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4篇“ 审美效应“的相关文章
- 展览空间的审美效应
- 2024年
- 在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文物及艺术展览始终表现出活跃的气象,观赏一场好的展览可以说是体验一次丰富的学术盛宴。优质的展览可以浓缩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它具有科学性、倾向性、创造性的特性。尤其是博物馆内各种类别的展示,就像舒展开一幅跨越时空的长卷,所展现出的是人类的演进与文明走过的历程。它会带给人们深远的思考和醒悟。每当全国性的艺术展拉开序幕,都会被赋予某种审美的倾向和意义。
- 乔维
- 关键词:艺术展览展览空间审美效应博物馆人类文明
- 唐代诗人的空自观念及审美效应的追求
- 2024年
-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战乱,唐代的统一使得唐代诗人缅怀历史、面对自然频繁使用“空”“自”两词,当“空”“自”出现在同一首诗里,有的学者从语义学角度认为“空”“自”互文,具有刻画一种静态或静境的作用,本文意在从美学角度探讨唐代诗人的“空”“自”观念。
- 张荣生
- 关键词:唐代诗人美学角度魏晋南北朝审美效应语义学
- 论当代美术的社会功能与审美效应——以顾黎明《门神》系列为例
- 2024年
- 当代抽象油画家顾黎明的画作《太岁神》《武门神》《秦琼》等关于《门神》的一系列作品,在人物造型方面汲取了我国传统人物绘画的飘逸和古朴,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简约,其巧妙使用了厚涂的方式,并与色彩变化相呼应,使门神的形象更具立体感。文章以顾黎明的《门神》系列作品为例,深入研究当代美术的社会功能与审美效应,分析《门神》系列作品如何反映社会问题,并在观众中引发审美效应,进一步揭示了当代美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 文立磊耶雯
- 关键词:抽象油画社会功能审美效应
- 新媒体与舞蹈艺术共生的审美效应被引量:1
- 2023年
- 数字技术的运用,相对以往的舞蹈创作手法,在技术、形式、观念等方面有了创造性重构,其主要特点为:多媒体的舞美和新媒体的传播,使得舞蹈艺术视觉传达变得更丰富、多维度;舞台展示空间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舞蹈叙事手法从单一线性叙事风格向“蒙太奇”叙事风格转变。在信息时代新科技的发展和推动下,新媒体数字技术与舞蹈艺术合作共生之路是持续的,两者共生审美效应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视觉审美的语境下谈新媒体舞蹈艺术创作的特点。
- 孟光黄卓
-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技术舞蹈审美
- 艺术智媒化传播的审美效应
- 随着各种新媒介、新技术开始进入艺术创作领域,让艺术本体开始具有传播性、多变性等新的特征。并在艺术媒介化到艺术智媒化的转变过程中,使艺术已然成为一种媒介的存在形式,让更多艺术形式、样态可以并存于艺术传播的活动之中,在艺术的...
- 苏煜
- 关键词:艺术传播审美效应
- 自然寂静之声走入音乐及其生态审美效应
- 2022年
- 自然寂静之声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无声,而是指自然本真之声。由于噪音日益弥漫在现代都市日常生活声音环境之中,自然寂静之声在现实语境中遭到驱逐。但是自然寂静之声却在音乐领域中得到特别关注:从古典音乐对自然寂静之声的描摹与再现,到浪漫主义音乐对自然寂静之声的想象与表现,最后到现代具体音乐对自然寂静之声的录制与置入,自然寂静之声一步步走入音乐之中。这一艺术现象具有重要的生态审美效应:感受自然本真之声,重塑人与自然之间健康的听觉关系;超脱嘈杂的都市日常生活声音环境,由外界寂静之声抵达内心的本真之声,重塑人与自身内心的精神生态;反思人类噪音污染,关切声音环境和声景观,具有环境伦理意味与环境保护论色彩。
- 程三南
- 关键词:噪音污染音乐生态审美
- “沉浸式”虚拟展览的审美效应——以中国当代红色乡土艺术国际巡展·卡塞尔站为例
- 2022年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沉浸式展览”“沉浸式策展”成为艺术展馆新的展出和策展形式,“沉浸式”审美以全方位、多视角的感官体验为观展者带来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中国当代红色乡土艺术国际巡展·卡塞尔站虚拟策展实践以“身临其境”的认知体验将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人文情怀与艺术审美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以“观众”为中心打破传统艺术博物馆受众和空间的局限性,在美育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吴桐
- 关键词:沉浸式审美效应
- 作为审美中介的大众传媒及其审美效应被引量:2
- 2021年
- 泛审美化作为消费社会的主要审美现象,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客体的审美化,即将非审美的东西变成美;二是主体的审美化,即将非审美的东西感知为美。研究者多从社会、经济、文化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忽略媒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其实大众传媒不仅改变了人类主体应对世界的方式,使其以审美的态度审视世界;也改变了客体世界的再现形式,使其只能以景观化的方式呈现,此即大众传媒的审美效应。换言之,大众传媒转化信息或者编码世界的过程就是审美化的过程。这种审美效应最终导致了非审美维度的缺失和现实感的丧失。对于美学而言,大众传媒的审美效应既是危机又是机遇。
- 卫垒垒
- 关键词:大众传媒景观社会消费社会信息时代
- 课程思政视域下文学审美效应研究——以《登鹳雀楼》为例
- 2021年
- 课程思政里装载着德育元素,德育承载着育人的大格局。《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登高诗作。该诗格调昂扬、气势充沛,显示出盛唐气象,堪称旷古难得的登高绝唱。诗歌意境深邃,技法精湛,具有浓郁的文学审美效应。从课程思政的角度看,诗歌美,祖国山河更美,美应该触动着审美者心弦,爱应该流淌在审美者心间。
- 张桂玲
- 关键词:意境审美效应
- 关于戏剧台词审美效应的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戏剧表演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其中戏剧台词是最基本、最主导的传达手段,能够很好地向观众表达舞台的情感和思想,是戏剧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戏剧台词的审美效应进行分析,能够使戏剧台词更好地发挥出作用,进而提升戏剧整体的艺术价值和观赏魅力。一、戏剧台词具有的审美效应戏剧台词的审美效应可以理解为通过台词,对受众的大脑以及思维机制产生的影响。审美是一种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戏剧台词的审美效应就是指受众在接收台词后产生的美的享受。戏剧台词由于自身固有的直白、明显的表达特性,往往是戏剧最直接作用于受众的元素。
- 王京
- 关键词:受众戏剧表演审美效应思维机制艺术感染力台词
相关作者
- 杨健平

- 作品数:23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审美效应 审美文化 艺术交流 文化误读 审美主体
- 赵荣丽

- 作品数:261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包装盒 糖果 饭盒 酒瓶 瓦楞纸板
- 戴清明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衢州市实验学校
- 研究主题:审美效应 知识目标 POWERPOINT 板书艺术 安达信
- 徐慧慧

- 作品数:23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导游 导游服务 旅游文学 景区 指示牌
- 叶橹

- 作品数:51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漂木》 诗歌创作 诗性 生命 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