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篇“ 寄藏真菌“的相关文章
- 贮藏时间对饲用燕麦种子寄藏真菌及真菌毒素的影响
- 2020年
- 为明确贮藏时间对饲用燕麦种子中寄藏真菌和真菌毒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平板培养法、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法,对3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种子携带的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优势菌属产生的毒性较强的3种真菌毒素细交链孢酮酸(TeA)、黄曲霉毒素B1(AFB1)和桔青霉素(CIT)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燕麦种子的带菌量随贮藏时间的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从供试材料中共检出真菌16属34种,优势属为链格孢菌属、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带菌种类和分离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差异显著,不同品种的带菌情况也差异显著;3种真菌毒素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贮藏年限和品种间的互作对毒素含量的影响最大。综上,贮藏时间对饲用燕麦种子的带菌情况和真菌毒素检出量影响显著。
- 聂秀美慕平赵桂琴柴继宽刘欢何海鹏
- 关键词:饲用燕麦贮藏时间寄藏真菌真菌毒素
- 黑河地区及进口大豆种子寄藏真菌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平皿测定法对黑河地区收集的16份大豆籽粒进行种内带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地区大豆种子带菌率显著低于进口大豆种子带菌率,而黑河地区大豆种子发芽率高于进口大豆种子,大豆种子带菌率和发芽率呈现负相关。两地大豆种子寄藏真菌种类差异较小,但各真菌所占比率存在较大差异。种子寄藏真菌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种子寄藏真菌的研究能为农业安全生产及作物病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战丽莉张武裴希超
- 关键词:大豆寄藏真菌
- 青稞褐变籽粒中寄藏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青稞褐变籽粒中寄藏真菌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平板分离藏青2000、藏青320、藏青85和喜拉22等4个青稞品种中的寄藏真菌,同时采用孢子悬浮液回接方法对分离真菌进行青稞籽粒致病性分析。【结果】从4个品种的青稞籽粒中共分离得到86株真菌,真菌ITS区测序表明:寄藏真菌分属于13属19种,同时编号为22-1的菌株同源性仅为89%,可能是一类真菌新种。对20种寄藏真菌进行青稞种子致病性分析表明:根霉属真菌(Rhizopus sp.2000-4)、镰刀属真菌(Fusarium sp.2000-5)、赤霉属真菌(Gibberella sp.2000-7)、附球霉属真菌(Epicoccum sp.320-9)、曲霉属(Aspergillus sp.85-7)和未知种属真菌(Endophytic fungi 22-1)等6类真菌能够显著降低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同时可引起种子褐变及腐烂,是青稞籽粒中寄藏的主要致病真菌类型。【结论】青稞褐变籽粒中存在多种致病能力较强的寄藏真菌。
- 潘虎达娃卓玛次顿王秋玲李颖白军平
- 关键词:寄藏真菌褐变
- 湖南省水稻推广品种种子寄藏真菌检测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明确湖南省目前水稻推广品种种子携带真菌情况,本试验通过保湿培养结合镜检的方法对150个湖南推广的品种种子带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常规稻种子中带菌率最低的是‘黄华占’,仅0.18%,带菌率最高的是‘湘早籼17号’,为6.35%;两系杂交稻种子中‘八两优18’和‘奥两优69’带菌率最低,均为0.27%,‘株两优819’带菌率最高,为7.13%;三系杂交稻种子‘益优701’、‘金优463’和‘中优177’均不带菌,‘珞优8号’品种带菌率最高达11.65%。从种子带菌部位来看,颖壳带菌率远远高于米粒。检出的种子携带的寄生菌有胡麻斑菌、鞘腐菌、黑粉菌、弯孢霉、镰刀菌、黑孢霉,未检出稻瘟病菌;检出的种子携带的腐生菌有毛霉、曲霉、青霉、链格孢等。这些种子携带的真菌有可能作为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或在水稻育秧期间造成烂秧。
- 刘韬薛丹范叶高必达周倩
- 关键词:水稻种子真菌
- 11个苜蓿品种种子寄藏真菌检测与鉴定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离和鉴定不同产地的苜蓿种子寄藏真菌,明确其寄藏真菌种类和带菌率,为苜蓿的引进、抗病育种及生产中苜蓿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分别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区域的11个苜蓿品种,进行种子寄藏真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检测到种子寄藏真菌13属16种。其中来自国外的阿尔冈金、4030、金皇后、巨能2号、超音速等品种带菌率较高。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是优势种群。【结论】苜蓿种子携带真菌现象极为普遍,经消毒处理的种子带菌率显著降低,且经过表面消毒处理的种子,与未进行表面消毒种子检出寄藏真菌种类存在显著差异。
- 先米西努尔.肉孜李克梅阿提开姆.如则古丽巴哈尔.热合买提
- 关键词:苜蓿种子寄藏真菌
