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家庭康复治疗“的相关文章
- 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ASD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强弱项及发展/适应程度[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3版(PEP-3)]和运动能力[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3版(TGMD-3)]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健康/生理/行为、感知/认知能力、表达/语言沟通、社交能力等ATE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沟通合成分数、体能合成分数等PEP-3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移动性动作、物体控制性动作等TGMD-3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应用于ASD患儿可提高PEP-3和TGMD-3评分,降低ATEC评分,其效果优于常规家庭康复治疗。
- 应晓瑞李姗姗张红梅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家庭康复治疗语言能力
- 痉挛肌治疗仪结合家庭康复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研究痉挛肌治疗仪结合家庭康复治疗痉挛性脑瘫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02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痉挛性脑瘫儿童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以及引导式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痉挛肌治疗仪结合家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儿童通过痉挛肌治疗仪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其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李思远
- 关键词:痉挛肌治疗仪家庭康复训练痉挛性脑瘫临床疗效
- 影响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探究
- 2024年
- 探讨和分析影响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选取50例脑瘫儿童为对象展开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解其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以及相关因素并展开分析。结果 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以及家长的治疗态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对脑瘫儿童治疗过程中要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要对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救助。
- 钟敏岗韦彩玲
- 关键词:脑瘫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 超早期住院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对高危儿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
- 2023年
- 探讨早期住院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对高危儿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5 月住院的100名脑性瘫痪高危儿,采用数字随机化方法,将全部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早期住院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家庭康复治疗。通过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8个月的时间内,运用 GMFM、FMFM、GDDS等方法,评价治疗效果。对矫正后8个月内出生的儿童进行跟踪观察,评估其是否有系统性发展滞后(GDD)、脑瘫(CP)和自闭症(ASD/IHRASD)等疾病的患儿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GMFM和 FMFM得分均较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的GDDS评分量表中的适应性行为和语言行为比对照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纠正胎龄后8月龄的GDD、CP、ASD/IHRASD的人数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住院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对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发育有较好的作用,改善患儿的不良预后,在临床中可以运用推广。
- 刘海新
- 关键词:家庭康复治疗高危儿
- 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2023年
- 探讨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对小儿肌性斜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96例小儿肌性斜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推拿治疗)与实验组(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率、颈部活动度、头颅畸形分级、胸锁乳突肌情况方面,明显要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治疗小儿肌性斜颈采取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助力患儿的早日康复,改善患儿的颈部活动度,明显缩小肿块,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 李晓晖王弘张睿轩胡艳琪李佳红
- 关键词:推拿家庭康复小儿肌性斜颈颈部活动疗效
- 儿童手烧伤瘢痕挛缩家庭康复治疗模式的探索
- 目的探索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家庭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中心收治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部深Ⅱ或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
- 朱婵何林韩军涛张博文赵海洋齐宗师刘佳琦Min Liang
- 关键词:烧伤瘢痕儿童家庭康复支具
- 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挛缩家庭康复治疗模式的探索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索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家庭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中心收治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深Ⅱ或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根据采取的康复治疗模式,将18例患儿(23只患手)纳入家庭康复治疗为主组(以下简称家庭康复组)、12例患儿(15只患手)纳入医院康复治疗为主组(以下简称医院康复组),前组患儿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8±2.1)岁,创面愈合后(3.1±0.8)d开始康复治疗;后组患儿中男7例、女5例,年龄(4.6±2.1)岁,创面愈合后(2.8±0.7)d开始康复治疗。医院康复组患儿以在院主被动康复训练为主,辅以回家后自主康复训练;家庭康复组患儿接受在院主被动康复训练1~2周后,在家通过微信平台接受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主被动康复训练。2组患儿均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均佩戴压力手套并联合使用手屈曲训练带和分指支具。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手总主动活动度法和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对患手瘢痕(计算治疗前后瘢痕评分差值)、关节活动度(计算优良比)和患肢功能进行评分/评级。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等效性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患手瘢痕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为3.0(2.0,7.0)、3.0(2.0,8.0)分(95%置信区间分别为2.37~5.38、1.95~5.91分),2组差值间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2.43~2.21分,在等效性界值-3~3分之内(P<0.05)。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患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治疗前分别为3/23和2/15,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15/23和12/15。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患手关节活动度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Z值分别为3.58、2.30,P<0.05),但2组之间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手关节活动度
- 朱婵何林张博文梁英赵海洋齐宗师梁敏韩军涛胡大海刘佳琦
- 关键词:烧伤瘢痕儿童家庭康复支具
- 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对小儿肌性斜颈应用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肌性斜颈,总共10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52例),研究组予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53例),比较两组的应用疗效、颈部活动度及胸锁乳突肌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研究组颈部侧屈及旋转活动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部胸锁乳突肌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可使肌性患儿的颈部侧屈及旋转活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使肿块明显缩小,获得了较高满意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张敏
- 关键词:推拿家庭康复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抑郁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均持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及抑郁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SQ评分中解决问题、求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评分以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Q评分中幻想、合理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应对能力及抑郁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 方齐
-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康复治疗抑郁状态
- 影响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Logistic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总结影响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家庭康复治疗效果。方法于开封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瘫儿童中选取7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有关因素。结果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在5万以上、对家庭康复治疗持积极态度家长的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顾分析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高、对家庭康复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都是影响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对家庭康复治疗持消极态度或自身文化水平不高都是影响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临床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脑瘫儿童家长的健康宣教,完善和落实脑瘫儿童的医疗救助政策,增强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改善脑瘫患儿预后。
- 韩璐
- 关键词:家庭康复治疗脑瘫儿童依从性经济困难
相关作者
- 张丹丹

- 作品数:42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烧(烫)伤 康复治疗 2型糖尿病 风险评估 冠脉
- 周璇

- 作品数:155被引量:46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 孔莉

- 作品数:7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失语症 脑卒中后 脑卒中 家庭康复治疗 失语症患者
- 杜青

- 作品数:235被引量:6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康复
- 蒋玉洁

- 作品数:21被引量:43H指数:2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烧(烫)伤 康复治疗 肠上皮细胞 儿童 过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