词:地球化学流体晶体地球物质
- 铕异常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3年
- Eu是地学界最受关注的变价稀土元素(Eu、Eu^(2+)和Eu^(3+))。长期以来,“Eu异常”(δEu)作为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而被广泛应用于刻画精细地质过程。一般认为,Eu^(2+)的存在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是造成“Eu异常”的主要原因,但查阅近期有关文献显示,很多关于“Eu异常”的成因解释存在模棱两可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形。本文在梳理“Eu异常”的定义以及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地质过程中Eu异常的应用现状及相关的实验地球化学成果,包括岩浆演化、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等。综合研究表明,造成不同地质过程中“Eu异常”差异的主要因素有:(1)母岩浆(熔/流体)的Eu含量;(2)不同矿物相的晶体化学效应(离子半径);(3)温度-压力条件;(4)氧化-还原条件(氧、硫逸度);(5)水-岩作用;(6)流体酸碱度(pH值);(7)络合作用;(8)吸附作用;(9)风化作用;以及(10)星云冷凝与挥发等。其中,“Eu异常”的定量表述和应用均涉及到岩浆、熔/流体或矿物中Eu^(2+)和Eu^(3+)的精确测定。但纵观当前应用于地球科学的众多测试手段,除X射线吸收光谱(XAS)可以原位测定Eu^(2+)、Eu^(3+)的相对含量外,尚缺乏精确测定研究对象中Eu^(2+)、Eu^(3+)含量的可行方法。由此提出,实验地球化学将是解决“Eu异常问题”的新途径,利用已知Eu^(2+)、Eu^(3+)含量的熔/流体开展重要地质过程的模拟,可有效揭示“Eu异常”变化的关键制约因素。
- 郑方顺宋国学
- 关键词:地质过程氧化还原条件实验地球化学
- 斜长石中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的实验研究
- 2023年
- 天然斜长石流体包裹体被广泛应用于揭示各种地质作用及地质过程的研究,但关于这类包裹体的捕获机制及捕获后的变化、地质温压计等研究需要基于斜长石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研究的验证或修正。目前,以斜长石为寄主矿物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尚未见诸报道。本文基于传统的寄主矿物裂隙愈合方法,通过在寄主矿物的预处理、囊组装等方面的适当改进,在1~1.5 GPa、800~900℃的条件下,模拟俯冲带中玄武质洋壳发生脱挥发分反应的实验中,以斜长石为寄主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被成功地合成。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显微测温分析,以及尝试性的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斜长石捕获了常温下呈富碳液相+富水液相的两相流体包裹体,捕获的流体具有H_(2)O+CO_(2)±CH_(4)±N_(2)的组成,流体盐度因加入初始标液不同而有变化,有Cu、Mo等被活化进入到流体中。实验展示了基于斜长石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在二氧化硅不饱和体系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中的成功运用,其在地质流体和实验地球化学等地学研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杜俊杜俊常洪伦
- 关键词:斜长石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
相关作者
- 胡瑞忠

- 作品数:607被引量:6,918H指数:4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 王声远

- 作品数:14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络合作用 金 硅 热液 金矿化
- 樊文苓

- 作品数:31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流体 气相 铜 络合作用 锌
- 王勇剑

- 作品数:56被引量:1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相山铀矿田 铀矿床 铀 矿床 相山矿田
- 王文全

- 作品数:96被引量:133H指数:8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铀 铀矿 多金属 砂岩型铀矿 黑色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