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90篇“ 宫颈癌根治术后“的相关文章
-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观察延续护理在宫颈癌根治术后的介入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共计抽选7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入院,运用奇偶数列分组法,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结合延续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整体疗效高(P<0.05)。结论 延续护理不仅可缓解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消极情绪和睡眠质量,还可提高其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高晶晶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延续护理干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 基于坚强概念护理联合行为转变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坚强概念护理联合行为转变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受试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基于坚强概念护理联合行为转变干预),各39例,对两组患者的癌症应对方式、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术后康复时间进行评比。结果:在癌症应对方式方面,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更优(P<0.05);在希望水平方面,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术后首次排气与下床、引流管拔除及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更短(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坚强概念护理联合行为转变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癌症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促进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欧翠霞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自我管理能力
-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干预方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分析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干预方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 月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6名,以随机数字表法被平均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应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干预方案,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POMS、HPLP-Ⅱ、CF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排尿障碍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膀胱排尿功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膀胱储尿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采取基于时机理论的干预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应用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刘宝娟杜雅晴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 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后基线NLR、PLR与尿路感染的关系及其风险预测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后基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构建尿路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8月于本中心行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尿路感染分为发生组(n=29)与未发生组(n=71)。比较两组术后基线NLR、PLR水平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建立ROC曲线分析NLR、PLR及两项联合对尿路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生组术后基线NLR、PLR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术后尿潴留、尿管留置时间长、术后基线NLR越高、PLR越高均为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危险因素构建术后尿路感染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NLR、PLR、两项联合及列线图模型预测尿路感染的预测曲线AUC分别为0.827、0.794、0.920、0.981,Delong法检验显示,两项联合的AUC均高于单项的AUC(P<0.05),列线图模型的AUC均高于NLR、PLR及两项联合的AUC(P<0.05)。当取cut-off值时,两项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8、0.944;列线图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1、0.958。经内部验证显示列线图模型稳定性良好且有正向净收益率。结论: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后基线NLR、PLR为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NLR、PLR监测结合术后尿潴留、尿管留置时间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较好地评估尿路感染风险。
- 方前进桑琳王润秋王青元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尿路感染
- “互联网+延伸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膀胱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分析“互联网+延伸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膀胱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完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出院的52例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施传统随访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26例)实施“互联网+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出院后1个月的膀胱管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残留尿量低于100 ml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互联网+延伸护理”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宫颈癌根治术后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膀胱管理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周丽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清洁间歇导尿
- 富血小板血浆微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大鼠尿动力学及阴道前壁胶原代谢影响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微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大鼠尿动力学及阴道前壁胶原代谢影响。方法:将60只6~8周未生产的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富血小板血浆组、空白明胶微球组及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组各12只,制备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大鼠模型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正常饲养,其余三组依次采用微量注射器注入富血小板血浆、空白明胶微球及富血小板血浆微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尿动力指标、膀胱内压、尿道括约肌组织形态、阴道前壁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Ⅰ型胶原蛋白(Col-Ⅰ)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TGF-β、TIMP-1、MMP-1、MMP-9、Col-Ⅰ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富血小板血浆组、空白明胶微球组及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组尿动力指标、膀胱内压、阴道前壁TGF-βmRNA/蛋白、TIMP-1 mRNA/蛋白、MMP-1 mRNA/蛋白、MMP-9 mRNA/蛋白、Col-ⅠmRNA/蛋白均改善(均P<0.05);与富血小板血浆组、空白明胶微球组比较,正常组及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组尿动力指标、膀胱内压、阴道前壁TGF-βmRNA/蛋白、TIMP-1 mRNA/蛋白、MMP-1 mRNA/蛋白、MMP-9 mRNA/蛋白、Col-ⅠmRNA/蛋白均改善(均P<0.05);与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组比较,正常组尿动力指标、膀胱内压、阴道前壁TGF-βmRNA/蛋白、TIMP-1 mRNA/蛋白、MMP-1 mRNA/蛋白、MMP-9 mRNA/蛋白、Col-ⅠmRNA/蛋白均改善(均P<0.05);富血小板血浆组与空白明胶微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微球能够恢复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大鼠尿动力学,同时能够调节胶原代谢。
- 贺静雯李得加张毅闫益芳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后
- 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拟使用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使用密封信封随机抽取住院号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常规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膀胱功能情况[尿管拔除时间、一次性拔管成功率、残余尿量正常时间],生活质量[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FDI-20)]。结果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残余尿量正常时间较短,一次性拔管成功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PFDI-20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PFDI-20评分较低(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使用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郑寅茶
-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癌根治术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
-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路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性护理对策
- 2025年
- 目的:探究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护理策略。方法:通过使用一般基础资料调查问卷法,对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在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宫颈癌采取根治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系统调查,借助《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中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n=40)和非感染组(n=40),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80例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中,年龄:>65岁41例、≤65岁39例,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42例、大专及以上38例,尿路感染:有40例、无40例。术后插管次数、营养不良、留置尿管、康复依从性等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频繁插管、尿管长时间留置、营养不良、康复依从性差等为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患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责任护士强化自身专业操作能力,规范尿管插管操作及流程,降低重复插管次数,缩短置管留置时间,制定合理膳食计划,确保机体营养状态均衡,增加每日饮水量,提高自身手卫生意识,提高康复锻炼依从配合度。
- 吴晓丹朱叶春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 循证护理模式在微创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微创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微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集病例数量68例,时间涉及2022年07月~2024年05月,凭借随机电脑数字1:1进行分配,配合常规干预的患者34例录入对照组,配合循证护理模式的患者34例录入观察组。对照护理差异性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临床相关指数:数据差值比较呈现P<0.05,观察组统计的尿管留置时间少、尿潴留发生率低、首次排尿残余尿量少;生活质量:数据差值比较,观察组统计的生活质量数值较高P<0.05;负面情绪:护理前各项数值比较呈现P>0.05,护理后数据差值呈现P<0.05,观察组记录的焦虑、抑郁分值较低;护理满意度:数据差值比较,观察组统计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在微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尿潴留发生率,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促使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服务。
- 姜卫
-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负面情绪
-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 2025年
- 分析宫颈癌根治术(RH)术后患者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调查R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PFD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调查的129例患者RH术后有70例发生PFD,发生率为54.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分娩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会阴裂伤、术后放疗与RH术后发生PFD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绝经、分娩次数>2次、手术时间>180min、留置尿管>7d、会阴裂伤、术后放疗均是RH术后发生PF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H术后发生PFD不容忽视,年龄>45岁、绝经、分娩次数>2次、手术时间>180min、留置尿管>7d、会阴裂伤、术后放疗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予以干预,减少PFD的发生率。
- 潘冰婕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相关作者
- 张宏

- 作品数:14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研究主题:宫颈癌根治术 宫颈癌根治术后 宫颈癌 水肿患者 下肢水肿
- 蔡淑香

- 作品数:28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 研究主题:宫颈肿瘤 宫颈癌根治术后 广泛性子宫切除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盆腔淋巴结清扫
- 金卓杏

- 作品数:147被引量:32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宫颈癌 宫颈肿瘤 腹腔镜辅助 临床疗效
- 常建英

- 作品数:52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宫颈癌 调强放疗 IMRT 保乳术后 调强放射治疗
- 佐晶

- 作品数:22被引量:12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预后 P53 临床病理分析 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