- 麻疯树种子寄藏真菌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麻疯树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植物,其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种子携带的各种病菌(寄藏真菌)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后果。为此,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麻疯树种子贮藏过程中容易携带的病菌种类及其潜在危害性、发生特点,检测方法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为麻疯树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 吴跃开欧国腾
- 关键词:麻疯树种子寄藏真菌
- 大豆种子寄藏真菌致病性测定方法比较
- 2015年
- 寄藏真菌可侵染大豆种子,降低种子的萌芽及活力,影响种子的品质和商品等级。为探讨不同接种方法对寄藏真菌致病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种子接种法和植株接种法(切顶端接种法、伤口接种法、切茎接种法和下胚轴接种法)对寄藏真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方法中寄藏真菌均对大豆产生致病性,并能显著区分寄藏真菌间致病性差异。其中切顶端接种法相比其他3种植物接种方法更简单有效而准确,而种子接种法更适合在室内进行,且周期短,相比植株接种法方便快捷。
- 李雪光刘志勇战丽莉宋洁鲁建聪许艳丽
- 关键词:种子病害寄藏真菌大豆致病性测定
- 大豆种子寄藏真菌病害和寄藏真菌检测技术被引量:7
- 2012年
- 大豆种子寄藏真菌通过侵染大豆种子、叶、茎、豆荚和花,寄藏于大豆种子的种皮、胚和胚乳等组织中,直接影响种子萌发或降低幼苗活力,导致大豆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大豆的生产。文章介绍了大豆寄藏真菌的种类,重要寄藏真菌拟茎点菌属(Phomopsis spp.)、尾孢属(Cercospora spp.)和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p.)的研究现状,寄藏真菌的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对于大豆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志勇战丽莉战丽莉潘凤娟
- 关键词:大豆种子
- 水稻种子寄藏真菌的3种检测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通过研究3种水稻种子寄藏真菌检测方法的异同和适应性,为提高水稻种子健康检测的针对性提供科学依据。以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3个主栽水稻品种楚粳26、滇优35和宜香9的种子为材料,采用洗涤法、PDA平板法进行种子寄藏真菌检测;同时采用滤纸保湿法对此3个品种以及富优80等产地海拔高度不同的共计20个水稻品种的种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洗涤法适用于种子外部带菌检测,洗涤时间为20min,洗涤液稀释10倍涂平板可以观测记录带菌的数量,供试水稻种子外部主要携带Aspergillus、Fusarium、Penicillium、Alternaria,它们出现的比例分别为21.4%、17.9%、16.7%和8.3%;PDA平板法可以满足整粒种子以及解剖后种子不同部位的寄藏真菌检测,结果与洗涤法基本一致,种子携带4个属真菌的分离比率分别为42.7%、25.6%、1.2%和4.9%;滤纸保湿法可较好地检测20个水稻品种整粒种子的带菌情况,共检测到24个属的真菌,主要优势菌为Aspergillus、Fusarium和Penicillium,它们分别在14、19和18个供试品种中广泛分布,出现频率最大,而在版纳10号等少数地方种水稻种子中,上述3个属的真菌未检出或者检出频率明显降低。研究分析了种子类型、来源、产地海拔高度与种子寄藏真菌种类的关系,提出了对3种检测方法中获得的未知真菌分类地位进行进一步鉴定的建议。
- 李小林谷安宇张馨宇徐雨然罗来鑫李健强
- 关键词:水稻主栽品种寄藏真菌
- 我国不同地区高粱籽粒寄藏真菌种群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分离培养检验法,对采自我国13个省17市区的274份高粱籽粒寄藏真菌类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分离获得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曲霉菌(Aspergillus spp.)、镰孢菌(Fusarium spp.)、青霉菌(Penicillium spp.)、芽枝孢菌(Cladosporiumspp.)、蠕孢菌(Bipolaris spp.)和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p.)共7个不同类群真菌。在分离到的真菌中,链格孢菌、曲霉菌和镰孢菌等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3.61%、16.6%和14.98%,高粱籽粒带菌率、带菌种类及分离频率地区间差异明显。
- 胡兰徐秀德姜钰刘可杰
- 关键词:高粱
相关作者
- 战丽莉

- 作品数:26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河学院
- 研究主题:大豆 群落结构 大豆胞囊线虫病 寄藏真菌 土壤
- 李健强

- 作品数:394被引量:1,57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种衣剂 杀菌剂 番茄溃疡病菌 水稻 抗药性
- 田平芳

- 作品数:159被引量:311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 研究主题:小檗碱 3-羟基丙酸 肺炎克雷伯氏菌 桃褐腐病菌 1,3-丙二醇
- 张志铭

- 作品数:65被引量:592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马铃薯 马铃薯晚疫病菌 马铃薯晚疫病 晚疫病 晚疫病菌
- 许艳丽

- 作品数:281被引量:1,900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昆虫病原线虫 重迎茬 连作