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2篇“ 家族制度“的相关文章
- 奴隶制时代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历史考察
- 2023年
- 奴隶制社会的宗法式家族至迟在商代即已兴起,时至周代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主要体现为将大宗和小宗加以区分,从而确定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将嫡长子和别子加以区分,从而确定一个宗族内部族众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对宗族、宗庙实行百世不迁和五世则迁的原则;规范宗庙别子为祖和继别为宗;规定五等服制以表示血缘关系的等级;实行大功同财以从经济上团结族众等。
- 李明徽李永芳
- 关键词:家族制度宗法宗庙宗族
-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家族制度的法律转型
- 2023年
- 在中国传统社会,家族制度一直是维护基层社会基本秩序的有效手段。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传统法律被迫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在中国传统法律的转型过程中,家制成为传统与现代冲突最为激烈的矛盾点,因而对于传统家制法律层面的改造,立法者尤为慎重。北洋政府时期,各方政治力量的博弈导致整个社会法制呈现混乱失序的状态,但是该时期的立法建设始终未曾中断,而基于稳定社会基本秩序的需要,对传统家族制度进行法律层面的改造成为该时期屡次立法尝试的重点领域。
- 刘盈皎
- 关键词:家制家族制度社会本位
- 从分家文书看清代福建的家族制度
- 2022年
- 分家文书是了解一个家族分家情况、家族制度的重要史料。文章基于从目前福建出版的几本契约文书汇编本中收集到的四十余份清代福建分家文书,阐述家族制度在这些分家文书中的印记,从而探寻清代福建家族制度中的几个特色,如格外偏重男丁,重视家族公产,坚持聚族而居的建筑风格,强调在家族中有重要发言权的角色等方面。
- 吴小萍
- 关键词:家族制度分家
- 乡土中国的家族制度
- 2022年
- 第三章“乡土中国的家族制度”,集中谈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家”的特性。从结构上看,这个家是“扩大了的家庭”,是一个“小家族”;从功能上看,这个家不是单纯的生育社群,而是一个事业社群;从感情定向看,作为求效率讲纪律的事业组织,这个家“男女有别”,人的感情定向偏于向同性方面的发展。
- 陈文忠
- 关键词:乡土中国
- 当代学术 金翼 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作者定本
- 《金翼》是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他将在福建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和自小的成长经历两相结合,以小说笔法,采用“生命传记”的形式,生动塑造了黄东林和张芬洲等人物。全书特别围绕黄、张两人及其背后的...
- 林耀华作
- 北宋前期华北家族制度的建设及其意义——以徂徕石氏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徂徕石氏是一个初兴于五代,到北宋前期日渐兴盛的官僚家族。在北宋新宗族制度创建的大背景下,石介围绕祖茔及祖先祭祀进行了一系列家族制度的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改葬族人于祖茔,完善墓祀制度;创建祭堂和拜扫堂;立石以记谱系。石介等华北地区官僚士大夫关于祠庙及祖先祭祀方面的家族制度建设颇具开创性,在北宋新宗族制度的创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谭景玉
- 关键词:北宋宗族石介
- 近代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瓦解及其社会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近代,我国历行数千年的传统家族制度逐渐走向瓦解,这既是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要求,又是科举废止、清朝覆灭的结果。传统家族制度的瓦解,打碎了封建专制禁锢在国人身体和思想上的枷锁,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破除了劳动者的人身束缚,加速了封建专制的覆灭,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开展;同时也拉开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序幕,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旧的制度瓦解在打碎枷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优秀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形成冲击,造成国人家国情怀弱化、精神信仰迷失,并在一定时期出现人才培养断层,这也给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 张华清
- 关键词:家族制度瓦解
- 当代鲁西南李氏家族制度研究
- 家族制度是以约束家族内部成员行为习惯、稳定家族社会秩序为目的内生的一套民间自治规范。当前,国家正式制度作为调整基层社会关系的主要社会规范,处于法律规范体系的核心地位。但家族社会内生的家族制度,仍在治理家族社会事务、调整家...
- 李雪
- 关键词:家族制度社会治理
- 文献传递
-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家族制度下女性命运比较研究
- 家族是以血缘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组织。自人类学发展以来,人们的思想更加注重关怀人的本身,重新审视人自身的生活和制度。《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两部作品代表了各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通过先辈的一些研究,国家经济、法律中的制度...
- 曹娅娜
- 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家族制度女性命运
- 文献传递
- 祭祀场所、族人与家族制度的反叛者——论鲁迅小说中的家族意蕴
- 2018年
- 文学革命促进了近代中国从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鲁迅作为文学革命的大将,他的小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文章旨在通过其小说中的祭祀场所、族人与家族制度的反叛者三方面描写来探讨中国转型时期家族制度的状况。祭祀场所遮蔽了无主名杀人团对弱小者的欺压,族人告密、夺屋等行为显示了伦理道德的虚伪,鲁迅又塑造了诸多家族制度的反叛者,他们的反抗未能彻底突破封建礼教,根本原因在于历史环境的限制,这正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 张莹莹
- 关键词:鲁迅小说家族制度祭祀
相关作者
- 李卓

- 作品数:81被引量:21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家族制度 家庭 女子教育 家长权 贵族
- 李永芳

- 作品数:64被引量:20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述论 农会组织 农会 农业改良 北洋政府
- 王国敏

- 作品数:140被引量:1,200H指数:2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农业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证分析 农业 马克思主义
- 程书强

- 作品数:71被引量:6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家族企业 农产品 融资渠道 融资机制 生态化
- 邓传俊

- 作品数:10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行人》 夏目漱石 家族制度 贤妻良母 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